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胡浩
新加坡《联合早报》6日报道称,美国儿科医学界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流行的超级英雄电影中,“好人”通常比“坏人”更暴力,这可能给未成年人的认知造成负面影响。报道称,由于暴力角色的“好人”定位,孩子们更加倾向模仿他们的行动,父母们应认识到其中潜在的风险,并且对孩子们加以约束和指导。
报道称,美国当地时间5日,在迈阿密奥兰多举办的美国儿科学会年会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医学院教授罗伯特·奥林匹亚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以上研究成果。该研究团队对2015年至2016年上映的10部超级英雄影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电影中的正派角色平均每小时有23场暴力戏,而反派角色平均每小时则有18场暴力戏。男性角色的暴力戏是女性的5倍。研究显示,电影中的“好人”最经常将打斗作为暴力方式,其他方式包括使用致命武器、谋杀、恐吓等暴力行为,而“坏人”则最经常将使用致命武器作为暴力方式。“好人”和“坏人”在暴力方式选择上有差别,但基本内容是相同的。
对于以上研究结果,奥林匹亚教授分析说,孩子受到电影所传达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崇拜并模仿被树立为“好人”的超级英雄。实际上,他们是暴力行为的更主要实施者。研究人员建议父母们重视这一问题,可考虑陪伴孩子观看这些影片,并和他们开诚布公地讨论暴力行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从而促进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盲目地模仿那些超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