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华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六方雪华》
宜兴紫砂陶以其得天独厚的材质,千姿百态的造型,高雅脱俗的文化品位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独步千秋,享誉中外。尤其是紫砂壶,具有特别优良的宜茶功能,融实用和工艺于一体,而历代名人名作更誉为“国之瑰宝”,成为人们“珍若珙壁”,收藏、把玩的艺术珍品。紫砂壶的创作是奇妙的,它是紫砂艺人感情的赋予,亦是对美的一种审视,它的器形变化,往往在一瞬之间,没有特定的框架规矩来束缚的造型,仅是艺人们创造出来的贴合人们内心的泡茶雅器而已。
《六方雪华》是方器中的一款经典造型,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方器的制作工艺以及成型手法,方器造型是宜兴紫砂造型中最基本的款式之一。方器是以方形为基本形塑造的一种器皿。它主要运用各种长短直线组成,造型明快、工整有力、具阳刚之气。方器作品讲求“以方为主,方中寓圆,曲直相济”,要求比例协调、轮廓分明、块面挺括、线条平整、口盖紧密、气势贯通、力度透彻。方器茶壶的口盖制作处理十分严格,不论任何方形,随意调动壶盖方向,均需与壶口严密吻合,丝丝和缝,处处贴切。所谓紫砂方器,主要是针对它的造型呈方形而言,换句话说,凡带有方形的紫砂器具造型,均可纳入紫砂方器造型体系。紫砂方器造型变化众多,古有“方非一式”之说,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随方、寓方等几种基本形状。在基本形态的造型处理中,又可以根据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细演变成几十种不同的方器形态。
《六方雪华壶》又名《六方雪花壶》,乃顾景舟大师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创作,壶名取瑞雪兆丰年之意。雪花,六角形,犹如天边飘来,一片片,似有若无;轻盈、洁净,顾大师举轻若重,就是要用这雪花之轻,来表现乾坤之重。
在研制雪花壶时,主要设想放在壶之形态建构上,采用多种对比手法,诸如壶体之线条上密而下疏,其线面上小而下大,壶肩以上精雕细镂,而壶身则光润疏朗;形成鲜明对比,在视觉上形成张力。另一方面整个壶体、把、流、钮等形式要素,均由不同大小的六边形线面融合构成,统一和谐,敦厚朴拙,恰点雪花之题,令人赏心悦目。
雪花壶从壶的顶部着手,一直到六方型壶底圈,六方造型上下共分九层,角对角,线对线,六个壶面上下贯通,浑然一体,壶盖可任意调换角度,与壶口配合严密,分毫不差,展现了点线面的最佳组合。
雪花壶一层一叠,团团如盖;六层之塔,大慈大悲;这是作者理想中的美妙世界:凉台、静室、明窗、松风、晏坐、行吟、清谈、把卷;天地山川、星河灿烂、白云为盖、流水作琴……壶把,如满弓,蓄势待发;壶嘴,窈窕娉婷,如美人水袖,一拂处,令江湖失色。
《六方雪华》是属于紫砂方器,紫砂方器的成型制作方法大体上分为二种。一种是传统的手工镶接法,另一种是模具成型法。全手工镶接就是用泥片镶接,模具成型则是依靠模具用于壶身的挡坯及附件的印制。二种方法同时并用。高档工艺壶一般都采用手工镶接法成型。因为手工镶接成的制品,气度饱满,挺拔有力,神气十足。镶身筒成型的一般流程大致是:先将泥料切成一片方形泥块,用搭子打成厚薄一致的泥片,以事先用金属片(或塑料片)裁好的样板,按作品的设计尺寸形状,裁出所需形状,然后相接。壶身制作完成后,再制作嘴把,然后按紫砂成型工艺中所规定的严格的操作顺序一一制作,直至完成。方器制作最重视线与面的整体搭配,两者缺一不可。
笔者的《六方雪华》的壶身、壶把、壶盖、壶嘴的外切空间流畅,积压部位都配合得恰到好处,没有一丝一毫的紧张和压迫感,反而是一种视觉感受上的轻松与舒展。此壶是根据几何造型创作而来的紫砂器形,其形体明快挺秀,具有阳刚之气,棱角清晰,将方器的几何之美塑造得十分漂亮。壶身泥绘手法相当娴熟,山川美景一览无余,而此壶蕴含的传统文化,使人们在喝茶聊天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并品味着大俗而高雅的传统文化之美。
“人间珠玉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宜兴紫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享有盛名的一种艺术,现在这种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古董”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名家紫砂壶,可谓是“一壶难求”。紫砂壶因其独特的特性,泡茶不夺香味,受到广泛喜爱,但是紫砂壶的价格却总是千变万化,都不知是否值这个价,一些小因素总是会影响到紫砂壶的价格。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一件较完美的作品,必须能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