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骨质疏松患者的增加,导致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越来越常见, 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于髋关节骨折的一种, 多发于老年人, 发生率为1.44%[1,2];并且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年龄等特点, 患者骨折后卧床时间较长,导致出现许多并发症。基于此,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又快捷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大量资料表明[3,4],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有很好的效果。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与DHS组, 各20例。DHS组男13例,女7例, 年龄58~70岁, 平均年龄(65.45.6±2.51)岁;PFNA组男15例, 女5例, 年龄60~75岁, 平均年龄(68.4±4.5)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CT诊断确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无其他任何系统性肌肉软骨损伤。排除标准:血液病及精神病患者;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DHS组 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 全身麻醉(全麻),C臂机透视下固定, 消毒, 于股骨近端外侧作长8~15 cm纵形切口, 钝性分离筋膜层至股骨大转子, 沿大转子向下劈开软组织, 暴露大小转子, 露出骨折端, 将骨折处复位后克氏针固定。C臂透视下定位进针, 导针入软骨约5 mm处为止。确定导针位置后拧入加压螺纹钉, 拔出导针后拧入加压尾钉,最后拧入皮质骨螺钉固定DHS钢板, C臂透视下确认复位后生理盐水冲洗, 放引流管, 缝合。
1.2.2 PFNA组 采取平卧位, 全麻, 下肢牵引固定后将患者内旋并屈曲30°以便于X线机进行操作;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将骨折闭合复位之后于股骨大大转子处向上行3 cm纵行切口后逐一切开;钝性分离臀中肌充分暴露大转子顶点,在C臂机透视下于股骨髓腔中央插导针, 用弹性空心开口钻在骨折近端开窗扩髓, 在X线机确认之后插入PFNA髓内钉并调整角度, 顺时针旋转呈锁定防旋状态, 安装远端锁定螺钉, C臂机确认复位后生理盐水冲洗, 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评分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 PFNA组手术时间(64.58±8.55)min、切口长度(4.05±2.01)cm、术中出血量(158.31±37.22)ml、住院时间(15.50±2.44)d、骨折愈合时间(10.01±1.05)周明显优于 DHS组(75.32±8.11)min、(8.45±2.11)cm、(222.44±42.35)ml、(23.15±3.55)d、(12.58±2.95)周,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PFNA组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
注:与DHS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切口长度(cm)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周)DHS 组 20 75.32±8.11 8.45±2.11 222.44±42.35 23.15±3.55 12.58±2.95 PFNA 组 20 64.58±8.55a 4.05±2.01a 158.31±37.22a 15.50±2.44a 10.01±1.05a t 4.08 6.75 5.09 7.94 3.67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 , 分)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 , 分)
注:与DHS组比较, aP<0.05, b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12个月PFNA 组 20 50.45±4.36 66.58±5.85 75.36±6.52 85.22±7.58 DHS 组 20 50.21±4.45b 60.05±3.21a 70.12±5.66a 76.43±6.12a t 0.17 4.38 2.71 4.04 P>0.05 <0.05 <0.05 <0.05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不断上升, 该骨折具有预后差、并发症发生率高以及创伤性大的特点, 一般术后很难恢复康复, 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5-7]。
股骨PFNA内固定术继承了原PFN 术的所有优点, 从生物学和力学的角度来说它们是趋于相同的, 但是PFNA术改进了PFN 系统, 并且在设计方面进行了相关创新, PFNA术取代了传统的螺钉固定, 打入的刀片也起了镇压骨质的作用,增加了传统螺旋片的稳定性和康旋转能力, PFNA的主钉为空心设计, 只需要一个微创切口导入导针即可完成后续操作,并且PFN远端的锁定孔可以自行选择设置动态或者静态, 这样一来操作就变得更加简单了, 而且切口小导致创伤就小,更加符合微创原则[8,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优于DHS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优于DHS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 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