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蓉 王泰然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政策一直处于调试阶段,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功能嵌位和政策指涉,而中国知识界对于文化政策研究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文化政策实务界在信息基础和研究基础都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难免被动。在这种情况下研读凯文·马尔卡希(KevinV.Mulcahy)教授的文化政策研究专著《公共文化、文化认同与文化政策:比较的视野》将有助于我们完善文化政策的研究范式,在国际视野下了解代表性国家文化政策的不同向度和最新动态,进而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和制度创新的焦虑中,厘清公共文化政策研究的知识脉络,思考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冲击下如何构建身份认同,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一
马尔卡希是美国知识界研究文化政策的资深专家,此次推出的《公共文化、文化认同与文化政策:比较的视野》一书的中文译本由资深翻译家何道宽教授担纲翻译,作为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荔园文创译丛”第一辑推出的重点书目,于2017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无论是从学理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来看,该书都是一个出色的文化政策研究范本。马尔卡希是研究国际文化政策的合适人选。他早年在美国布朗大学和宾州大学接受了严格的政治科学训练,曾在匈牙利、罗马尼亚、法国、比利时、中国台湾、北京、深圳等地执教和访问,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能娴熟运用跨国别、跨学科研究方法。他的代表性论文《文化政策:概念界定与理论路径》是国际文化政策權威期刊《艺术管理、法律与社会》迄今为止引用率最高的优秀论文,在文化政策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就《公共文化、文化认同与文化政策:比较的视野》一书而言,倘若说作者对于本书理论概念的梳理脉络清晰、专业术语界定严谨、分析阐释精辟深刻,体现了其深厚的政治学功底和娴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那么对于法国、美国、乌克兰、北欧等国家和区域文化政策的纵横比较和生动点评、对路易斯安那卡津人的风土文化介绍,则体现了其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广博的文化史学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书语言精准凝练却又毫不晦涩,还不失幽默。译者何道宽教授认为其“学术品位高,却没有学究腔”[1]。比如“对许多法国知识分子而言,欧洲迪士尼乐园不只是一个主题公园,而是文化切尔诺贝利核灾难”[1]3。“法国人就能指望把布尔迪厄所谓的‘符号资本的国际价值大量地存入银行。”[1]81“文化领域不是娱乐业赔钱的终端。”[1]214“‘娱乐界提供我们想要的东西,多半是由于它们是熟悉的、有保障的,相反,文化领域提供的机会是考虑我们可能‘需要什么,那样的需要可能是困难的、有争议的和陌生的。”[1]214-215作者举重若轻的概括能力和译者晓畅优雅的传达能力令读者在接受理论熏陶的同时也能体验到阅读的愉悦。对作为职业学者和读者的我们来说,这种学术译著的阅读经验并不常有。
二
本书的文化政策分析依托作者丰富的文化经历,读之能唤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个性化的文化体验。作者长年居住在与法国有着深厚渊源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作为美国人,他却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对法国文化情有独钟,因此本书的第二章《输出文明:法国文化外交》也是相当出彩的一个章节,不仅回顾了法兰西文化品牌塑造和法国文化外交的光辉历程,而且总结了法国将文化资助作为政治承诺、将多样化的文化表达作为爱国义务的成功经验。该章节承袭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又展示了鲜活的当代经验,刷新了读者对法国文化政策的惯常经验。作者详述了20世纪70年代法国捍卫法语和法兰西文明的细节。他认为,法语作为理解法国文化政策的关键要素,彰显着法国文明的价值观和美学观,发挥着强大的文化认同作用。在褒扬法国文化体制的同时,对法国文化的未来,他也不无焦虑,令人感同身受。“尽管语言或文化亲和性的黏合力很强,法语圈的会员并不多,和英语圈相比,其文化影响仍然是边缘性的。”[1]83法国文化政策的问题在于“其精英主义的审美和可以感知到的对技术革命的冷漠”[1]74。
对于国家文化政策模式的划分,作者也是基于自己长期的文化体察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并没有采用一些学者难免断章取义的生硬划分。对于知识界习以为常的归纳概括,比如“加拿大文化经济学家哈瑞·希尔曼·查特兰德和克莱尔·麦考吉在比较分析二战以后欧美各国政府文化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文化政策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提供便利型(Facilitator)、以英国为代表的庇护人型(Patron)、以法国为代表的建筑师型(Architect)和以二战后苏东为代表的工程师型(Engineer)”[2],作者以贯注了自己文化经验的鲜活样本丰富了这些政策模式的内涵,同时也有理有据地纠正了人们习焉不察的误读和误用。比如在第一章《隐形之手文化:美国文化资助制度》中,作者从华盛顿市的文化资助、新政时期的艺术项目、1943—1965年的插曲、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的设立等案例出发,分析美国公共文化政策“隐形之手”模式的得失,明确指出描绘美国模式的“促成者(英文原著是Facilitator,笔者注)”模式一词是误用[1]39。“隐形之手”模式表明政策指引的缺失,而且表明一种观点:自由市场将有效地却可能不公平地配置文化偏好。其问题还在于:在一个多种族、多族群、多宗教、多语言的国家里,如何制定一个普遍接受的文化政策。作者又一次以自己的真知灼见为我们纠偏:美国是一块文化马赛克,而不是一个文化熔炉。至此,对于驻扎在读者头脑中的文化熔炉印象瞬时瓦解。
三
在本书中马尔卡希将“公共文化”“文化认同”和“文化政策”等问题置放于宏阔的国际比较视野中进行观照,从文化价值论角度对国际上因不同政治取向和政策目标而形成的较有代表性的四种文化价值系统———以法国为代表的“文化国家”、以加拿大为代表的“文化保护主义”、以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和冰岛等北欧国家为代表的“社会民主文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工具论角度探讨作为公共政策的公共文化的目标和理据;从文化认同角度通过“文化重申”“文化重表”“文化重建”以及“文化空间”个案研究,思考“东、西方主义”“霸权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时代的文化权力问题。书中关注的“文化政策”显然超出了公共管理和艺术管理学科的专业语境指涉,作者对于“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经济”“文化与认同”与“文化与意识形态”等问题的思考和论述,体现了他对于文化政策研究的理论承接和问题延展。
本书前四章体现了作者进行文化政策比较研究的国际视野,从第五章开始则转入国家和地区视野,体现了国家和地区文化政策的细微差别。在评述殖民性时,作者将墨西哥、加拿大、南非与乌克兰等国家的文化政策称之为“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政策”,将魁北克、波多黎各、苏格兰、加泰罗尼亚等地区的“文化区与民族主义政治”命名为“内殖民经验”,而卡迪亚人和卡津人的“文化空间”则是更小范围的路易斯安那州的个别民间文化经验。这种内涵逐步扩大、外延逐步缩小的剥洋葱式的推进让读者体验到一种由表及里的理论洞察和剖析快感。在考虑公共文化和传统的重要意义时,作者又回归到文化政策中的“身份认同”和“他者”这个关键命题上来,其个案研究中列举的“巴勒斯坦土地上的犹太人家园”与“伊斯兰宗教问题”体现了作者的文化关怀意识。不仅如此,作者还巧妙地运用奥运会开幕式这一全球文化盛事来解释全球化语境下世界各国如何通过资助大型活动来推广民族文化身份,构建国家文化形象,体现了文化政策研究的实践导向。
四
文化政策研究是“为了致力于在批判性分析与文化政策导向之间,建立域内更加强有力的关系。这个预期的未来议程,需要从社会学和文化理论的角度,去缜密反思文化政策实践及其潜在意义”[3]。马尔卡希试图通过建构理论模型解释文化政策的配置问题,从而完成了文化政策学作为一门介于文化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应用性学科的使命。尽管作者的理论模型构建是基于其提出的“文化民主化”和“文化民主”这两个概念延伸出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逻辑理路,由于缺乏更多的变量和因素考量以至于显得比较粗疏,不太严密,但仍为我们理解“精英主义”“平民主义”或是“宽松路径”的文化政策,提供了“偏重文化民主化的文化政策模型”“偏重文化民主的文化政策模型”与“平衡的文化政策模型”三种形象的理论工具。
关于文化政策的未来发展问题,作者显然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在文化经济化的当今社会,无论世界各国政府还是文化机构都越来越靠市场驱动来解决公共文化经费不足的问题,但资本的话语权往往会侵蚀文化的公共性,矛盾在于公共文化考虑的是我们之“需要”,而市场提供的是我们之“想要”,这一问题普遍性地反映在偏离常态的市场失灵中。作者称“商业赞助事实上就是广告”,虽然不无偏激,但却深刻地反映了文化价值在商业价值挤压下的尴尬境遇。同时,由于国家的公共政策反映了历史经验和价值系统,这一经验决定了公共文化的发展有时与民众的需要错位。在澳门的公共文化政策中,就曾出现政府为了保护其历史殖民留存的葡萄牙文化举办相关的艺术活动而不被占當地人口总数70%的华人所认可的现象。
尽管《公共文化、文化认同与文化政策:比较的视野》作为译著多少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折扣”现象,但通过何道宽教授通达的译笔我们能最大限度地接受长期躬耕于文化政策研究领域的马尔卡希教授对于相关问题的洞见。不足之处在于,本书的案例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文化更新”[1]164。比如在第一章论述美国文化资助制度时,仅选取了四个比较久远的历史节点,当下性有所欠缺。对于在美国文化资助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非营利组织,以及相关法律监管、制度保障和运营模式等解决方案则一笔带过,因此“总体观察”的评述显得不太饱满,缺少指向和前瞻性,难免令读者感觉有些意犹未尽。此外,当今社会,科技快速发展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制度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认为在技术影响的国家社会关系结构中,民众借助技术赋权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从而使国家的文化治理也受到其构建的制度本身的制约,作者关于文化政策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有可能产生或面临的新问题的思考阙如,例如信息时代下的公民文化身份该如何构建?我们将如何设计技术环境中的公共空间?美国的文化“马赛克”模式能否包容互联网催生的新的文化景观?但一本书再扎实也不可能解决我们关心的所有问题,我们希望能在马尔卡希和其他学者未来的探索中看到有关这些问题的继续言说。
注释
[1][美]凯文·马尔卡希.公共文化、文化认同与文化政策:比较的视角[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2.
[2]张红岭.文化政策的四种模式及其启示[J].学术论坛,2016,39(7):143.
[3]吉米·麦克古根,王列生,鞠静.公共文化政策研究的知识脉络[J].甘肃社会科学,2017(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