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现场报道的准备与呈现

2018-11-09 17:48相梦瑾
科技传播 2018年20期
关键词:现场报道主持人

相梦瑾

摘 要 通过分析白岩松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两段现场报道,研究白岩松在现场报道中独特的思路和方式,探究尽可能完美呈现现场报道的原因,对于学习现场报道的主持人提供一些思路和学习方式。

关键词 现场报道;主持人;青岛峰会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1-0024-02

1 白岩松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两段现场报道分析

1.1 解读“上”“合”

提前准备好的“上合”的模型,把上海合作组织的简称“上合”分开来解读,每个字都赋予了新的不同层次的含义与寓意。

“上”不再只是上海,更有上规模——上合组织由6个成员国变成了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国;而且在世界人口和世界经济贡献率上来看,上合组织占有率非常大,尤其是中国的贡献率是十分庞大的。还有上层次,上合峰会已经有18年了,18岁也就意味着成人礼,意味着更成熟,体现在各个成员国之间的交往中——2013年至2017年,中国从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口的货物总量超过了3 000亿。不光在物质层面交流更紧密,今年是第一次开始了媒体峰会。最后落到了上善若水,“水”代表了上合组织的特点,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利而不害。道出了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

“合”代表了上合组织的另外一个特点“一人一口”,这一个层面同样涉及到精神合物质层面的双重意义。“合”精神层面的意义:不是谁的独角戏或者是一言堂,而是人人都可以说话,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平等协商,尊重多样的文明。物质层面的含义,每一位成员国从具体可见的数据中,都能表示从中获益良多。特别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获得感”来对应这个“一人一口”。

“上合”合在一起,这个“上合”的模型恰好就对应了上合组织发展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样板意义的组织,上合的合作方式是最好的一种关系。

其实,白岩松老师这段现场报道的形式是我们平时十分普遍的,拆字解读的方式也是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白老师所呈现出来的现场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却不是形式主义。善用事实数据说话,具有强悍的说服力。每个字单独的含义都涉及到了物质和精神,而且与我国传统的文化也有对应,当然最重要的实时跟随把握领导人最新的讲话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1.2 “三力”解读上合青岛峰会大范围会谈

首先提到“更大的影响力”,从大范围会谈的“大”说起,大范围对应着大的影响力,这次的大范围会谈的举行地是“泰山厅”,谈到泰山自然而然的谈到的十八盘,又恰恰对应着上合组织这次峰会参加的18个国家。而且习近平主席提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中国人想到泰山就能联想到的诗句,恰好对应着上合组织大的格局,在更高的平台上看待世界的格局。就如巴基斯坦和印度现在是以正式成员国的身份参与到上合组织,在这个平台上有助于这两个国家的和解合作。

然后谈到“更强的凝聚力”,“安全,经济,人文交流”所提倡的这三点原则就体现着更强的凝聚力。没有上合组织国家有关安全的新闻,从侧边来看就是安全,这和建立上合组织的初心是一致的。习近平主席所提倡的多边贸易,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经济交往,2018年10月份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完美地印证了这一点。俄罗斯世界杯中国经济的参与度和人文交流的密度,对应着经济和人文交流这两层含义。

白岩松这次解读大范围会谈,运用了他常用的“关键词”的手法,将现场庞杂的信息变得具有逻辑性,让人一听就懂,耳目一新,形式不怕老套,内容创新更重要。谈及内容所运用的实例所占整体篇幅不长,却恰到好处。语言犀利大胆,一针见血。

2 苛求“术”,尽失其“道”

2.1 何为“术”

现场报道的术,也是现场报道的形式和方式。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更容易在“术”上难为自己,更容易在形式上花大功夫做大文章。当然,我的意图也不是“唯内容论”这么极端。语音发声,气息运用,可以保证语言表达更加圆润动听,声声入耳;服饰妆容,大体大方,满足受众对于主持人荧幕形象的需求,能够看得入目。所要提倡的是形神兼备,内外兼顾,所谓“形”和“外”就是刚提及的两点还包括肢体语言等副语言,这些很重要,但不是最核心。

2.2 何为“道”

谈到“道”,大多数人首先能想到的一定是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主持人现场报道中的“道”亦是如此,这个“道”也就是核心——主持人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上面提到的“术”更偏重语言表达能力,现场报道的关键是否胸有丘壑。逻辑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这是长期人文的积淀。正如播音创作基础中“广义备稿”的要求,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读万卷书,将优秀的语言精华融入自己的血液,提高自己的语言审美能力;行万里路,多走出去看看,开拓视野,不局限自身,才有大格局;交一万个朋友,曾有诗云“人情练达即文章”,日常与人的沟通交流是否顺达,情商讲的大抵如此。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维的人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能够成为探索的原动力。学会用怀疑的光去看待相关事物,通过各种方法验证相关事物的真实性。把事物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这应该成为现场报道主持人的习惯。

3 欲“速”则不达

3.1 不做无用功

现场报道,现场是第一位的,但是很多人都本末倒置了。足不出户,不到现场就能预料到现场所发生的事情,这可不是什么黑科技什么高端技术。这就是现场报道的准备工作的方向发生了错误。如果不把自己所在说的词原原本本的写出来,再去背诵,内心就缺乏安全感,这种“写词”的方法论,必然会让我们在现场报道的时候陷入被动。因为我们必然会陷入到背词的怪圈中去,不会关照现场到底是怎样的,这样的现场报道没有任何现场的意义,背词的主持人在这样的时刻说话的工具,而且极容易出现错误。

前期的准备工作是一定要做做的,当然也不能没有方向,所要报道的事件的历史,所在地,涉及的人物等,这些背景是提前了然于胸的,有了這些做基础,现场报道时内心还会有底气,不慌不忙,从容淡定。现场的细节有心才会看到,主持人记者要有一双能够发现不一样的眼睛,要多发现之后做减法,最后呈现的效果才能更精炼。

还有一个误区不得不提,现场报道不等同于做评论,观点虽然要有,但不是通篇都是,好的现场报道就像一片构思精巧的记叙文,而不是议论文,用简洁的语言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让没有到现场的观众更加直观的了解现场的情况,明白重点,拨开云雾见月明。

3.2 遇事要兴奋

现场报道基本上都是直播的形式,往往直播的时候也是心理负担最重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没有重来的机会,而且通常会在开始之前给自己巨大的压力,不许出错。其实“出错”真的就是衡量一个主持人水平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准吗,不尽然。这样的心理暗示多了,呈现的时候一定不是很顺畅的。直白点说,这些都是脱离现场报道的本质的问题,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的欲望,杂念太多无法专一的做好一件事。

主持人首先要定位准确,主持人是连接现场和观众的桥梁,起到的是中介的作用,主持人不是明星,不用刻意去关注自身的形象,要多关注要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

4 结论

白岩松老师的现场报道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企及的,不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实践达不到现在的水平和能力。掌握现场报道的核心基本功才是王道。第一,能迅速发现并摘取有效的新闻信息;第二,拥有强大的语言构画和表达能力,不是语句越长越复杂就好,这样恰恰是没有能力的表现;第三,超强的心理能力是关键,要冷静客观,但是并不是冷冰冰没有温度,越感性才能越理性。不能每每做现场报道的时候就下意识的告诉自己这是难题,要对待任何一次现场报道的新闻事件要兴奋,要享受过程,从不明白到领悟,通过自己的话语让更多人了解,这就是现场报道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覃霞.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在突发性事件现场报道中的应对策略[J].科技传播,2014(7):4,10.

[2]王斌.突发性事件现场报道中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应对策略[J].新媒体研究,2016,2(23):155-156.

[3]罗卓宁.试论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语言的控制和应变能力[J].电视指南,2017(7).

[4]周凌.现场报道中记者主持人出镜之我见[J].运城学院学报,2003,21(1):85-86.

[5]李凌.出镜节目主持人现场报道语言表达能力探析[J].新闻传播,2014(4):52.

猜你喜欢
现场报道主持人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对电视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探析
电视民生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做好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