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
[摘 要]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我国经济地理空间格局的重塑过程,对我国建立现代经济体系,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战略格局,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冰上丝绸之路”与传统海洋贸易通道优势,并结合我国经济地理空间格局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冰上丝绸之路”通过对我国贸易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影响而重塑我国经济地理格局的路径。由于“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建设使得我国东北地区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必然导致我国贸易体系的北向转移,同时,我国产业布局方向必然会进行重新调整,并以北向空间转移为主要特征,这很大程度上形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新的有效布局和动力牵引。
[关键词] “冰上丝绸之路”;经济地理;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9-0003-02
一、引言
2017年7月,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梅德韦杰夫总理正式对外公布“冰上丝绸之路”建设,这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同时对优化我国经济空间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经济地理空间格局的重塑过程,这对我国建立现代经济体系,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战略格局,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我国经济地理空间格局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我国经济地理空间格局的现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单边主义趋势日益严重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新成就。在改革开放的有序推进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振兴四大板块。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四大板块形成了有机整体,我国各区域间产业的有序转移与相互承接,已经成为区域协调发展重要的内生动力和引擎。
(二)我国经济地理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
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并形成全面开放的战略新格局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工作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地理空间格局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我国区域发展差异仍然较大,四大板块之间的区域差异存在扩大趋势。2017年,尽管中部地区部分省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整体而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地区多数仍然集中在东部省份。2017年经济数据显示,地区经济总量榜单前三名仍然是广东、江苏、山东。其中广东、江苏两省GDP总量迈入8万亿大关。而多数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经济增长速度仍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显现为扩大趋势。
2.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增长动力仍然集聚在东部地区,产业布局呈现为东部毗邻区之间的产业间承接和转移。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产业的发展。在全球第二次产业转移浪潮中,我国东部地区有效承接了日本和东南亞地区的产业转移,并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但是,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向高端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调整的过程中,并未形成对我国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的有效布局和牵引。
3.“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远远大于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从贸易格局和产业体系的影响来看,目前我国积极推进和实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要大于对东北地区的影响。虽然东北地区的“中俄蒙经济走廊”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区位格局上看,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省份也都具备中俄蒙经济合作的地理优势,东北地区在中俄蒙经济合作中也并不占据独有的地理区位优势。
三、“冰上丝绸之路”对我国经济地理空间格局的重要影响
(一)“冰上丝绸之路”对我国经济地理格局演变的重要意义
在北极事务中,我国是重要利益攸关方。2013年5月,我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成员,成为北极“永久观察员国”。2018年1月,我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同时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也正式提出深海、深空、深蓝、深地(极地)规划。这些都表明,我国对北极事务的高度重视。事实上,“冰上丝绸之路”穿越北极圈,将北美、东亚和西欧地区通过海运航道进行联结。我国与欧洲国家之间90%以上的贸易是经由海洋运输实现的。“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是链接中国内陆与欧洲、北美贸易发展及物流运输的重要通道,对于我国国际产业体系、贸易体系北向空间转移,同时优化我国经济空间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冰上丝绸之路”相对于传统海洋蓝色通道具有的优势
传统蓝色海洋通道是指我国南海-印度洋以及大洋洲-太平洋通道。相对于传统蓝色海洋通道而言,“冰上丝绸之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少,地缘政治简单。我国传统国际贸易的欧洲航线途径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至苏伊士运河,最后抵达北欧。在这一航线上,沿线国家较多。不同国家之间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差异极大,地缘政治情况极其复杂。这种地缘政治对海洋航线产生了很大的不稳定性。而由于“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较少,仅涉及环北极圈的八个国家,地缘政治相对简单,航道稳定性较强,利于国际海洋运输的稳定通航。
2.“冰上丝绸之路”黄金通道海上风险单一,可控性较强。尽管“冰上丝绸之路”黄金通道穿越北极圈,存在较大的冰困风险。但是目前北极通航月份逐年加长,尤其是在每年7月至11月,北极航道可安全航行。因此安全通航期间,“冰上丝绸之路”海上风险相对单一,可控。而传统马六甲海峡以及苏伊士运河航线,风险复杂多样,对航道安全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3.“冰上丝绸之路”运输距离短,时间少,费用低。从海运地理角度上看,“冰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美三大洲最短航线,相对于我国传统海洋运输通道而言,可以缩短传统航程5至6千公里,缩短海运时间9天以上。“冰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约海运成本,而且穿越北极的东北航线毗邻俄罗斯北岸,在中俄共建的背景下,“冰上丝绸之路”的管控费用相对较低,这也是“冰上丝绸之路”费用节约的重要原因所在。
四、“冰上丝绸之路”重塑我国经济地理空间格局的途径
(一)“冰上丝绸之路”对我国贸易体系的影响
“冰上丝绸之路”相对于传统经由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的航道大幅缩短海运里程和运输费用,成为链接中国内陆与欧洲、北美贸易发展的新的重要通道。这对于我国传统贸易体系必然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传统经济学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比较优势的存在,直接体现在国际贸易产品的价格差异上。在国际贸易领域,海洋运输成本仍然决定着产品的相对价格优势。“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建设,大幅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海洋运输成本,国际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出现变动,这就使得现有国际贸易体系必然会发生变动,并形成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贸易布局的变动必然会对我国经济地理格局产生影响。相对于传统东部地区便利的海运条件,“冰上丝绸之路”使得我国东北地区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必然导致我国贸易体系的北向转移。
(二)“冰上丝绸之路”对我国产业体系的影响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产业的空间布局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空间布局很大程度上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由于东部沿海省份具备优良的国际贸易条件,因此产业布局多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然而,“冰上丝绸之路”形成的海运成本大幅下降,必然使得我国东北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凸显,这就决定了我国传统的产业布局必然会重新调整。2016年,我国对欧洲贸易额6777亿美元,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8.3%,这些出口贸易多数是经由海洋运输实现的。在这些出口贸易中,产品范围包含:动力机械及设备、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电力机械设备及其电气零件、橡胶制品、纸及纸板、纸浆、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金属设备等产品。从空间布局上看,我国目前生产这些产品的产业仍主要集中布局在我国东部地区。因此,从趋势上看,随着“冰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建设,我国产业布局方向必然会进行重新调整,并以北向空间转移为主要特征,这很大程度上会形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新的有效布局和动力牵引。
[参考文献]
[1]И.Н.贺梅利诺夫,朱显平,刘啸.“冰上丝绸之路”的安全保障[J].东北亚论坛,2018(2):8-12.
[2]张婷婷,陈晓晨.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點港口研究[J].当代世界,2018(3):60-65.
[3]王志民,陈远航.中俄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的机遇与挑战[J].东北亚论坛,2018,27(2):17-33.
[4]郝大江,张荣.要素禀赋、集聚效应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J].经济学家,2018(1):41-49.
[责任编辑: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