变革中的广播理念与实践

2018-11-10 09:44曾少华陆敏华
中国广播 2018年8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实践

曾少华 陆敏华

【摘要】改革开放为广播的华丽转身带来了机遇。位处改革前沿地区的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理念先行,大胆实践,1986年创造了引领中国广播改革的“珠江模式”。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又提出“广播+”战略,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全面探索,初步形成了广播传媒新的发展生态。本文以广东广播改革开放以来在内容生产、经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理念创新与具体实践为例,梳理了近40年广播改革进程中的理念发展与变革做法。

【关键词】改革开放 珠江模式 实践 广东电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引领的中国改革开放之路,是党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最关键的时刻,党带领全民族走上了光明正确之路。2015年,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中国广播业在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求新求变,汲取智慧,一路前行。

一、技术先行,广播系列改革数年磨剑

广东地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从1979年到1986年底珠江经济台开播的6年多时间里,广东广播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广播改革探索,取得了不少极为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为中国广播“珠江模式”改革的诞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1980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广东电台)调频立体声台——广东电台第三台正式开播,它是国内第一个拥有完整的现代化录音、制作、增音和发射设备的立体声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第一部交响乐、第一部立体声广播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和第一首轻音乐《海滩漫步》正式播出。广东电台技术革新对加速我国调频广播和调频立体声广播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广播声音传播质的变革正式启动。由此,广东电台新闻和节目理念的更新随之而来,《大众生活》《大众科学》《文学广播杂志》《与你同乐》等一批“大众牌”节目深受欢迎。1981年,广东电台率先试办主持人节目《大众信箱》,并取得极大成功,李一萍与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徐曼被称为“北徐南李”,主持人的出现是广播变革的一大突破,是遵从广播规律办广播的一项成果。1985年农历大年初一,广东电台大胆创新,試办听众新春热线电话特别节目,这是内地电台第一次把听众热线电话作为广播节目的重要形式,也是听众和主持人双向交流的热线电话内容第一次在广播节目中播出,反响强烈。

改革开放给广播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广东电台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拉近与听众距离,举办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脉搏一起跳动。1980年,广东电台在广东全省14个城市评选10个模范家庭;1981年,广东电台举办广州市有史以来最盛大的集体婚礼;1983年春节,广东电台组织广州市孤儿团圆过大年活动;1984年,广东电台组织广东省优秀生产专业户(时称“万元户”)评选;1985年,广东电台举办广州市首届“羊城之星青春美”评选活动,这也是改革开放后国内首次举行的选秀评选活动。

乘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广东电台的广播人勇于探索,自我求变。经数年孕育,终于铸成珠江经济台的横空出世,诞生了一种新的广播模式。

二、形式飞跃,广播“珠江模式”横空出世

社会转型孕育改革创新。“珠江模式”诞生的1986年前后,正是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效的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产生的能量和影响正一步步释放,百业待兴。而这一切反映在媒体的透视镜中,则呈现出一派迫切要求在媒介内容上紧跟瞬息万变的改革大潮、在形式上更加活泼灵动、在形态上急于打破旧格局并赋予新意的改革创新。①

1986年,广东电台决定学习境外先进的广播模式,开办一个全新的电台。筹备组给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王震写信,恳请他题写台名。王震非常重视,认为创办第一个经济电台应当由党内“经济专家”、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题写台名。他写信转请陈云题词,于是陈云亲笔题写“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台名。

同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台正式开播,拉开了中国广播改革的序幕,引领了中国广播的变革热潮。珠江经济台从理念到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节目主持人”“大板块节目”“听众热线电话参与”“全天滚动播出”等成果与经验被称为“珠江模式”,“珠江模式”已是广播改革的代名词。②“珠江模式”对广播电台的体制、对系列频率的建设、对广播发展总体方向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并成为此后波澜壮阔的中国广播改革的发端。

原广播电视部部长吴冷西高度评价珠江经济台“解放思想,不断求新,寓宣传于服务之中,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把广播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珠江经济台开播当月,广州商店的收音机脱销,电台热线电话被打爆,户外活动7万人参与,每天听众来信堆满编辑部办公室走廊过道……珠江经济台开播一周年时公开在社会上投票评选“我最喜爱的节目主持人”,10天内有34万听众来信投票,太多的来信导致当地邮局业务几乎瘫痪。同年,寄给珠江经济台的来信超过了100万封。珠江经济台一年接待的广播同行考察约100多批(次),国外记者参观采访20多批(次),广播媒体的影响力和轰动效应一时达到巅峰状态。1988年,珠江经济台的成功创办被评为“广东改革开放10年10件大事”之一。

“按听众生活规律设计节目,听众是广播主人”是珠江经济台的办台理念与宗旨。珠江经济台用实践创造了中国广播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个让听众进入直播室参与节目直播,第一个将直播室搬到户外,第一个在公众场所开办固定直播室,第一个直播报道外国元首访问,第一个以海陆空多点立体直播的方式举办广州大型户外活动……

广播电视媒体与节目要以受众为先,适其需要,合其口味,为其服务,与其交流,这是40年来传统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与初心。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电台开风气之先,在开办了珠江经济台之后,获得了改革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1989年,广东电台又开办了新闻广播,1990年开办了音乐广播,1992年后陆续开办了英语广播、交通广播、股市广播等。当时全国电台也发展了起来,像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都进行了大改革。在20世纪80 年代中期,这种细化受众的做法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真正落实了人民广播为人民的办台理念。从其划分中,可以看出根据受众的社会角色进行分类,明确了听众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特性、消费水平,判断受众的物质条件、文化条件及心理条件,迈出了“窄播”化的第一步。③

1992年10月,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应运而生。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尤其需要肯定的做法是引入了竞争机制,触动了体制方面的某些问题,使广播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开拓。被人们称之为“东广模式”。这些都是广播第二次裂变和腾飞的表现。④

经济发展加速浴火重生。广播变革坚持在信息传递和形象推广上借助区位合作渠道,以达到有效整合存量资源和创新发展增量资源的大目标,在媒介上开创了多区域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20世纪90年代,广东电台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借势发挥,在跨地域融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1991年与香港的广播电台联办《粤港经贸专线》;1998年与上海、香港广播电台联办节目《三江联播》,实现了三地同步直播;1999年12月,为迎接新千年,与香港电台共同发起“全球华语电台大联播”活动;2002年8月与北京、香港广播电台等主办“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颁奖典礼”活动;2003年9月与香港、上海电台联合举办“CEPA:开启内地香港经济合作新局面——粤沪港高层经济论坛”活动;2004年8月与香港新城电台合作创办节目《粤港股市快讯》《粤港财经纵横》,两地同步直播等。⑤

三、融合创新,“广播+”新模式破茧化蝶

21世纪初广播的新一轮变革,以全国各地频率专业化探索和建设为标志,广播的核心受众群由乡村转向城市,受众由固定收听转向移动收听,由收听调幅广播转向收听调频广播甚至数字音频广播,受众的收听习惯也由以往的“固定收听”转向“移动中的清晰收听”。⑥

2000年后,广东电台以“珠江模式”的核心创造力为动力,提出了广播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广东电台迅速成长为拥有9个广播频率、一家多媒体网络电台、两个数字付费频道、两家报纸的综合广播,是全国规模大、效益好的省级广播电台之一,连续6年占据全广东收听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⑦

2008年,全国首个多媒体实时互动平台——“珠江网络电台”在珠江经济台诞生,实现从单纯的内容提供商向市场化运作转型,同时为广播的新媒体发展开辟了新路径;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广东电台又在广播和网络的跨媒體互动平台上开设了“广州亚运会直播室”,得到一致认可;2012年,广东电台整合资源,结合广播、网站、移动通信等多平台建设“珠江网络传媒”,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在中国的广播史上,没有一项技术能够像互联网技术那样,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深刻地影响着广播的传媒格局。2014年,广东电台首次提出“广播+”战略,强调以广播为主体,对广播的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进行深度融合实践,初步形成了广播传媒新的发展生态。广东电台的目标是要打造“处处听得到的广播,常常看得见的广播,时时有温度的广播,人人谋创新的广播”。⑧

(一)处处听得到的广播

广东电台开辟了新媒体矩阵。其中广东广播在线、官方微博微信群、“粤听”客户端、电商平台、网络直播平台等,统一由珠江网络传媒统筹。2017年9月,具有地区特色的移动音频平台“粤听”正式上线。“粤听”客户端是广东电台继“正直播”“触电新闻”后研发推出的又一运营级融媒应用,被列为2017年广东广电融媒体发展重点项目。“粤听”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分类,突出岭南情怀,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粤语原创音频移动电台,经过半年时间的市场运作,已经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二)常常看得见的广播

除常规广播节目外,广东电台还根据节目和活动的需要,将广播的主题报道传播空间大大拓展,形成“线下活动+视频制作+新媒体传播”的格局,让听众成为观众、用户。2018年广东电台《音乐先锋榜明星日》30天倒计时活动,在各主办电台及官方新媒体平台上得到广大粉丝的踊跃响应和支持,“《音乐先锋榜明星日》三十载荣耀盛典”通过QQ音乐、新浪视频、“触电新闻”、荔枝网、好娱乐网等进行了音视频直播,并在广东卫视及珠江电视频道播出。据不完全统计,该活动相关话题点击量已超五亿人次,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话题增长率超过139%。

(三)时时有温度的广播

“大爱有声”是广东电台的大型公益行动品牌,几年来共举办400多场公益活动,并通过全媒体立体传播。《大爱有声》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2015年全国10个广播创新创优节目之一。

此外,广东电台《民声热线》已成为当地政府和行业部门倾听百姓呼声、解决实际问题、接受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和平台。这是一档监督政风行风的民生类节目,在“倾听民意、解决民困”的路上,一直坚守党媒原则,遵守新闻规律,坚持创新发展。节目自2005年11月15日开播至今,已举办直播上线节目620期、非上线节目2400多期,共计时长超过3600多小时,接听群众电话(手机短信、邮件)近6万个(条)。先后有60个省直厅局和11家大型国有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员上线《民声热线》节目,围绕群众最关心的上学难、看病贵、环境污染、征地拆迁、社会治安、劳动保障等问题展开沟通对话。

再如“全球微粤曲大赛”,连续两届网上关注度非常高,吸引了全球众多粤曲爱好者报名参加。

(四)人人谋创新的广播

广东电台以“广播+”为指导,全员全媒体化的管理思路,促使广播系统内每一个人不断加快创新步伐。2014年,珠江网络传媒创新性地在全国广播发起并制作完成“广播双十一”电商购物新模式,坚持至今。珠江经济台衍生了“呼啦商城”、广播电商常态节目《呼啦朋友圈》及“珠江大闸蟹节”“6·8广播电商日”等新产品,延伸至线下实体门店“珠江PLUS”。2015年初,珠江经济台进行广播+众筹的尝试,在中国广播界首次实现节目众筹,《风云再汇》节目用13天时间成功众筹88万元制作费。此外,“黎婉仪工作室”“尹铮铮工作室”等主持人工作室拥有了多项自主权,成为广东电台改革创新的试点,成为广播节目生产、项目运营、媒体融合、市场化运营的创新平台。2017年,广东电台把工作室孵化成市场产品,成立了广州珠江财讯传媒有限公司,这也是广东电台第一家主持人工作室孵化的市场产品,从而实现了从主持人到工作室再到公司的裂变。

四、角色更新,广播服务转型大有可为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改变着人民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广播。顺应时代变化,将现代企业化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新技术为我所用,必能为广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广播电台依托自身的内容制作能力和内容品牌,发展与内容相关的线下产业链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例如,以交通广播为平台的交通产业链,以音乐广播为平台搭建文艺演出及服务产业链,以经济广播为平台搭建投资培训、理财咨询等相关产业,以生活服务类广播为平台发展日常商业零售、家电维修等相关产业等。⑨

2015年,珠江经济台从媒体融合入手,用3年的时间打造了经营服务的“新珠江模式”,初步发展成为一个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互联网平台与移动客户端集成、教育培训与电商、线下实体店等混合产业的综合体。其目标就是以“珠江经济台”为品牌,实现融媒体的新业态。

2018年,珠江经济台更将产业服务全面转型升级,在中国广播界首次提出“人人都是店小二”的服务新口号,从总监到员工正式以“珠江店小二”的新形象示人,重新打造传播与服务的理念。基于目前广播传统广告出现滑坡的趋向,今年珠江经济台主动把广告经营从百分之百依靠广告向“广告+多产业及服务经营”方向转变,实现创收转型的重担主要落在相对独立的三个实体身上,三者又各有侧重。“南方中心”主攻线下活动经营和电商、实体经营,“珠江财讯”偏重于投资者教育和企业服务,“南广培训”则致力于青少年教育培训和文艺团体经营。

40年改革开放,开天辟地。40年广播发展,换了人间。2014年广东广播电视整合,广东广播电视台挂牌成立。中国广播把媒体的优势转化成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底气,砥砺前行,一路高歌。

注释

杨硕、黄冬:《珠江模式拯救广东电台,收听率多年居省市第一》,《传媒》,2011年第7期。

覃继红、刘浩三、吕晓红:《珠江经济台开播始末》,《中國广播》,2012年第4期。

钱峰:《“珠江模式”对广播业界的文化影响》,《中国广播》,2017年第3期。

曹璐:《从东广效应看深化广播改革的思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年第1期。

王丽:《中国广播三十年改革历程》,《中国记者》,2008年8月。

白玲:《从“珠江模式”到跨越式发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曾少华:《无限可能的广播+》,《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0日。

李玥、陆地:《广播的变革指向:产业化、国际化》,《视听界》,2013年第7期。

(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林玉明)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实践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