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马志强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8-148-01
0
一、研读课程标准、高考考纲,以教材为本,比较差别,全面落实
一是深研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明确目标和要求。
第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高考政治试题呈现出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特点。第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高考试题往往由实际问题引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设问,要求考生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分析和解释。第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加以叙述。第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试题设置的情境往往是课本中未曾出现过的,要求回答的问题亦可能是从未遇到过的。
二是依托高考考点,梳理知识到边,点拨知识到底。
首先,考生对考纲上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对考纲确定的知识范围,一个一个地进行整理、排查,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要胸中有数,将考点与教材的知识点对应起来。学习《考试说明》题型示例部分所给出的例题,认真领会例题的命题特点,思考其解题思路与方法,提高考生的答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三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政治学科复习有些学生一味依靠教辅资料,甚至把教材能丢了。再好的教辅资料也没有教材对知识论述的准确深刻,脱离教材万万不可取。
总之,复习要做到考试内容系列化,每个考点题目化,考试热点明朗化,题目解答技能化,能力要求品质化。系统构建,分块串联,点点突破,是复习的基本特点。
二、研究高考试题
研究近几年的全国卷试题和各地高考试题、模拟题,看看高考怎样命题,命的什么题,试卷结构、试题特点、试题类型,解题思路、解题规律、答案组织、语言表述等等,“把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做烂”,有的放矢,精准备考。具体做法:1.研做全国卷高考题,第一段时间:分年份做,每周研做一套,谈体会,集思广益;第二阶段时间,分模块做,看考了什么,有什么规律等;第三阶段,针对全国卷提出几个问题分工研究,比如:如何突破经济生活计算题,经济生活问答题题型归类等等。另外,研究评分细则,增强讲评的针对性,总结主观题的题型及规律。
三、加强集体备课
精心设计课堂,减少随意性,解决重点疑点,依托典型题目重在讨论解决问题,精选典型题目,不要让集体备课流于形式,通过集体备课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复习效益。集体备课必须以研究学案编写为抓手,在学案的内容上要舍得下功夫。集体备课既要重视备知识又要重视备教学设计,既要关注教材又要关注学生;要具体思考讨论和研究如何更好地编制和使用学案、如何更有效地落实重点、难点,而不仅仅满足于通通教材、说说进度、简要分工;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深钻细研,精心搞好集体备课,防止华而不实。
四、编制学案导学
集合众智,抓好学案编制。课前预习案要避免填空式,设计成问题让学生思考落实;课堂探究案要选好典型题目和素材,达到既梳理知识又探究重点又落实到学生身上的目的。
(1)复习课学案基本模式:展示考点、检查巩固——整合知识、构建体系——依托典例、重难突破——感悟高考、探究归纳—关注热点、联系实际——当堂测评、巩固提升——自主构建、反思整理
(2)讲评课学案基本模式:自查自纠、完善提高——试卷评价、考情分析——思维还原、重难突破——典题研讨、典例展评——变式训练、反思整理
五、狠抓基础知识
自主扎实落实,加强监督检查,梳理知识结构。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微观上:突破考点。第二,宏观上:构建体系。第三,过程上:狠抓落实。对于体系的构建我们应该把握以下两点:第一,体系的类型。第二,构建体系的原则。知识体系可分为按教材编写体系和理论逻辑体系两大类。理论逻辑体系可分为:“3w”(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式、结构式(国际社会教材体系)、主体式(政治生活)、主题式(企业的经营、市场经济)四种类型。构建知识体系需要遵循“由小及大”、“由浅入深”及“灵活多样”的原则。知识与能力并重,关于能力的提升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能力是练出来的。第二,方法是悟出来的。拿到一个题目,能有意识地回归课本、分析材料、寻找角度、确定主体,等等,就一定能找到回答的突破口。比如措施类主观题解题的基本策略可以总结为:依托课本寻措施,针对问题寻措施,落实主体寻措施,挖掘角度寻措施。
六、构建高效课堂
(一)加大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领会其内涵,掌握其精髓。理解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学结构与流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集体备课真正落实好了,老师之间的差距就缩小了,课堂教学质量就提高了,教学成绩就有保障了。
(三)提高学案的编写质量。合理科学安排预习任务、探究问题和方式、拓展内容。学案上的内容要科学合理坚决当堂完成,避免落实不到位。
(四)加强研究,善于学习。如果说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打造出高效课堂的“形”的话,那么高效课堂的“质”就需要老师依靠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去实现,所以老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教学的艺术。
(五)加强对教师的引领。积极让老师参加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公开课等活动,完善这些公开课等活动的内容,完善点评、交流等内容,避免老师听课时深有感触,评课时深受启发,讲课时没有改进的现象。
(六)深入把握學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课堂的效果最重要体现和落实在学生身上,课堂上、自习课上,随时随地都要深入把握学情,把学生的学习要求掌握准确,充分实现学生在预习、探究、反思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教师认真设计课堂,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坚决杜绝课堂教学随意性。
七、优化训练检测
精选、精批、精讲,讲知识讲方法讲规律,不批不讲,展示师生思维过程,讲解透彻,借题发挥,举一反三,变式训练,巩固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