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汉字之性质

2018-11-07 09:16郭中明
卷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汉字结构

摘 要:上世纪20年代初汉字性质的研究兴起 ,在 70年代到 90 年代初达到高潮。在研究中 , 一度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局面。本文试图从回顾汉字性质研究历史入手 ,通过汉字的起源于特点、汉字的结构与汉字的演变等三方面内容 ,得出汉字为表意性文字的结论。

关键词:汉字性质;汉字特点;汉字结构;汉字演变

多年来 ,汉字性质一直是汉字学界讨论的热点,然而时至今日 依然无定论,对汉字性质的定性居然达到二十多种。 本文试图从回顾汉字性质研究历史入手 ,通过汉字的起源特点、汉字的结构与汉字的演变 ,得出汉字为表意性文字的结论 。

1 汉字性质研究的历史回顾

汉字性质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在上个世纪 70年代到 90 年代初达到高潮。在研究中,一度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学者们对汉字性质至今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代表性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 6种。

(1)象形文字说 。20世纪初,孙诒让在 他的《名原 》中提到汉字发展其实大致经历勒三个阶段:初的“原始象形字” ,其次“省变象形字 ”最后“后定象形字 ”,[1]自此,古汉字基本就被称为“象形文字 ”。之后,姜亮夫 、洪秀芳 、吴玉章 、云中 等先生均提出过相类似观点。

(2)表音文字说。姚孝遂通过对甲骨卜辞的研究,发现其中有许多的假借现象,因此他从文字学的功能性角度出发,提出:“就甲骨文字的整个体系来说 .....它的每一个符号都有固定的读音 , 完全是属于表音文字的体系。”[2]1979年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的专家在《古文字研究工作的现状及展望》里也认为古代汉字是表音文字。[3]

(3)语素—音节文字说。上世纪 50年代, 赵元任先生又提出了汉字为语素文字说, 他认为 :“用一个文字单位写一个词素, 中国文字是一个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4] 吕叔湘先生:“它(语素)的单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义的。汉字是这种文字的代表,也是唯一的代表 。”[5]朱德熙也认为 :“汉字可以说是一种语素文字。”[6] 同时,裘锡圭先生也认为:“‘语素―音节文字 这个名称对早期和晚期的汉字都适用 。”[7]

(4)形音文字说。刘又辛先生在论汉字的性质时说 :“我认为 ,秦汉以后的汉字是形声字为主体的文字体系 。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文字。她既不同于原始的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 也不同于纯粹表音的音节文字或字母文字,而是一种既表形又表音的形音文字。”[8]

(5) 表意文字说。黄伯荣 、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上册》中阐述漢字性质时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同表音文字有本质的区别 。”[9]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1999年也提出相同的观点。 [10] 索绪尔的研究对中国学者影响很大,以至于很多学者直接用其理论来讨论汉字性质。

(6)意音文字说 上个世纪20年代, 沈兼士先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把世界文字分为 “意字 ”和 “音字”两类,而他认为汉字中一部分属于意字,一部分属于音字 。[11] 著名文字学家周有光认为:“汉字就是意音文字之一种 。”[12]

综观这百年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关于汉字类型的分歧基本是是围绕表音、表意等进行的。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在同一个层面,导致汉字类型不确定,然而在众多学说中,笔者更加倾向于表意文字一说,下面笔者将从汉字的起源与特点、汉字的结构、汉字的演变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推求汉字的性质。

2 汉字的起源与特点

关于汉字的作者,我国最早认为是仓颉个人所创,《路史禅通记》和《春秋元命苞》等正统史书都这样认为。然而鲁迅先生在《门外杂谈》谈到:"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后来许多考古的证据的发现,也证明汉字的创造者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我看来文字确实是千百万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逐渐创造发明出来的,并且在文字创造初期字形字体很不稳定,文字结构可左可右可上可下,经过无数劳动人民反复的验证,最终从无到有,从繁到简,字形也日趋固定。

在明确了汉字的来源于广大人民以后,我们再来看看汉字的特点。1972年以后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西安半坡村遗址中出现的刻画符号就是汉字最早的起源。郭沫若也认为:“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说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说文解字》中将“家”字解释为“居也”,但是字形却是“宀”加上一个“豕”,字意难道是家就是猪圈吗?其实当我们看完半坡遗址时我们就会发现了,原来是原始社会中已经开始了圈养猪,而家是一个部落,有圈养猪、有圈养牲口的地方就可以称为家了。在《甲金篆隶大字典》的“家”字就是房子下面画着一头猪,非常的形象与具体。除此之外,“山”、“日”、“月”等都是很形象。其字形与我们所见实物的形状十分相似,即便是不识字者也能够猜出个大概。这就是汉字的直观性,从汉字的外形轮廓我们就能知道这个字大致是什么意思,特别是在文字的初创期,汉字的形象性更是直观,几乎可以说是图画。

因此,我们就可以大致得出一个不是特别准确的概念:汉字起源于原始契刻与图画,其特性是直观性与形象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也因其承载的文化记录功能而发生着一系列的改变。不过如此,在现在的很多字里面依然显示着直观性和形象性,这将在下文分析。

3 汉字的结构

从上文我们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汉字其实是有着强烈直观性和形象性的,亦即是说汉字有强烈的表意性,至于是否可以称之为表意文字,留待后文再论。

一提到汉字的结构,我们不得不想起班固提出的六书和许慎提出的六书,虽然前人已经有过类似的论述,但是后人经过论证进行了综合,取许慎之名、班固之序得出了“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因为汉字起源于原始契刻和图画,因此将象形排在第一位,而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都是排在象形之后,因为后面三种造字法都和象形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后面三种造字法就是在象形的基础上产生的。转注和假借,学术界只认为其为用字法,不是造字法。

下面笔者将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方法入手,通过具体字形来分析汉字,以见其本身性质。

(1)象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屈”,大概就是指将一件事物随着这件事物本身的模样弯弯曲曲地描绘出来。就如日月二字,其形体也是和现实中的日月十分相像。再如前面所举的“山”字,其字形就是一峰凸起,周围群山环绕。又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的放矢”的“矢”字,为什么这个字在这里要把它当做是“箭”来讲呢?如果我们不看早起的甲骨文字,那我们就不能直观的理解到它的意思。“矢”的甲骨文,它的形状就是一支箭,上头是箭簇,中间为箭杆,下部为带羽毛的尾翎。由此可见"矢”就是"箭”,也可见出汉字的形象性。

汉字的形象性来自于象形,但是象形却不能是汉字造字的唯一来源。尽管象形有着直观、形象的有点,但是却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弊端,那就是象形只能象大类而不能解释细类和抽象的事物。比如说"鱼”,象形文字可以直接画一条鱼来表示整个鱼类,但是却无法区分鲫鱼、鲢鱼、鲤鱼、草鱼等鱼的细类。另外还因为象形文字很复杂,书写麻烦,且形体也不统一,因此,象形必须改变,否则就无法胜任越来越繁重的记录文化的重任,指事、会意、形声应运而生。

(2)指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视而可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这就是说这个词初看时好像认识,仔细观察时就能了解其本意。指事这种造字方法是在本来的象形字上面加上一个不表意思的指事符号,就像我们的先祖为了便是“甜”这个形容词的时候,就在舌头上加了一点表示"甘”字,而在树木的“木”字上面加上一点表示“末”字,在“木”的下面加上一点表示“本字”,再如为了表示刀锋,就在“刀”字上面加上一點,便成了“刃”字。

从上面可见,指事字脱胎于象形,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展开而来的。但是像指事这一类造字法所造的字是极少数的,因为本身指事符号就很抽象且少,不能够表示明确的意思,如果一个字想表示实体的、具体的事物,可以用 象形来表示,如果一字想表示抽象的、模糊的概念,那么可以用会意字来表示。因此,指事这种造字方法的尴尬境地也必须有新的方法来进行,否则汉字依然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记录的需要。

(3)会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意思就是把两个或以上的象形字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意思,像“武”与“信”就是这样的两个字。比如说将一个“人”字和一个“山”字放在一起,就成了“仙”字,因为在古代人看来仙人就是住在深山之中的;又如将一个“人”字和一个“木”字放在一起,就成了“”字,表示一个人靠在书目边上休息;再如“步”字,在甲骨文中是大脚趾朝上的两只脚一前一后走路的形象,但是将两只脚中间加上“水”就成了“涉”字,表示过河这个动作,将“水”变成“阜”(即土坡)字,将“步”放右边就成了“陟”字,表示上山,将“步”倒过来就变成了“降”字,表示下山。会意造字法所造的字比象形和指事两种造字法所造的字都要多,光是其造字方法的类型就有五种之多:同体会意,如“三人为众”;异体会意,如“人木为休”;改变形体会意,如“冇”;组合解释会意,如“不正为歪”;反文倒文会意,如“反从为比”等。

会意造字法我们从形态上面来看依然是依据形象造字法的,是更高层次的象形字,因此它依然有着象形字无法逃避的缺点——造字能力不足。人们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记录需求,创制了一种新的造字方法以求解决汉字不能满足日常所用的问题。

(4)形声。许慎这样给形声字下了定义: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这段话清楚地解释了什么是形声字,也区别了其与象形和指事之区别所在。我们都知道形声字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以象形为基础的会意和指事的造字能力不足的问题,那么它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效果又如何呢?我们来继续探讨。

以象形为基础的造字法最大问题在于造字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对于文化记录的需求,特别是无法表达细类和抽象的事物。比如说“鱼”,人们可以用它来表示整个大类,但是却无法记录小类,例如鲢鱼、鲤鱼、鲫鱼等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出现了用形符加声符来造字的方法,就比如说上文提到的“鲢”、“鲤”、“鲫”等,左边是形符“鱼”,右边则是各自的声符,声符和形符之间没有联系,只是被人们偶然间放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字,经过人们的约定俗称,最后形成定论。

形声造字法所造的字很好的解决了其他造字法造字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后来迅速地成为造字的主流,为汉字的丰富多元立下了汉马功劳。《现代汉语大辞典》中形声字的比例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可谓是壮观。形声字在造字法中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也是离不开其他几种造字法的支持,特别是象形造字法,当我们不认识“鲢”、“鲤”、“鲫”等字时,我们至少知道它是一种鱼而不是其他动物,这都是象形的作用。

除了这四种造字法,还有两种转注和假借两种用字法。它们也都是为了解决汉字用字的问题,它们数量少,影响小,因此这里我们姑且先不讨论它们。

4 汉字的演变

汉字自成熟以来,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汉字的形体特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演变过程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甲骨文阶段、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在甲骨文时期,文字形体不稳定,笔画繁简不一,写法有反有正,很不统一,但却基本能看出其象形的意味。到商周时代,金文开始大量的出现,文字的形态发了第一次大的调整,曲笔开始变多,线条变得粗而自然,字形日趋工整且固定。到了秦始皇时期,篆体出现,其字形发生了有很大的变化,线条化程度增高,均匀柔婉,结构整齐,为方块型汉字打下了的基础,另外同一种器物上异体字几乎没有,还能比较明显地看出形符。到了汉代,出现了在汉字形体变化史上划时代的字体——隶书,在汉代经过两百年的修改调整。隶书与其他书体相比,差异明显,象形性和图画性渐失,文字开始变成纯符号性的交际辅助工具。这一变化是汉字发展史上前进的一大步,是一个飞跃。它基本成就了后来一千多年的汉字形体样式,至今影响深远。后面的草书、楷书、行书等形体变化都不及隶变,草书因为其难写难认,只在很小的一部分书法爱好者之中流行。楷书是代隶书通行的一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影响很大,但是它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才有的如此成就。行书作为一种字体,也和草书一样,基本是流行在书法爱好者群体里。

通过上文,我们粗略地梳理了一下汉字演变发展的历史,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隶书以前的文字象形性、图画性很强,隶书以后的文字开始用纯符号来代替象形部分。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形符的样子发生了改变,但是始终有一个部分是表示形符的,始终是有一个东西是用来表意的。因此,我们从汉字的变化中也能看出,汉字的表意属性。

5 总结

汉字的性质问题之所有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代表着我们一个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代表着我们民族思维思考方式的展现。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了解了汉字的内在性质及其在隶书以前是特性,隶书开始开始用抽象符号来做形符,形象性和圖画性消失,但是依然会有一个东西来表意。因此,我们在这里大胆地得出结论:汉字就是表意性的文字!

参考文献

[1]孙诒让.名原[ M] .济南:齐鲁书社, 1986:14.

[2]姚孝遂.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发展阶段[ J] .古文字研究, 1980(4):7-14.

[3]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古文字研究工作的现状及展望[ J] .古文字研究, 1979(1):12-23.

[4]赵元任.语言问题[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144.

[5]吕叔湘.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 [ M] ∥吕叔湘.语文近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142.

[6]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三册[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11.

[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18

[8]刘又辛.关于”全汉字”研究的几个问题[ M] ∥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89

[9]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 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4:161.

[10]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50-51.

[11]沈兼士.学术论文集[ M] .中华书局, 1986:386.

[12]周有光.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 J] .中国语文, 1957(7):1-2.

作者简介

郭中明(1993—),男,汉族,重庆荣昌人,学历:硕士,单位:西藏大学,研究方向:先秦文学。

猜你喜欢
汉字结构
浅谈汉字学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标志设计中汉字的应用研究
汉字与汉字文化浅谈
一笔变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