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栋 谢济光 马彬彬
【摘要】“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是新教育理念下的创新教育实践方式,在我国专业性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以广西地区高校为例,对在华留学硕士研究生的“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为我国教育的创新探索提供新向导。
【关键词】广西高校 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 “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006-02
引言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是人类社会推进的主导力量。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工作全面实践,人才输出战略也逐步向着综合化、国际化的方向转变。在华硕士留学生教育模式的解析,需结合国内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实现综合人才的更新与探索。
一、因材施教式开展
新型教育实践策略的解析,是保障我国教育体系综合性探索的实践目标。广西高校开展留学硕士研究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具有浓郁的文化优势,也具有较为广阔的高等人才培养渠道。由此,推进广西高校留学硕士研究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必须结合留学生自身文化底蕴,实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例如:广西高校中部分硕士留学生,想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那么,教师进行研究生专业课程引导时,应首先辅助学生建立“中国式”思维,善于进行文化底蕴、汉字等方面的感性学习,然后才是课堂探究。如果来华硕士留学生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先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趋向进行解读,然后才是进行研究生课题的深入探索。
案例中提到的两种来华留学生教学培养策略,分别从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两个层面进行解析,前者对来华留学生到的教学,则是传统的静态教学,从理论层面引导,从思想意识领域解析。而后者则是运用动态分析的方式,解析经济学研究理论。人才培养模式各有不同,又相互联系,正是广西高校在华留学硕士研究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因材施教的体现。
二、部分与整体协调推进
部分与整体的相互协调,也是广西高校中留学硕士研究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实践的方式。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部分与整体,是指留学生自身能力提升,而整体是指国家高等人才输出的相关性策略,广西高校开展留学生培养时,不仅要进行国家间研究生培养方向上的整合,也要从研究生自身能力出发,从而形成更加全面的人才探究实践趋向[1]。
舉例来说,广西某高校,进行在华留学硕士研究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在选择留学生课程时,结合西方自主实践的主导性教学策略,在研究生课题中,保留了大量的社会调研课题。而教师进行研究生课题研究讨论时,也适当的运用传统教学归纳总结的教学方式,辅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引导,增加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次数,发挥研究生导师的引导作用。同时,高校研究生导师设定研究课题的过程中,经常结合广西区域性文化,以传统文化引导在华研究生进行人才培养,提升在华研究生对留学高校的归属感。
案例中该导师的留学硕士研究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开展,能够从可研究生专业学习视角,向着研究生价值观层面的综合性转变,辅助在华留学生突破中西方思想中的禁锢,实现高校留学生培养的有效性引导。
三、创新为主导的培育模式
广西高校在华留学硕士研究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也必须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加强在华留学硕士研究生实践的新策略,使留学生的发展趋向,符合综合性人才发展趋向。例如:广西某高校,进行在校留学硕士研究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过程中,教师结合留学生研究专业内容,做好高校为留学生教学实践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以及自主创新趋向的规划,并开展高校内部留学生未来发展意愿调查,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留学生培养。导师也要结合中西方文化、经济差异、社会就业方向等多重因素,让在华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让他们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感性框架,实现在华留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结论
综上所述,广西高校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探析,为我国高等人才输出带来发展新活力。在此基础上,推进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应采取因材施教式开展、部分与整体协调推进、以及创新为主导的培育模式,引导我国教育体系深入实践。因此,关于广西高校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趋同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将是国内高等人才培养的新趋向。
参考文献:
[1]吴文浩,谢志芳.试论通过新生教育缓解本科留学生跨文化障碍——以江苏大学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7(04):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