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11-07 03:20梁展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0期
关键词:肠套叠灌肠成功率

梁展维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急腹症中的一种[1], 以4~10个月的婴儿为主, 主要表现为恶心、果酱样血便、阵发性腹痛等,临床上采用手术治疗的情况较少, 多采用非手术灌肠复位治疗, 复位成功率均在90%以上[2]。为了选择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方法, 择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100例开展本次研究, 选择水压灌肠复位、空气灌肠整复进行对比,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均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肠套叠;接受过手法复位且失败的患儿;心电图、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均正常的患儿。排除标准:存在精神萎靡、腹胀、严重脱水、休克等情况的患儿;存在肠穿孔、高热、水样血便情况的患儿;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儿;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将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观察组患儿男35例, 女15例;年龄4个月~5岁, 平均年龄(1.02±1.34)岁;发病时间3~72 h, 平均发病时间(15.22±19.19)h;初次发作42例, 再次发作8例。对照组患儿男36例, 女14例;年龄4个月~5岁, 平均年龄(1.05±1.32)岁;发病时间3~73 h, 平均发病时间(15.30±19.24)h;初次发作40例, 再次发作1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儿实施水压灌肠复位, 指导患儿取仰卧位, 在超声监视下经肛门将24号Foley尿管插入, 深度为5 cm, 妥善固定并与三通管连接, 其余两端分别连接血压计充气球囊接口、灌肠袋口, 从灌肠袋注入生理盐水300~400 ml,血压计压力需控制在50~90 mm Hg(1 mm Hg=0.133 kPa), 水流流至肠套叠套头部。B超下可见孤岛征, 注水能够观察到水流到达肠套叠头端, 随后退回盲部, 在肠套叠即将复位时停止注入生理盐水, 利用患儿自身腹压进行复位, 对患儿腹壁对准肿物进行推压。复位成功标准:肠套叠“同心圆”包块消失且缩小, 回盲瓣为“蟹爪样”改变, 小肠腔内均为灌注液。复位成功后注入生理盐水50 ml, 保留5 min。

1.2.2 观察组 患儿实施空气灌肠整复, 患儿取仰卧位, 于超声监视下经肛门插入24号Foley尿管5 cm, 往气囊内充气30 ml, 向外回拉并将其气囊堵住肛门, 另一端连接电脑全自动灌肠机。将压力调整至60 mm Hg, 利用X线对气体前进情况进行观察;可见肠套叠X线征象为杯口状阴影。之后将压力上调至80 mm Hg, 加压注气, 在必要情况下将压力加至100 mm Hg。当右中上腹肿瘤阴影消失, 大量气体从右下腹小肠扩展至腹中、左部, 此时表明肠套叠复位成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便血恢复时间(若出院时便血未完全恢复, 则随访便血恢复情况, 统计便血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以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TNF-α、IL-6)。在治疗前30 min、24 h内采集两组患儿的静脉血, 进行离心处理, 将血清保存在-80℃环境中,TNF-α、IL-6检测方法为双抗体夹心酶链免疫吸附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相关指标 两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便血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复位时间为(5.50±2.27)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35±4.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 两组患儿TNF-α、IL-6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相关指标比较[n(%),

表1 两组患儿治疗相关指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复位成功 复位时间(min) 便血恢复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 50 47(94.00) 10.35±4.14 13.50±3.46 5.88±3.05观察组 50 49(98.00) 5.50±2.27a 12.31±2.80 5.40±2.98 χ2/t 1.042 7.264 1.890 0.796 P 0.307 0.001 0.062 0.428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性因子水平比较(, pg/ml)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性因子水平比较(, p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TNF-α IL-6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90.15±12.28 267.55±69.63 56.34±2.57 435.88±75.97观察组 50 90.21±12.36 186.25±54.72a 56.40±2.61 331.18±34.56a t 0.024 6.492 0.116 8.870 P 0.981 0.001 0.908 0.001

3 讨论

肠套叠会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临床认为外科手术适合应用在发病时间长、经非手术治疗失败者或者疑似肠穿孔、肠坏死的肠套叠患儿中[3,4]。

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复位时间短等优势[5],且具有较高的复位成功率, 能够对复位全过程进行动态、清晰地观察, 且治疗后并发症少, 但其存在的不足是, 患儿长时间暴露在X线下会影响其性腺、生长发育[6];水压灌肠复位相较于空气灌肠整复治疗, 患儿无需暴露在X线下, 不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且能够从多个角度对肠套叠包块进行动态观察, 能够对病理性诱发点进行清楚地辨认, 且影像更加清晰, 但是其存在的缺点是人工注水会延长复位时间, 当出现肠穿孔时, 会引起严重的腹腔污染[7]。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复位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究其原因在于空气灌肠整复的操作简单。两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便血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了空气灌肠整复、水压灌肠复位的复位效果均较好;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空气灌肠整复对患儿的应激性更小。

综上所述, 空气灌肠整复、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均较高, 但空气灌肠整复的复位时间更短,可促进炎性因子水平改善, 临床上需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肠套叠灌肠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肠套叠如何辨别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灌肠缓解便秘是否合适?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继发性肠套叠诊疗体会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