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化学家David Geraint Evans,中文名字叫戴伟。1958年生人,他在中国已经工作生活了20多年了。在国内的化学界,戴伟是好多人心目中的雷锋。1996年,他选择辞去了英国的工作,来到了中国定居,并在北京化工大学做了老师。其实,从少年时代起,他就特别喜欢钻研,最爱干的就是拿着各种容器,做化学实验。而除了化学之外,还能够引起他浓厚兴趣的,就是地球另一端古老的国度—一中国。
一个英国学霸爱上了中国
1987年,第25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在中国南京召开,300多位外国代表来到了南京,戴伟就是其中之一。那个时候,戴伟29岁,已经完成了牛津大学博士学位,也拿到了布里斯托大学的博士后,成为了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老师,并从事配位和材料化学的相关研究。这是戴伟第一次来中国内地,也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中国人。
虽说物质仍旧匮乏,生活特别简单,但那时的中国,给戴伟留下的印象特别好。好印象,最直接的来源,就是中国好人。那次会议结束后,戴伟想到處走走看看。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自己刚刚认识的会议副主席陈懿教授。陈教授二话不说,当即就找到了杭州、苏州和上海的朋友,一路安排食宿,给戴伟整了个深度游。
陈懿教授,当时可是南京大学的化学系主任。这么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能这么热心肠的帮助一个还名不见经传的外国小伙子,这让戴伟深受感动。而厦令他感动的还在后面。在杭州,戴伟碰到了两个粗通英语的年轻人,这两个年轻人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很热心地给戴伟做起了导游,给他讲解西湖的各个景点和历史。中国人的热情、中国人的好学、中国人的淳朴,还有,中国蕴藏的巨大活力,就此深深地埋在了戴伟的心里,这些是他以前在杂志上看不到的。于是,从1987年到1995年,每一年,戴伟都会利用学术交流的机会,来中国走一圈。直到1996年,他终于挥一挥手,抛家舍业,放弃了在英国拥有的一切,一脑门子扎根到了中国。
定居中国搞科研,很有成就感
发展中的中国,处处都在搞建设。戴伟觉得,中国一定需要他这样做化学研究的人。在英国,化学研究大部分都是纯科学理论钻研,几乎脱离于实际生活,研究成果的体现,无非也就是权威期刊上的几篇论文。但在中国就不一样了,所有的化学研究都很实用,研究成果是要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挂钩的。1 996年,戴伟正式来到北京定居,而随着农业大棚塑料膜项目的不断进展,戴伟心中的那份自豪感更是与日俱增。而他也终于有机会去了一趟他少年时代就向往的中国农村。
戴伟和段雪教授共同(参与)钻研开发的农业大棚塑料膜添加剂项目,其研究的塑料膜添加剂,能让农产品长得更陕,产量更高。只不过,在研究刚刚开始的时候,困难还是很多的。当时,北京化工大学的配套试验设施还很简陋,偌大一个项目,只有一间小小的实验室可供使用,这对习惯了英国优厚科研条件的戴伟来说,当然会感到些许不便。当然了,最难的是学中文。
1996年,戴伟必须要正式学中文了,有人问戴伟,干吗不请一个老师来教你呢?戴伟倔强地拒绝了,他觉得自己就是老师,完全有信心自学成功。1996年,北京电视台曾经邀请戴伟一同重走长征路,长征的故事,长征的精神,激励着戴伟誓将中文进行到底。而正如长征一样,戴伟的中文之旅也取得了胜利。
打通了语言关,戴伟眼里的中国,好像一下子又大了许多。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戴伟的路都越走越顺。不知不觉之间,段雪和戴伟的实验室从一间变成了两间、三间,直到拥有了一栋楼,远远超过了英国的条件,而实验室也从学校自己的精细化工研究所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直到现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而他们的队伍也从七个人逐渐扩大成了上百人。2001年,农业大棚塑料膜的添加剂投入实际生产,保证了农业大棚夜间的温度,更有价值的一点是,大棚的温度升高可以减少煤的用量,实现了环保。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段雪创立的实验室也参与其中,他们为通向内蒙古的高速公路研究保护沥青的添加剂,有力地保护了通向西北的道路不受损,实践表明,他们的研究成果最出色。戴伟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了中国高速发展的洪流之中。戴伟记得,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他是骑着自行车到处去转的,慢陧的,大家都开上了车,可供休闲的地方也更多了。几年之间,戴伟就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眼看着城市高楼座座拔起,乡间变化时时不同。
退休了也要留在中国做科普
不过,随着他定居中国的时间越来越长,朋友们却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爱玩儿、爱四处交朋友、甚至还有些爱凑热闹的戴伟,休闲的工夫却是越来越少了。他干吗去了呢?戴伟是学雷锋去啦!
事情,缘起于整整10年前。2008年,北京大学的老师寇远给非化学系的学生举办了一次魅力化学课程,戴伟被邀请来讲课。本来这就是极为普通的学科交流公开课,但讲着讲着,戴伟就看出点儿/、问题来了。他回忆说:“那天我就发现,每做一个实验,下面同学的表情都很吃惊,好像从来没有见过一样。后来我跟我的同事了解到,像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学生们上物理课、化学课,是有机会做实验的,但是在一些其他城市甚至是省会或者乡村,实验,做不到啊。看着很多已经上了大学,却都还没体验过实验的孩子们,我有点儿郁闷。”实际动手做试验,这可是化学的乐趣所在啊,怎么能没有呢?此时的戴伟,事业算得上超级成功。2005年,戴伟获得了中国五大科技奖之一: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这也是五大科技奖中,唯一一个颁给外国人的奖项。而因为在中英化学合作领域贡献卓著,2004年,戴伟还被英国皇家化学会聘为了北京分会的主席。2008年,戴伟获得由英国皇室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中的官佐勋章。然而,荣誉傍身的戴伟却开始认认真真地考虑起一个“不忘初心”的事儿:化学,要从娃娃抓起。
机会很快就来了。2011年,是戴伟来中国的第十五个年头,也是国际化学年。从这一年开始,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席决定,为了纪念国际化学年,给每个分会拨付一千英镑,用于化学科普宣传。拨到北京分会的这笔钱,主席戴伟用来去京郊打工子弟学校教化学。
《档案》栏目的记者全程跟拍了戴伟教授主持的一次科普活动。他幽默非凡,现场也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闹。而我们所看到的,则是一般人很少关注的细节。活动九点开始,而戴伟当天需要五点就起床,到化工大学收拾好所有原料和器材,以备出发。只有这样,他才能保证七点半到达活动地点,铺开实验的摊子。而在活动结束之后,虽然有了助理,但戴伟还是坚持要亲自动手,去刷洗所有携带化学残留的实验器具。这天的午饭,肯定是来不及正点儿吃了。而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会想起,戴伟早已不是有着金色头发的孙悟空,而是孩子们眼中白发苍苍的圣诞老人。今年,是他在中国度过的第22个年头,他已经整整六十岁了。
突出新时代和中国的新发展理念,给已经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的戴伟,又带来了新的感觉。讲实验,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概念揉进去。戴伟想告诉大家,化学,可以让中国变得更加五彩斑斓,更加美丽。
从1996到2018,戴伟在中国已经生活了22年。每年,他有一周或者十天左右的时间回英国,看望自己90岁高龄的母亲。但是,戴伟并不打算回国,哪怕是退休之后,也还要留在这里。因为科普工作任重道远,他还要继续坚持下去。更因为,新时代不断奋进的中国,依然在无时无刻不带给他太多太多的惊喜,他还要继续享受下去。他还在期待着与走人新时代的中国发生美丽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