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代的中国,是复杂而又混乱的。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由于各式各样因素的影响,人口流动极为频繁。除了各省之间的人口流动,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向海外的中国人口流动。这些流动的人口,就是海外移民。作为近代中国人口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移民的结构、方向,对于研究这一群体和近代中国的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结构;方向;原因
在中国的近代,中国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些流动的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称作是移民,大致为两类:第一种是仅限于国家内部的移民,这主要是省与省之间的人口流动;第二种则是向国外的人口流动,这就是海外移民。
1 海外移民的学术史回顾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动,一直都是人口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近代以来的移民问题,也颇受学者重视。目前有关中国近代的海外移民的研究著作,大致有:曹树基先生的《中国移民史》第六卷、孔飞力的《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李长传的《中国殖民史》、李文海等编著的《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中国文史出版社编著的《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社会卷》、朱杰勤的《东南亚华侨史(外一种)》、陈达的《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李学民、黄昆章的《印尼华侨史》、陈勇的《华人的旧金山》、黎全恩、丁果、贾葆蘅的《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陈翰笙主编的《华工出国史料汇编》、徐国琦的《一战的劳工》、施坚雅的《泰国华人社会:历史的分析》。而在论文方面,则有:姚远的《清末民初广东、江苏海外移民比较研究——以华侨省籍分布差异成因为主》、郑一省的《广西和云南少数民族向海外移民的历史考察》、徐华炳的《近代温州开埠与温州海外移民》、刘青山的《揭阳海外移民简述》、潘兴明的《关于近代中国海外移民动因的考察》、林莹的《清末闽籍华侨出国特点研究》、郭梁的《近代中、印海外移民的性质和特点》等。这些著作和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规模和生活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成果丰硕。
但相对于对国内人口流动的研究,海外移民的相关研究还是略微薄弱。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近代海外移民的构成、方向的简单论述,并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
2 海外移民的构成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再加上近代社会这一特殊性,有着复杂多样的影响因素。因此,海外移民在其构成上也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下面主要从地域构成和性别构成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2.1 地域构成
近代的中国,由于有着广阔的地域范围,因此海外移民的构成,也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性。
近代的海外移民主要是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绝大多数是来自广东省和福建省。其中,广东省的海外移民约占了近代移民总人数的60%,而福建省则约占近代移民总人数的30%,两者之和已占据了总数量的90%左右,因此这两省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海外移民的主体,有一个比较夸张的说法:“华侨社会里面,上而大资本家,下而车夫苦力,都是閩粤两省的籍民。”除了这两大主体,其次其他的省份也有相当数量的海外移民: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和广西,也因靠近邻国而存在着海外移民,而这里的海外移民主要是少数民族;除此之外,浙江(主要是温州地区)、江苏和四川等地也有一定数量的海外移民。不过总体上看,大多数移民还是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北方地区则很少有向海外移民。
之所以出现如此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南北方差异的影响。“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淮南子·齐俗训》)。”这句话直白地分析了南北方在交通工具的差异性,而交通工具差异的实质,乃是身体素质的差异。并不是说南方人的身体素质要强于北方人,而是因为北方之人常年只在陆地上行走和生活,较少接触河流和大海,一旦弃马登舟,很可能会产生身体的诸多不适。而且北方人见过海洋的更是寥寥无几,难免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北方人们很少加入到海外移民的大潮,即使有,也是向陆上相邻的国家移民,并不会漂洋过海地迁移。反之,对于南方人,特别是对于东南沿海的人,已经习惯了海洋之上的大风大浪,并不存在难以适应或者畏惧的情况。所以,南方之人进行海外移民的人数占据了主导。
第二,西方文明冲击的程度差异。就中国来讲,由于面积广阔,南北距离较长,南岭等山脉的重重阻隔,交通闭塞。信息的传递是极为缓慢和不便的,唐代诗人元稹有诗云:“远书多不达,勤为枉攕攕(《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这使得西方文明的冲击出现了地区差异性。身处北方的人们,因相距较远,对于西方文明的强势冲击并没有十分深刻的认识,对于中国之外的世界也缺乏清晰的概念。而对于地处南岭以南的广东和福建地区而言,则是面对大海以及众多来自西方的商船和商品,在同西方商人进行商品往来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对于中国之外的地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地处岭南地区的广东人、福建人,生来桀骜不驯,民风十分剽悍,冒险精神强。因此,东南沿海地区才产生了大量的海外移民,而北方地区则少有海外移民的出现。
2.2 性别构成
海外移民的性别构成,所掌握的史料是相对缺乏的,并未找到太多完整的与移民性别比例相关的数据,但是根据对部分华侨男女比例的统计与分析,应该也可以窥测一二。
通过对1900—1920年代的夏威夷华侨的统计:1900年代,夏威夷有男性华侨22296人,女性华侨3471人,每百女性与男性之比为642.35;1910年代,有男性华侨17148人,女性华侨4526人,每百女性与男性之比为378.88;1920年代,有男性华侨16197人,女性华侨7310人,每百女性与男性之比为221.57。”根据这组数据,大致可以发现,在民国时期,夏威夷的华侨中,男性人数多于女性,而且人数差距也十分巨大。从这一现象中,可以推测:近代以来,向夏威夷地区移民的男性是多于女性的。而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加拿大:根据不完全统计,在1884年,超过92男性才有一位女性,而在1921年,全加拿大共有37163名华人,有2424名女性华人,男女比例为15:1。可见在晚清至民国的这段时期,从总体上看,依旧是男性居多,可见在近代,加拿大的男性移民人数也是多于女性移民人数的。
从以上部分地区的华侨男女性别比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在晚清时期还是在民国时期,总体上男性华侨人数是多于女性华侨。而根据加拿大和夏威夷的这种情形,可推测:近代以来的海外移民中,男性移民的比例是远远大于女性移民。
既然男女比例的构成也如此悬殊,那么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移出地与移入地的距离过长,面临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向欧洲、南北美洲的移民而言,在当时比较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距离确实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曾留学美国的容闳记载:“……于一八四七年一月四日乘吉拉斯比船长的‘女猎人号帆船由黄浦江起航……我们于一八四七年四月十二日在纽约登岸。”根据他的描述,帆船基本上在海洋上航行了将近一百天的时间,即便中间会靠岸停泊,但毕竟要横渡整个大西洋。而容闳前往美国的路线,事实上也应该是大多数海外移民前往美洲的路线。距离如此之远,既要面临食物不足的困难,又要忍受狂风大浪的颠簸,更要忍受对家乡的无尽思念。面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对大部分女性来讲,是难以适应和难以接受的,是有抵触情绪的。即使是有移民的意愿,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也是会有丢掉性命的风险。因此,由于距离过长且旅程险恶,很多女性拒绝前往;而加入移民潮的女性,也会有因体质过弱而丢掉性命的女性。而男性则是更具有冒险精神,对旅程充满了好奇,同时又有着比较强健的体魄。因此,移民旅程距离过长且面临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成为海外移民男性人数多于女性的一大原因。
第二,工作性质原因。在众多的海外移民中,很大一部分移民的目的是期望可以挣钱谋生,乃至养家糊口,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移民到海外,除了一部分商人,大部分从事十分艰苦的体力劳动工作。据史料记载:“……放牛牧马,一任指挥,开田掘井,概遵调遣,工夫不断于晨昏,力役无间乎寒。”这是来自秘鲁的华工的描述,可见他们的工作十分繁重:放牧、垦荒、打井等,都是重体力活。而在一战期间,奔赴欧洲的十万劳工则是“修路,挖工事,在火药厂、兵工厂和化工厂工作,為火车和轮船装卸货物,在造纸厂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重体力活,需要耗费极大精力,而且是不分白昼与黑夜的。这样的工作只能由身体强健、精力旺盛的男性去完成,而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性是无法胜任这些工作的。因此,以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也成为海外移民的男性多于女性的重要原因。
但是需要指出,海外移民也并非必须乘船,在云南和广西的移民,则完全可以从陆路进行。因为在那里:“整个边境多为连绵高峻的山石土岭,纵横交错,有无数羊肠小径与边境两地相通。”
3 海外移民的方向
在近代,中国的海外移民可选择的方向也较多。而根据陈泽宪先生的统计,1851—1875年,中国海外移民的数量和地区如下:
从总体上看,陈泽宪先生的这个统计是比较完善和清晰的。可清晰看到:包括马来半岛、菲律宾和东印度群岛在内的东南亚地区,约有移民64.5万人;而西印度群岛、秘鲁、英属圭亚那、巴拿马、古巴、美国、夏威夷在内的美洲地区则有50万人,其中美国和古巴较多;而大洋洲则较少,约有6万人。可见在1851—1875年,海外移民是以东南亚地区、美洲的古巴和美国为主要方向。除此之外,近代欧洲地区、日本也是中国海外移民的重要方向。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近代的海外移民,其足迹遍布所有大洲。而不同移民方向的选择,也有其特殊的内在原因。下面就对东南亚地区为何移民的数量如此巨大进行分析。
第一,距离中国最近。这是一个最直观也最实在的因素。对于大多数移民来讲,很多人是因为国内战乱不断、赋税沉重等原因才被迫移民,其目的也只是为了谋生和养家糊口。而且,中国人向来有着“安土重迁”的思想,不愿意与“家”彻底断绝关系。正如孔飞力先生所指出的:“无论是从事家庭副业还是外出佣工,中国农户都执着于维系他们在乡村的根基……正因为安土重迁之传统,侨居外乡者表现出执着的家乡认同。”同时,靠近家乡,便于不时返家,以将挣得的钱拿来养家,而维系同家乡的关系,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移民到距离家乡较近的位置,而东南亚恰恰就具备了这样的特点。
第二,有一定的文化认同。对于海外移民者,移民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会使生活举步维艰。但是,东南亚地区却不存在这种弊端。因为东南亚地区,很多国家是中国的藩属国,同中国有着较密切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相互了解的较多,甚至有些国家的制度就一定程度上参考了中国的模式。例如,朱杰勤先生认为:“越南北部与中部自秦汉以来,其人民受中国教育,习中国文字。独立后,其一切行政组织、教育和科举制度,均模仿中国。甚至以汉文为官方及文学著作的通用文字,直至清末结束。”可见越南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事实上,不只是越南,包括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于中国也有一定认同感的。因此,对于中国的海外移民来讲,东南亚地区在文化上至少同中国的差异较小,生活难度也会降低不少。
第三,有华侨华人群体的聚居。身在异国他乡,最盼望的就是能够遇到同乡,哪怕是素不相识,这些人也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东南亚地区就具备这样的条件。事实上,在近代之前,中国向东南亚的海外移民实际上已开始了。据孔飞力先生研究:“1644—1683年,随着清朝大举入关,武力攻占全国,中国国内烽火连天,成千上万无家可归的难民逃往东南亚求生”。而这些人在东南亚地区,从事着各式各样的工作,经过打拼很多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有开办学校的,有做生意的,等等。而这些人前期打拼和成功,为近代的海外移民开辟了道路。而且在东南亚地区,由商人和士大夫共同建立地缘性会馆,作为社会化、提供基本服务、扩展共同利益的中心。这些会馆的建立,为诸多的海外移民提供了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使得他们更为快速地适应当地的社会。而且,在中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众,都十分重视乡缘,因为“共同的方言也是实现连锁迁移的纽带。”而正是对于同乡的重视,出现了分籍迁移的情景:“原籍潮州地区的移民主要流向泰国、越南、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原籍兴梅客家地区的移民主要流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因此,近代以来,海外移民以东南亚地区为移民方向,与当地有众多的华侨、同乡和地域性会馆等组织是有一定关系的。
除了东南亚地区,美洲地区也是中国海外移民的重要方向。但是美洲地区同东南亚地区相比,距离中国有万里之遥,而且当地的华人华侨也是相对较少的,为何也会受到移民的青睐呢?由于资料有限,这里主要对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的北美洲地区进行简要分析。
甄一怒曾提出:“华人之来加,约在60年前,初几不知有所谓加拿大。时因闻美国有黄金出产,乃相渡美采金……”可见众多前往加拿大和美国的移民乃是受到了淘金热潮的吸引,才不远万里前往北美地区。当然,有万里之遥的北美,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即便有金子也是会踌躇不前的。但是最终大批移民前往,则是受到了当地华商的影响。这些华商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获取利益,于是就利用同乡关系,来引诱其加入淘金热潮,甚至还“勾勒一幅漂洋出海、闯荡发财的‘美景。”面对同乡“美如画”的描述,很多人都心动了。同时“加拿大西部地区是一个尚未被中国人熟知的地方,那个地方又发现了金矿,这样的消息,带有刺激性和神秘性,形成很大的诱惑。”而中国东南沿海的年轻人们,有着冒险精神与冲劲,加上对发财的渴望,大批中国人纷纷奔赴北美洲,很快形成了一股淘金热,进一步促进人们前往北美洲。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淘金热并不是中国民众向北美移民的唯一因素,还有后来太平洋大铁路的建设,及民国时期大批进步学生前往美國留学等原因。
4 结语
本文并未从传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来对近代的移民进行分析,当然不可否认地是,当时的政治形势、经济环境确实是造成海外移民的重要推动力。但是海外移民也确实是十分复杂的,原因多样。因此本文则是通过对近代的海外移民构成、方向的简要论述,着重从地理环境、空间距离及移民心态等方面进行了有关原因的分析。可能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这些因素在进行海外移民问题的研究时,还是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文海等编著《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124页。
[2]《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23页。
[3]李文海等编著《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第311页。
[4]黎全恩、丁果、贾葆蘅:《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0页。
[5]黎全恩、丁果、贾葆蘅:《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第218页。
[6]容闳:《西学东渐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14页。
[7]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第三册,中华书局,第965页。
[8]徐国琦:《一战中的华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89页。
[9]郑一省:《广西和云南少数民族向海外移民的历史考察》,《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
[10]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9页。
[11]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外一种)》,中华书局,2008年,第12页。
[12]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第39页。
[13]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第23页。
[14]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33页。
[15]李文海等编著:《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华侨卷》,第328页。
[16]黎全恩、丁果、贾葆蘅:《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第16页。
[17]黎全恩、丁果、贾葆蘅:《加拿大华侨移民史(1858—1966)》,第16页。
作者简介
刘凡(1997-),,女,汉族,河南省新郑市,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本科,:人文科学试验班(国学方向)2016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