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琦
摘 要:新时代,我国的经济迅速崛起但由于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影响,尤其是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蒙古族作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对其养老问题研究具有代表性。笔者调查通辽市經济增长的情况下研究民族地区养老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旨在呼吁加大对养老行业的经济投入,创新养老模式,构建多元化养老方式,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养老产业。
关键词:新时代;经济;养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将“中国梦”解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现象,老人所占的比重持续增加;故而养老问题解决是其中关键的一环。通辽市属于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有利于加快解决社会问题的步伐。譬如新时代民族地区的养老难题,经济增长为其提供物质保障,同时解决养老问题势必为养老产业提供巨大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从而加快经济的发展。因此,从经济的角度讨论新时代民族地区的养老问题十分必要。
1 养老问题的现实依据
1.1 通辽市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的温饱问题,2016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49.38亿元,排在全区第4位;增长7.4%。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根据数据显示,通辽市地区生产总值稳定增长,完全有能力对养老行业进行投资,补齐养老经济短板,促进养老专业化发展。
1.2 人口结构
近年来,通辽市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和占其总人口比例都具有快速增长的特点。数据显示:2016年末通辽全市户籍人口318.90万人,35—59岁人口131.67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50.54万人。按照此数据发展,25年之后,通辽市60岁及以上人口可达百万之多,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必须全力推进加快解决老年问题的进程。通辽60岁以上老人占据通辽总人口的15.8%,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严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1.3 养老规模
通辽市一直关注养老问题。2018年通辽市养老服务机构达到489所,公办养老机构达到452家,社会办养老机构达到37所。据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新增床位16000张。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辽市的养老服务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1.4 新时代下养老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从经济的角度讨论养老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一是更高层次养老问题是实现老有所养的需求,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老有所依就是人民梦之一。二是增强防患社会问题的能力,稳定经济运行。人口老龄化不仅给家庭带来负担,更影响经济,社会,政治的进步。
2 新时代下通辽市在养老面临的新问题
面对艰巨的应对老龄化任务,通辽养老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但与公众对养老保障的期待和政府不断提出的养老发展模式相比,现有的养老仍面临的新问题:
2.1 老人的养老观念发生转变
养老行业的发展不仅受经济条件制约,还受个体主观意识的影响。目前,老人的养老观念出现转变。一是养老机构火爆但老人住不起。收费较低的养老院床位大多针对三无老人,针对大众开放的养老机构收费较高,普通老人无法负担。二是老人对养老机构缺乏心理认同“不敢住”。近几年,各媒体大肆宣扬养老机构虐待老人事件,致使很多老人畏惧入住养老机构。
2.2 养老行业人才紧缺
通辽养老行业出现的新问题主要集中在专业人才紧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蒙汉语兼通的养老从业人员数量少。通辽市幅员辽阔,民族色彩严重,蒙古族占据一半人口。很多蒙古族老人汉语表达能力欠缺,蒙古族护理人员较少,造成护理人员与老人沟通不畅的现象,致使民族地区的养老发展步伐在少数民族老人群体中受到阻碍。其二是专业养老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专业素养不够。由于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报酬低,没有成就感,很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频繁跳槽改行,养老服务队伍极不稳定。养老领域规范化培训尚未广泛推开,养老机构中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比例少,很多人甚至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岗前培训,往往是边干边学。
2.3 养老方面经济投入少
通辽一直重视养老问题,将老年人按照生活情况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性的给予帮助。其中社会保障包含了大部分的养老投资,据有关部门了解到2010年—2015年通辽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我市养老经济投入远远不如教育等其他方面的投入。社会保障又分为多项内容,养老实则得到的投入很少。
3 民族地区养老问题解决的可能路径
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发展,首先需要解决养老出现的新问题,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老人对机构养老的不接受,人才缺乏,城乡养老发展不平衡以及养老投入少归根结底是因为经济投入欠缺。为了解决养老出现的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树立良好的养老意识
建立良好的养老意识是解决民族地区养老问题的必经途径。现在,结婚子女年通常选择与老人分开居住,家庭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已经不能承担养老任务。因此,需要呼吁老人从心理上摒弃“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3.2 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方式
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方式,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个体生活质量。民族地区问题复杂,提供的服务仍然以生活照顾为主。多层次的养老方式主要指的是服务对象的多层次。就服务对象而言,对老人实行分类别建档立户。将老人的需求按年龄、身体情况等不同因素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不同服务。针对刚步入老年生活的老人,主要进行心理引导,帮助其顺利度过从中年步入老人过渡期。以上这些都是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因此民族地区有必要培养选用少数民族人才。
3.3 注重培养选用少数民族人才
少数民族人在是推进民族地区养老发展的关键。通辽人口三百多万,其中蒙古族138万,占据中国蒙古族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化、文字,针对少数民族老人选用少数民族人才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笔者呼吁我国民族地区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步调,解决少数民族养老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发展。
3.4 加大养老行业经济投入
所有政策的实施都是在经济投入的前提下运行的。经济发展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有力支持,提高人民素质,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方式,培养需用少数民族人才都需要有经济作为基础。通辽地区属民族地区,民族色彩重于城镇市区,且牧区本身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缓慢,问题复杂,养老问题易出现盲区。加大经济投入,提升养老服务,引进专业人才,有利于发现并加快解决民族地区养老痼疾,加快民族地区养老专业化发展。养老事业的支出单靠政府远远不够,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来支持养老事业的发展。因此,解决通辽市的养老问题首先要加大经济投入。
养老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新时代,民族地区加大对养老方面的经济投资有利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稳定实现我市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从经济的角度加大对养老问题的重视投资,解决养老问题,使老有所养,不仅使养老问题得到解决,更能加快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关于2016年通辽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位次的汇报》[EB/OL]通辽市统计局.2017-03-01.
http://tjj.tongliao.gov.cn/tjj/tjbg/2017-03/01/content_bde90df5bd7f4deea52b45578ad3e5cc.shtml.
[2]《通辽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tjj.tongliao.gov.cn/tjj/tjgb/2017-03/24/content_319d80e8a9764494924a9bcec57e280a.shtml.
[3]《通辽市社区居家养老 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N].2018-05-07 11:38.来源:通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