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范春红,王海蓉
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 德阳 618000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大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在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是比较严重的类型,往往会并发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大约有一半的心肌梗死患者起病后的60分钟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则死亡率高达95%,因此,院前急救若是急救时间短、措施准确、及时转运到院,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3,4]。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采取的护理措施和应用转运改良流程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如下。
本研究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急救地点主要包括:家中、户外、酒店、饭店、办公室等,均用救护车转运入院。取2017年6~12月我院急救中心采用常规院前急救和转运的8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0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为(53.6±5.17)岁。再取2018年1月~6月我院急救中心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转运改良流程的8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5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为(53.1±5.63)岁。两组的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把患者接送入院进行抢救。
观察组成立急救护理小组,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经验、咨询专家等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院前急救护理和转运改良流程,主要措施如下。①出诊前的准备工作。急救小组由医师1名,护士1名,司机1名,担架工1名,急救车1辆。所有人员均进行专业的急救知识培训,医师应具备丰富的治疗经验,有组织能力,护士具有熟练的急救护理技术,司机具有熟练的驾驶技术和熟悉路线。出车前严格检查急救物品和急救设备等,救护车应定期检查维护。②快速准确出诊。接到呼救信息后,记录患者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有效,并快速准确评估其病情,急救护理小组立即随车出诊,途中以电话形式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正确急救。③现场急救护理。到达现场,护士快速准确对家属宣教,取得家属协助。医师立即诊治患者,让患者平卧并给氧、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建立静脉通道、做心电图、抽取血液标本。把0.5mg硝酸甘油给予患者舌下含服,若症状无缓解,则以静脉滴注形式给予硝酸甘油。在急救的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时进行抗凝、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等治疗[5]。④快速平稳转运。护士详细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转运途中的意外和入院检查治疗的重要性,使其重视。在转运途中,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心电等,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并提前通知急诊科做好接诊工作,到医院后,待患者生命体征较为平稳时进行转运,帮助患者躺于担架上,移到医院推车上,交接患者。
比较两组的出诊时间、急救总时间、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等。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急救总时间等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实施t检验,急救成功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实施χ2检验。若差异为P<0.05,则有可比性。
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在出诊、心电图、急救等环节上,用时更少,效率更高。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急救成功率为97.73%,转运成功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90.91%、93.18%,观察组的成功率更高,更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两组在时间和成功率上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出诊时间、急救总时间、急救和转运成功率等比较(s,min,%)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的严重疾病,据权威数据统计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在发作后到达医院前这段时间发生死亡的患者高达46%[6,7]。因此,重视院前急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缩短出诊、心电图、急救、转运、入院等各个阶段的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8]。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措施,快速准确的转运,完善的急救出诊制度都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重要因素。因此,院前急救护理和转运流程应具有标准性和预见性,才能保障准确救治、高效护理,缩短急救时间,争取在最佳治疗时间内转运患者到达医院进行更专业化的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9,10]。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在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在出诊、心电图、急救等环节上,用时更少,效率更高。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急救成功率为97.73%,转运成功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90.91%、93.18%,观察组的成功率更高,更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