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恋爱了……

2018-11-09 10:19晓梅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8年8期
关键词:男女生控制权亲子

晓梅

不久前,一篇名为《第一次奋进》的作文在网上走红,作者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男生。他的“奋进”其实是指暗恋班里一名女同学的心情。“我还可以见到她,所以这不算传统意义上的离别。”“我被调走了,有些失魂落魄,就像一个在黑夜里失去火光的宿营者。”“我悟到了,她就是我的光。”

文中有多处这样细腻的心理描写,透露了这个年龄段孩子情窦初开时的状态:兴奋、敏感、迷茫、困惑和小心翼翼……好在他以“光明”结尾,主基调也是“奋进”,否则文章可能会引发不少父母的担心:我的孩子是不是也在恋爱?

其实,是早就不叫恋,是恋就不会早。孩子最初对他人的懵懂情感,未必是“恋爱”,而更可能只是一种伴随着荷尔蒙变化、身体发育而来的模糊探索。而且,孩子的情感探索一直都在。全世界3岁左右的小朋友,几乎都更喜欢和同行玩伴在一起。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的自由度越来越高,这种情形在8~11岁达到巅峰。男女生相互看不惯,就算老师、父母安排了互动,他们也会在过程中各种画“三八线”。然而不与“敌人”交好的禁忌,反过来又使得碰触、亲吻、喜欢异性更加充满刺激和诱惑。

这种男孩、女孩既讨厌又喜欢的矛盾感受,大概到小學五六年级或刚上初中时发生变化。青春期启动、智能和知识的增长、情绪的日益成熟,在他们身上产生了新的秩序感,男女生的互动也变得主动和频繁,有时还伴随着性欲的蠢动和生理反应。

与此同时,孩子的压力和困惑也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在他眼中我帅(美)吗?”“我鼻子上的痘痘好丑!”“我是不是该减肥了?”男孩可能会担心自己当众勃起很糗,而脸红、心跳、晕眩的感觉也令女孩感到紧张。怎么约喜欢的人见面?被老师、爸妈发现了怎么办?耽误学习怎么办?……

大多数父母的心情也不轻松:想到一向崇拜仰慕自己的孩子,突然开始喜欢别人,心中难免有隐隐的失落;孩子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还要花时间去想另一个人,岂不浪费时间?不小心在孩子的QQ、微信发现了蛛丝马迹,有的父母会忍不住武力相向……

作为父母,紧张、担心是情理之中的,可如果希望通过打压的手段让孩子乖巧听话,可能就会错失帮助孩子理解自己、探索情感的大好时机,从而给孩子未来的亲密关系埋下隐患。

孩子或许会听从父母的话,按时作息、乖乖做功课,但青春期孩子渴望自由,如果父母一味参与甚至干涉,他很可能跟你正面冲突,为了争取控制权,亲子间愤怒的争执有可能天天上演。这种战争会在初中达到顶峰,当父母终于交出控制权或发现孩子怎么都管不住时才会恢复平静。

其实,父母越早意识到自己也需要改变和调整,亲子关系越不会出现尴尬局面。当孩子疑似恋爱时,父母不妨回想自己在青春期时被严加管控的经验,那些令自己感到痛苦、遗憾的方式还要用来对待孩子吗?或者上一辈让自己感动、温暖的陪伴方式,今天是否也可以传承给孩子呢?

总的来说,这种时候不妨做权威型父母:既高度要求孩子守规矩,又对孩子的需要给予关切和支持。父母既为孩子定规矩,也真诚地与他讨论、商量。当孩子有不同意见时,父母允许他充分表达理由并修改规矩,如果没有修改,要耐心和他解释原因。

孩子好比风筝,当他们想要向更高处飞一飞时,父母手中的线会突然感觉抻紧,如果此时父母慌神,用力过猛地往回拉,亲子之间的那根情感连线可能会随之崩断。

猜你喜欢
男女生控制权亲子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公司控制权的来源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学校费心防早恋
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机理及仿真
上市公司的治理与效率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