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其灼
【摘要】辽宁广播电视台新闻作品《保持通话》关注了一场生死时速的紧张救援,记者捕捉普通人身上的闪光一瞬,采用双线索的叙事方式,创造性地使用音响素材,打造了一个短小精悍、扣人心弦的广播纪录片。本文以这篇作品的采编过程和创作思路为例,着重探讨广播新闻创新创优过程中,在选题立意、叙事方式、音响使用等方面的一些具有探索意义的做法。
【关键词】“小”人物 双线索叙事 广播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①2018年6月15日,在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再次提出:“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②上述重要论述为新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讲故事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业务能力之一,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媒体人的时代使命。
故事是一种古老的传播形式,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以声音为媒介口耳相传的,时至今日,广播新闻工作者要用精巧构思、创新表达、多渠道的传播方式来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辽宁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辽宁台)广播新闻部的新闻作品《保持通话》,关注了发生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的一起突发事件:当地两名外来打工者,因燃煤取暖通风不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其中一人在意识模糊之际,拨打当地120急救电话,急救中心接线员蒋林平与求救者保持通话46分钟,不停呼唤中毒者并反复询问有效信息,最终急救人员和当地民警密切配合,成功解救了两名中毒者。这个突发事件前后历时一小时左右,辽宁台的几位广播记者将其浓缩成了7分钟的广播专题。作品篇幅短小精悍,但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文结合这篇作品的采编过程,探讨广播新闻作品在选题立意、叙事方式、音响使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一、充分挖掘故事,提高选题立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播电视媒体要用镜头、录音机记录下一个个生动的中国表情、展现好普通中国人追梦圆梦的故事,记录下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展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新闻作品要关注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小”故事,因为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主体,关注他们,可以展现出我国发展变革过程中的人文情怀和社会正能量。
辽宁台制作的《保持通话》就是一个以小见大的典型。在上述突发事件中,120急救中心的调度员和煤烟中毒者保持通话46分钟,最终与前方急救人员和当地民警一起成功救助了中毒者。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闻线索,这篇新闻里的所有人物,此前均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在一场生死时速的救助中,展现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友善”“敬业”的具体内涵。辽宁台的记者通过报道这起突发事件去挖掘和放大普通人身上的闪光一瞬,让听众感受到这场生死时速的救助过程中“小”人物展现出的机智和坚守,彰显出当代社会守望相助的大爱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生动诠释。
二、用细节+悬念的叙事方式,讲好故事
目前大多数的新闻消息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叙事。这种叙事方式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
《保持通话》改变了这种单一的新闻叙事手法,采用时间线索和人物心理线索的双线索叙事结构来讲述这个故事,目的是突出故事的细节和悬念。之所以采用时间叙事的方法,是因为这条新闻中有很多重要的时间节点,比如晚上8点25分开始拨打电话、电话接通时已经过去了两分钟、一共通话46分钟等。在突发事件中,与时间赛跑是永恒的主题,以时间为线索的叙述方式使这种紧迫性在节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人物心理线索突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可以使人物刻画得更加丰满。例如节目中提到了煤烟中毒者已经昏迷,但是手里紧紧握着电话,而且电话仍然保持着畅通,表达出煤烟中毒者握住的不仅是一个电话,还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和电话另一端的热切希望。
《保持通话》除了在细节上下功夫外,还格外注重悬念的设置。虽然事件发生后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次成功的援救,但是援救的过程仍然是惊心动魄、充满悬念的。比如:6年前曾有过类似的救助电话,但是救助没有成功,这次救助人员如何调整心态,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被困人员?被困者在电话中提到了房东的姓名,这个消息给救助者、听众都带来了希望,但是最终这个线索并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让参与的人们大失所望。在7分钟的报道里,听众收听时心里起起伏伏。《保持通话》不仅准确地传递了新闻信息,还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这篇作品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用充满细节和悬念的故事化表达,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打造声临其境的广播纪录片
一篇广播新闻报道做出广播特色,找到声音表达的更多可能性是关键。声音表达是广播作品的核心,也是广播节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持通话》这篇作品里借鉴了纪录片的方式,并把这种报道方式作为广播新闻创新的一种探索。
辽宁台记者用46分钟求救电话的原始录音作为这篇报道的声音主线,在《保持通话》中整段使用通话录音,主持人的旁白部分也有通话录音作为背景,可以说这篇广播报道也一直在“保持通话”。这些原始的通话录音,塑造了一个声临其境的新闻现场,大大增强了这篇报道的纪实性,使这篇作品具备了纪录片的基础元素。
此外,为了真实记录现场的情况,给听众一个现场的氛围,制作人员在这篇报道的叙述中保持了客观、冷静、克制,恰当地结合音响效果和现场原声,减少不必要的解说,节目看似“原生态”的呈现,其实是完整地突出了人物和故事,听众听完整个故事,自然而然产生对前方急救人员的赞美和钦佩。好的新闻不是直接赞美,而是将这种感情隐藏在节目的背后,使听众产生共鸣。
好的新闻作品是讲究节奏的,《保持通话》按照“短小、创新、生动”的要求,缩短了节目时长,适当使用了音乐和音效,这些声音元素很好地营造出了紧张气氛,听众反馈听节目的过程中经历了从“捏把汗”到“拍大腿”的过程。
总之,一篇优秀的广播新闻作品,应当是选题立意、叙事方式等普遍新闻规律和广播化个性表达的统一。《保持通话》这篇作品,选题立意有高度、见情怀;在叙事方式上借鉴纪录片的方式,故事化叙事;在广播的最大特色——声音的使用上,将纪实性的原始声音资料与采访的口头语言和音乐、音效相结合,充分诉诸受众听觉感官,既重塑了新闻现场,又让作品的节奏变得更加紧凑、气氛更加紧张,让好故事更具“声”命力。
注释
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②《習近平致信祝贺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615/c64094-30062092.html.
(本文编辑:肖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