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业鹏 雷奕祥 陈剑飞
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和外界接触后受到化学性刺激或Ⅳ型变态反应引发的局部组织慢性炎症[1,2]。目前治疗接触性皮炎主要以皮质激素为主, 但皮质激素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多, 安全性低, 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中医学不断发展,中医药在接触性皮炎治疗上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和口碑。鉴于此, 本研究拟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3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中医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和评价, 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3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8例。对照组中男25例, 女43例;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42.26±8.38)岁;发病部位:面部45例, 上肢13例, 其他部位10例。观察组中男26例, 女42例;年龄23~68岁, 平均年龄(42.29±8.41)岁;发病部位:面部46例, 上肢14例, 其他部位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①均符合接触性皮炎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中的治疗药物无过敏史或禁忌证;③患者无肝肾、心脑、血液系统或神经系统性疾病;④患者知情、自愿参与。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用1.5%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清洗, 之后用10%硫酸镁溶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2858,10 ml∶1 g)进行湿敷, 换药1~2次/d。若皮肤有溃烂, 则使用10%硫酸镁溶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2858, 10 ml∶1 g)在创面上进行涂抹, 再包扎, 连续治疗10 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药治疗:药方组成:当归20 g, 生地黄18 g, 车前子15 g, 知母12 g, 荆芥12 g, 苍术10 g, 石膏 10 g, 木通 10 g, 防风 10 g, 蝉蜕 10 g, 苦参 10 g, 甘草6 g。水煎服, 取汁300 ml, 1剂/d, 分早晚2次服用, 150 ml/次,连续服用10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症状评分判定标准[4]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 重点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皮损温度、皮肤瘙痒程度、皮肤鳞屑, 各项症状的评分等级均为0~3分, 0分表示无症状, 3分则表示症状严重。
1.3.2 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且无任何皮疹症状;有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无效:各项体征较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未达上述标准, 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3 痊愈时间 对两组患者的痊愈时间进行统计,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皮肤颜色、皮损温度、皮肤瘙痒程度、皮肤鳞屑等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对比,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皮肤颜色 皮损温度 皮肤瘙痒程度 皮肤鳞屑观察组 68 治疗前 2.48±0.25 2.46±0.27 2.44±0.23 2.36±0.51治疗后 1.05±0.58ab 1.04±0.17ab 0.57±0.06ab 0.87±0.06ab对照组 68 治疗前 2.47±0.26 2.48±0.26 2.46±0.12 2.33±0.52治疗后 1.98±0.44a 2.01±0.29a 1.57±0.26a 1.68±0.42a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 对照组为82.3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
2.3 两组患者痊愈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时间(5.22±1.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3±1.0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痊愈时间对比
表3 两组患者痊愈时间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痊愈时间观察组 68 5.22±1.15a对照组 68 3.23±1.07 t 10.447 P 0.000
接触性皮炎为常见的皮肤疾病, 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案例越来越多, 治疗效果也颇为明显。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皮肤颜色、皮损温度、皮肤瘙痒程度、皮肤鳞屑等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时间(5.22±1.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3±1.07)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中医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总体效果较好。本结果与以往报道中的部分结果相似[6-8], 方中选取的中药为消风散加减, 当归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生地黄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车前子可清热利尿、渗湿止泻、化痰止咳;知母能够清热除烦、泻肺滋肾;荆芥能够祛风、解表、透疹、止血;苍术能够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石膏可以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木通可以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防风可发散风寒、祛风解表;蝉蜕可以起到疏散风热、透疹、息风止痉的作用;苦参有平喘祛痰、安神定志的作用;甘草可清热解毒, 诸药合用, 可共奏调和血脉、驱除外邪之功效[9-11]。
综上所述, 采用中医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效果理想, 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缩短治愈时间, 同时, 中医药的治疗安全性较高, 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