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泳坚 范泽娜 欧阳斌 刘瑞
[摘 要] 笔者通过对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的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间的作用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和抑郁症状关系中的调节、中介作用,以及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发生变化的转折期,探寻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间的发展性特征。
[关键词] 抑郁症状;应激事件;归因方式
一、归因的相关概念
心理学上的归因是指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断的认知活动。归因方式指人倾向于对不同的事件做出类似的原因解释。
(一)应激的相关概念
应激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
(二)抑郁的相关概念
抑郁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三)抑郁的相关理论研究
Beck抑郁认知易感理论(Beck,1983)是目前解释抑郁成因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假设某些个体具有易于产生抑郁的抑郁质认知图式(depressogenic schema),当生活中应激时间发生后,个体的抑郁质认知图式被激活,继而产生明确负性认知、负性思维,从而导致抑郁程度加重。
有关Beck抑郁认知易感理论在成人的研究较多,近年来也很多学者对该理论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实用性进行验证:
吴文峰、陈世英和卢永彪(2011)的一项前后测追踪研究则发现国内七年级学生中,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与抑郁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但没有显著调节作用。Cole等人(2008)对二年级至九年级学生采用多波段追踪研究发现,对抑郁症状的预测,归因方式与应激时间的交互作用直到八年级和九年级才出现。
本研究在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的理论假设框架下,通过为期五个月的纵向追踪调查,应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认知方式、归因方式等多角度探讨应激生活事件对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从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为处于身心转折期的孩子的抑郁识别、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点。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参加测试的是来自本校学生三至五年级学生,每间隔两个月对全部量表追踪调查,共施测三次。每次施测发放问卷599份,全部回收,有效追踪样本522个,问卷有效率为87.1%。其中男生287人,占55%,女生235人,占45%。
(二)研究工具
1.儿童抑郁量表,由27个自我报告的题目组成,包括快感缺乏、负性情绪、低自尊、低效感和人际关系问题等五个维度。
2.《儿童归因方式问卷》,有48项,由于本研究只涉及研究对象对应激事件的归因风格,因此本研究中只采用消极事件的16个项目。
3.儿童应激事件量表,该量表主要用于测量儿童过去六周在学校、家庭、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经历的一系列日常应激。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应用多层线性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中介作用分析、调节作用分析。
三、归因方式调节作用
Ingram和Siegle(2002)认为,Beck抑郁认知易感理论中的易感性只有在个体处于应激情况下才能触及,为了合理验证该理论,研究者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事先评价个体应激状况。采用追踪研究设计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较好方法之一。而在目前我们所知的两项在儿童群体中验证Beck抑郁认知易感理论的追踪研究中,其研究结果都不完全支持Beck抑郁认知易感理论。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三至五年级学生的归因方式都不能显著调节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间关系,这一结果也不支持Beck抑郁认知易感理论,这与上述两项研究发现有一致之处,这可能说明Beck抑郁认知易感理论并不适合儿童群体,但考虑到目前相关研究还较少,做出明确的结论可能还尚早。
(一)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
本次研究发现,归因方式在三年级学生具有显著中介作用,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中没有显著中介作用。即作为认知易感因素的归因方式可能在四、五年级学生中还没有对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产生显著作用,而在三年级学生中消极归因方式则可能有显著作用,并且相对稳定,能单独预测抑郁的变化与发展。Cole等人(2008)指出,抑郁认知易感模型的中介模式可能更适用于少年儿童,按照该中介模式可以得出以下三点:(1)在少年儿童阶段,抑郁认知方式一直处于形成阶段;(2)抑郁认知方式的形成受重复发生的、与自我有关的负性社会环境事件的强烈影响;(3)抑郁认知方式直到青少年期才会成为稳定的、先于应激事件的抑郁易感因素。
在本研究中,消极归因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发展性表现为:显著中介作用→作用较小(没有显著中介作用)。这说明,较小年龄的儿童能倾向于对应激事件做出局部、不稳定的消极归因,从而影响抑郁情绪。而对于四、五年级,年龄稍大的儿童,由于心理的发展,其对应激事件的反应则会经历更多的认知过程,他们的认知方式一直处于形成过程中,所以消极归因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四 、结果与分析
通过为期5个月的情况追踪,得到三次得分,通过分析其中数据结果,如图1,可得知三年级学生的抑郁情绪得分随时间是呈总体下降趋势,而消极归因和应激事件得分具有上升趋势。四年级学生的应激事件得分随时间上升。五年级学生的消极归因得分随时间呈整体下降。
以学生的性别为自变量,对归因方式、应激事件、抑郁水平的三次测量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初测(t=3.505,p<0.001)、第一次追踪(t=2.511,p<0.05)、第二次追踪(t=2.724,p<0.01)的抑郁症状水平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并且男生的抑郁症状水平均高于女生。初次测量的应激事件水平,男生也显著高于女生(t=3.610,p<0.001)。
对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归因方式、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的相关分析,发现:
三年级学生三次测量的抑郁症状均和归因方式、应激事件呈显著相关。这意味着,如果学生表现出以下认知归因方式,则他们将体验更多的抑郁情绪:(1)把应激生活事件的发生看成是全面的、稳定的;(2)认为应激生活事件的发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3)当应激生活事件发生时认为自己是有缺陷的、不足的。
四年级学生三次测量的抑郁症状和应激事件显著相关,但归因方式只有在第一次追踪时才和抑郁症状显著相关。初测和第二次追踪的抑郁症状和归因方式相关,但不显著。
五年级学生三次测量的抑郁症状和应激事件显著相关,但归因方式和抑郁症状相关不显著。
研究结果发现,在三年级学生中,归因方式对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而在三、四年级学生中,性别和应激事件的交互作用对抑郁症状的调节作用显著。而归因方式对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可知,消极归因能直接预测三年级学生特征人群抑郁症状的变化,因此可以说它们是这个阶段人群抑郁产生的易感因素,但消极归因无法与应激事件水平共同预测抑郁的发生。
五 、研究得出的结论与不足
(一)结论
通过对三至五年级学生的追踪研究,探讨儿童群体中Beck抑郁理论认知易感因素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间的作用。对追踪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和多层结构模型分析发现,作为Beck抑郁理论中认知易感因素的消极归因方式在三年级学生中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调节作用不显著。即三年级学生在面对生活应激事件时,倾向消极归因的孩子,抑郁症状水平更高。在其他年级的学生中既没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也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在三、四年级学生中,性别和应激事件的交互作用对抑郁症状的调节作用显著。这是由于三年级是学生认知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四、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成更高认知方式的一个阶段。研究结果可能初步揭示了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发展性特征,这一发现对在儿童群体中实施抑郁的有效干预将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研究中的不足
1.本研究只选用了一所學校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而非大样本,研究结果的广泛适用性受到一定限制。今后可考虑大样本多地域协作研究,以强化研究结果和结论的普遍性。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法,以儿童的自我报告收集数据,这种数据收集方法存在一定缺陷。今后的研究在方法设计上应将问卷调查和临床访谈方法结合起来,多手段多途径地收集数据,尽量从源头上降低被试自评问卷调查可能带来的结果偏差。
参考文献
[1]席明静,张月娟.抑郁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6):714-725.
[2]吴文峰,卢永彪,陈世英.学龄儿童失调态度在应激与抑郁间的作用:一项多波段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83-193.
责任编辑 满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