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聂帅精神 做聂帅传人

2018-11-09 06:26陆海银
红岩春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双拥建言聂荣臻

■陆海银

最近,一本新书吸引了我们,书名叫作《帅乡情缘(续集)》。

也许是因住所与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比邻,多年来受帅馆人文气息的滋养,于是见到“帅乡”二字那一刻,一股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粗略一看,竟深受震撼,不禁细细品读起来。

《帅乡情缘(续集)》于今年7月出版。本书作者杨辉宗,是聂荣臻元帅的表侄,写此书时杨老已是耄耋之年。该书由“聂帅情缘”“双拥共建”“建言”“书评”等几部分构成。

关于聂帅的事迹,与陈列馆里注重宏大历史的讲述相比,此书更多地让读者看到细微的人情。书中,杨老用富有情感的文字写了不同时期的聂荣臻,也呈现出他眼中聂帅与家乡的情缘:

聂帅20岁离开家乡,只有在1955年至西南调研兵工企业时短暂地回过江津县城,连吴滩老家都没回去看过一次,但家乡是他永远的牵挂。

聂帅在85岁以后就不能走路了,只能用轮椅代步,他身患脑平衡神经失调、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为满足家乡人民的愿望,久卧病榻的聂帅强撑病弱之躯,用连握笔都艰难的手颤抖着写下了‘四面山风光’的题词。

……

细细品味《帅乡情缘(续集)》中的一段段文字,无不散发着浓浓的乡情,那乡情是不论战时艰辛或时境转好都割舍不下的。而他对后辈的关怀勉励,也是地域和身份阻隔不了的。这便是帅乡情缘。聂帅为“大家”鞠躬尽瘁,为“小家”牵肠挂肚,最是真实动人。

在这本书的双拥共建、建言部分,杨老更多的展现了自己的乡情。除了追忆聂帅,还可看见在他身上传承下来的聂帅精神以及他为家乡发展忙前忙后的身影。从家乡民用天然气的立户、四面山风景区的授评,到为聂荣臻元帅、聂力中将拍摄文献片的建议等,无不表现出这位老党员对家乡经济与人文事业所作的努力。

在聂帅精神的渲染下,杨老对双拥共建工作尤为重视。他赞美驻津部队发扬优秀传统,帮扶抗战老兵、敦促解决其生活困难,宣传周开达院士的科学功勋,2015年他向党龄60年以上老党员颁发纪念章的建议,在江津全区得以实现……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工作,杨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

在书中,杨老特别感谢党的栽培。17岁在区公所当上通讯员后,年轻的他便置身一片新天地。在几十年工作中,他积极学习革命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带着一腔热血投入到党领导的各项工作中,并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各种文件和著作,还坚持定期进党校学习。这些经历使他养成了思考、探究的习惯,成为了他写作的基础。

在杨老看来,自己“在漫长的工作实践中,经历了风雨,见了世面,虽然没有丰硕的成就,也是兢兢业业,历尽艰辛,付出了一生的精力,实现了为国奋斗,繁荣家乡的崇高梦想”。在书的最后,我们可以从那些荣誉证书里一窥杨老这一生的光辉。

看完《帅乡情缘(续集)》,感觉意犹未尽,因为“续集”二字,我们又寻找起“首集”来。经过几番寻觅,终于从朋友那里借到《帅乡情缘》一书。看了续集,再读首集,竟别有一番风味。

《帅乡情缘》于2014年出版以来,风评甚好。透过文字,呈现出来的更多是亲切的声音与熟悉的身影。血缘的牵引与家风的濡染之下,杨老对聂帅的牵挂与崇敬非同常人。书中,杨老不仅记叙了与聂帅来往的细节,展现了聂帅的大将风范与家国情怀,还登载了杨老自己多年来从事革命工作的书信与建言。

不论是聂帅当年抗日的英勇事迹,还是杨老对家乡建设的殷切期盼与践行,都使我们感动!书中“珍惜荣誉,永葆本色”这句话,不仅是杨老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后辈的勉励。因为,在帅乡江津,“学聂帅精神,做聂帅传人”永不过时。

◇1988年11月,杨辉宗拜望聂荣臻

猜你喜欢
双拥建言聂荣臻
姚安县文联“双拥”征文启事
领导权力和地位对下属建言的影响——心理安全感的作用*
人际视角下员工建言的理论机制
开国元帅聂荣臻的养生之道
鱼水情深续写“常熟样本”
读懂“建言资政”与“建言咨政”
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双拥工作的形成和发展
聂荣臻香港三次虎口脱险
如何让员工多建言
聂荣臻:开创“两弹一星一艇”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