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与梯子坎

2018-11-12 17:55庞国翔
红岩春秋 2018年10期
关键词:聂荣臻永川江津

■庞国翔

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是聂荣臻元帅出生并生活过的地方,该镇的梯子坎是他少年时代非常熟悉的一个小乡场。

梯子坎曾叫梯子乡,位于江津长江北岸,距江津县城三十余里,早年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地名。梯子场在梯子乡的中部,这里原是江津至永川重要的驿站,也是江津和永川两地的交界点。

梯子场原名金紫场,因场内有一金紫庙而得名。后来,当地人破“四旧”,砸了金紫庙,于是金紫场一名也作了更改,当地一位干部说:“我们是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刨地,搞互助组,只要我们万众一条心,黄土就会变黄金。”这话说得有分量,报经上级批准后,金紫场就改为金子场。

可是,江津先锋区同样有一个金子场,且两者来历几乎一样。于是,才改名的金子场又得更名。该场的背后有一条上坡道,是通往油溪场的中大路。其长约300米,用清石板筑成,石板砌得整整齐齐,一步一坎,形如阶梯,名叫梯子坎。当时有民谣曰:“走上梯子坎,脚杆打闪闪。”于是,有人建议将金子乡改名梯子乡,此提议又获得通过。场因乡名,金子场就变成了梯子场,也有人称它为梯子坎场。

梯子场西北约二公里是石院子,即聂荣臻元帅的故居。聂荣臻少年时曾多次到过这个当年叫金紫场的地方,所以对这里极为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津和重庆的同志或亲戚到北京探望他,他多次提到金紫场,可见他对这里印象深刻。

1983年,江津县梯子乡政府编纂《梯子乡志》,书成后乡党委向聂荣臻写信,邀请他题写乡志书名。当时聂荣臻已是80多高龄,身体有些不适,提笔也很困难。于是,他安排办公室回信说明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聂荣臻办公室的同志回信说:“来信悉。荣臻同志年事已高,难以握笔,由我们代写了‘梯子乡志’四字,他签了名,以资祝贺。在《梯子乡志》扉页里可用铅体字排‘梯子乡志’四字,将聂帅签名影印上。所寄简历,我们作了初步校对修改。另寄上聂荣臻同志一九七九年请有关同志收集整理的《聂荣臻同志青少年时期情况片断》一份供参考(不要发表)。祝同志们好。”

这封手写的回信字迹端正清晰,并盖有聂荣臻办公室的印章。据笔者了解,这是聂荣臻一生中惟一给一部乡志签名“题字”,充分体现了他对家乡山水和家乡百姓的眷念之情。

猜你喜欢
聂荣臻永川江津
永川:“逐浪奔永”汇聚八方英才
开国元帅聂荣臻的养生之道
“永川秀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实践与探索
快乐学成语
“城市名片”众望所归
爱哭的手工达人
习惯成自然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聂荣臻香港三次虎口脱险
聂荣臻:开创“两弹一星一艇”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