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武,罗军武
(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2.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作为茶的发源地,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通过国家和省市(区)审(认)定的茶树无性系良种达246个[1]。茶树产量由诸多因素控制,黄飞毅等[2]认为树冠面积、芽密度、百芽重是影响单株产量的重要因素,各性状间的互作效应对单株产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吴春兰等[3]认为,一、二级分枝数对茶树单株产量呈正向效应,而且直接通径系数居第2和第3位。叶乃兴等[4]认为在成龄茶园,当茶园封行后,采摘面积几乎不变时,芽梢密度和芽重是左右茶叶产量的主要因子。除了受以上各因子的影响,茶树产量与后期的栽培措施也有着很大的关系。目前,主要推广的种植规格为单行双株(150 cm×33 cm)和双行双株(150 cm×33 cm×33 cm)。单行双株与双行双株在单位面积的用苗量相差1倍。假设某些品种采用单行种植就能实现产量目标,就可以只用单行种植。因此,从实现茶树丰产的目标出发,兼顾茶苗及配套性生产资料的投入,确定不同茶树品种配套种植规格对茶树良种的推广意义重大。
在湖南茶区,不同种植规格下,茶树品种产量性状的差异性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研究比较茗丰等4个长沙主栽茶树品种在不同种植规格下产量性状的差异性,以期为老茶园改造和新茶园建设科学引种与合理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参试品种为2001年定植于湖南农业大学长安教学实习茶场的茗丰、福云6号、尖波黄13号和福毫等4个茶树品种,种植规格分单行双株(150 cm×33 cm)和双行双株(150cm×33 cm×33 cm)两种,修剪、采摘以及水肥管理条件相同。
调查时间为2008年,树龄为7龄。按照标准调查方法[5],随机抽样分别调查这4个品种茶树单、双行种植规格下的树幅、一级和二级分枝数、一级分枝直径、一芽二叶节间长、发芽密度及一芽二叶百芽重等,每项调查内容重复5次。
对调查数据平均值进行t测验,同时对一芽二叶节间长调查数据用次数分布图演示;在同一种植规格下,使用新复极差测验(SSR法)来测验各品种间的树幅、一芽二叶节间长、一芽二叶百芽重及发芽密度等产量性状的差异性。
两种种植规格比较,4个品种双行双株的树幅都大于单行双株的树幅(表1),其中差异最大的品种为福毫(17.2 cm),最小的为尖波黄13号(6.6 cm);在相同种植规格下,不同品种间的树幅大小不尽相同(表2)。两种种植规格中,树幅最大的都为尖波黄13号,分别为113.0 cm和119.6 cm,单行双株种植规格中树幅最小的为福毫(92.2 cm)、双行双株种植规格中树幅较小的为福云6号(108 cm)和福毫(109.4 cm)。
表1 不同种植规格下各品种内产量性状差异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yield traits among different cultivar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speci fi cations
表2 不同种植规格下各品种间产量性状差异分析Table 2 Analysis of yield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cultivar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speci fi cations
综上可知,相同的培管水平下,尖波黄13号的生长势较强,而且单、双行种植规格对尖波黄13号的树幅影响不大(113 cm、119.6 cm);福毫的生长势较弱,而且单、双行种植规格对福毫的树幅影响较大(92.2 cm、109.4 cm)。
单双行种植规格下一、二级分枝数品种内比较(表1),福云6号、尖波黄13号和福毫等3个品种双行种植的比单行种植的多,而茗丰则是单行种植的比双行种植的多;同一个品种一、二级分枝数单双行种植规格下比较,只有福云6号差异性显著,差异也最大,分别是一级分枝数相差1.2个,二级分枝数相差2个,而其他3个品种都无显著差异。
综上可知,单双行种植在一、二级分枝数上对福云6号影响大,对茗丰、尖波黄13号和福毫等3个品种影响不大。4个品种的一级分枝直径都无显著差异,说明种植规格不会影响一级分枝的直径。
由表1可知,4个品种一芽二叶节间长都有极显著差异,单行与双行种植差异最大的品种为尖波黄13号(0.170 cm),最小的品种为茗丰(0.036 cm)。单、双行种植规格,4个品种间比较,一芽二叶节间长平均值最大的是茗丰(为1.058 cm,1.022 cm),较短的分别是福云6号(0.888 cm)和福毫(0.800 cm)。
由图1可知,4个品种节间长数值较大而且出现次数与总调查数的比值超过或接近50%的长度区间分别为,福毫单行0.7~1.0 cm,占比62%;双行0.6~0.9 cm,占比58%。茗丰单行 0.8~1.1 cm,占比 56%;双行 0.7~1.0 cm,占比48%。尖波黄13号单行0.7~1.0 cm,占比54%;双行0.6~0.9 cm,占比60%。福云6号单行0.6~0.9 cm,占比64%;双行0.8~1.1 cm,占比66%。可见,4个品种除了福云6号,其他3个品种的单行双株栽植的一芽二叶节间长的长度都大于双行双株栽植的。
图1 不同种植规格下各品种一芽二叶节间长次数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of length of one bud and two leaf segment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speci fi cations
单、双行种植规格下,4个品种的发芽密度,双行种植的都比单行种植的大,其中单行与双行种植差异最大的为福云6号(35个),最小的为福毫(5.6个)(表1)。单、双行种植规格中,发芽密度最大的都为尖波黄13号(141.4个和167.0个),其次为茗丰(89.4个和107.0个),最小的分别为福云6号(34.8个)和福毫(68.0个)。可见尖波黄13号、茗丰的发芽密度优势明显,福云6号和福毫发芽密度较小。
由表1可知,4个品种的一芽二叶百芽重,除福云6号外,其他3个品种单行种植的大于双行种植的,差异最大的为尖波黄13号(8.86 g),差异最小的为茗丰(2.7 g),说明单双行种植对尖波黄13号的百芽重影响大,对茗丰的影响小。在相同种植规格下,不同品种间的一芽二叶百芽重差异达显著(表2)。两种种植规格中,百芽重最大的分别为单行种植的茗丰(34.32 g)和双行种植的福云6号(32 g),其次为单行种植的尖波黄13号(32.24 g)和双行种植的茗丰(31.0 g),单、双行种植百芽重最小的品种都是福毫,分别为26.66 g和22.14 g。
根据公式(发芽密度×百芽重/100)测算各品种不同种植规格下的单位平方尺产量(表3),可知,茗丰、尖波黄13号和福毫单行种植的产量都大于双行种植的,福云6号双行种植的产量大于单行种植的。在相同种植规格下,尖波黄13号的产量都是最大的,单行为45.59g,双行为39.04g,其次从大到小的单行种植的为茗丰、福毫和福云6号,双行种植的为茗丰、福云6号和福毫。
梁月荣[5]认为一芽三叶长与树型、适制性、叶面积、百芽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就不同种植规格对茗丰等4个品种产量性状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行双株和双行双株两种种植规格下,茗丰 一芽二叶节间长最长,一芽二叶百芽重最大,一、二级分枝数和一芽二叶百芽重无显著差异,双行双株单位面积产量大于单行双株,说明茗丰适宜双行双株栽植;福云6号在一、二级分枝数、一芽二叶节间长及百芽重、发芽密度、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双行双株均显著优于单行双株,说明福云6号适宜双行双株栽植;尖波黄13号树幅最大,发芽密度最大,在树幅和一、二级分枝方面无显著差异,一芽二叶节间长和一芽二叶百芽重单行双株都显著大于双行双株,而且单行双株单位面积产量大于双行双株,说明尖波黄13号适宜单行双株栽植;福毫树幅最小,百芽重最小,发芽密度较小,一芽二叶节间长单行双株比双行双株长,单、双行的一二级分枝数无显著差异,发芽密度无差异,单行双株单位面积产量大于双行双株,说明福毫也适宜单行双株栽植。本研究结果可为以上4个茶树品种的合理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表3 不同种植规格下各品种单位平方尺产量 (g)Table 3 Yield of square feet of different varietie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speci fi catio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