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雪梅
4月9日,新闻资讯类APP“今日头条”成功地上了一回“头条”:出于“规范传播秩序”的需要,“今日头条”被暂停了移动端的下载服务。同时被“下架”的,还有“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和“天天快报”的移动客户端。
“今日头条”被暂停移动端下载服务,可谓是互联网整治的“今日头条”。由于受到了整治,感到了痛疼,“今日头条”开始招兵买马,决心扩大编辑队伍、审查队伍,确保内容产品质量。招兵买马的还不仅是“今日头条”,其他移动客户端也开始扩充审查队伍。似乎,我们看到了移动客户端“风清月朗”的明天。
没有足够的审查人员,是导致劣质内容不断出现的因素之一。不过,“今日头条”们,缺少的真的只是编辑人员、审查人员?答案是编辑力量需要加强,但是如果还是只为迎合“低端口味”,再多的编辑人员,再多的审查人员,也没有多大意义。
在手机上,越是“低端內容”越是具有市场,一些手机用户喜欢点击“低端内容”,无疑这些读者的“口味太重”,给流量带来了利好。在手机用户的“口味太重”之下,运营商们因为流量增长也变得“口味太重”了。不是因为编辑太少,无法发现劣质的内容,而是为了自己的公司的利益,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放弃了对底线的坚守。越是“低端内容”,被“今日头条”们推荐的几率就越大,反倒是那些规规矩矩、干干净净的内容,被打入了冷宫之中。
“优质内容”得不到推荐,“劣质内容”却拿到了“今日头条”们的广告分成、内容补贴,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让规规矩矩搞创作的人,也加入到了“劣质内容”生产大军之中。“今日头条”们被下架,缺少的不仅是编辑,而是为了利益的故意放纵。如果这种思路不能改变,则再多的编辑也改变不了“今日头条”们的“口味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