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常形容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最初是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后来才泛指多种技艺,可见古人对武艺何其推崇。
“冷兵热血”,兵器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浓缩了当时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历朝历代的君王都非常重视本朝兵器的制作,同样,作为征战沙场的英雄将士们更是将兵器如手足般珍重。
看惯了飞机大炮、火箭坦克的热闹场景,如今,刀光剑影的冷兵器时代早已远去,但冷兵器的神话却依旧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中延续着。
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十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黄帝、孙膑、吴起时代要久远得多,至少在中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防身和狩猎需要,就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原始的兵器(生产工具)。
汉武帝于元封四年 (公元前107年),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筛选出十八种类型的兵器。到了三国时代,著名的兵器鉴别家吕虔根据兵器的特点,对汉武帝钦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为九长九短。九长:戈、矛、戟、槊、镋、钺、棍、枪、叉;九短:斧、戈、牌、箭、鞭、剑、锏、锤、抓。
今天,武术界普遍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
刀——大刀之最著者,为关王刀,重八十二斤,长一丈二尺。
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殷商的铜刀就脱胎于原始的石刀,并出现了大型的战刀。周代所用的环首长刀,不仅汉代亦用,而且还传至日本、朝鲜。汉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复佩剑,可见刀之作用在汉代尤为突出。
枪——长枪之物,由来最古。车战时代,将士最常使用的是长兵器。枪和矛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弓矢之外,唯以矛为最适宜,故矛有丈八之称,而枪之来,实始于此。”枪的长度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而枪杆的粗细,则要根据使用者的性别、年龄打造。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所以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唐代善枪者甚多,宋代以后,矛基本上就被枪所代替。
剑——剑,乃短兵之祖,古之圣品也,人神咸崇。
剑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据《史记·黄帝本纪》记载:“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管子·地数篇》也记载:“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由此可推断,黄帝与蚩尤都自己制剑为兵。而历朝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
戟——显贵之家,皆立戟于门,以示官勋。
戟为古兵器之一。远在商朝早期,戟就已经出现在战场上了。戟中的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之物,较少用于实战,不过并非不能用于实战,只是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吕布和薛仁贵都是叱咤风云的善使方天画戟的名家。尤其是吕布的那杆戟,跟他的赤兔马几乎就是他英雄的化身。
枪,秘意为“忠”,因此古代最具传奇性的忠义名将几乎全都使用长枪。“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胸怀着坚定大义之心的武将,自然会以奔雷般的气势突刺出长枪,必定会如飞龙升天,无人能够阻挡,踏破乱世找到自己的道路。
枪号称百兵之王,因枪可以刺,收放极快,防不胜防,又称兵中之贼。枪由枪尖、枪缨、枪杆组成。枪术在十八般武艺中比较难学,不易掌握,所以俗语有云:“年拳、月棒、久练枪。”
中国十大名枪
霸王枪——中国十大名枪之首,西楚霸王项羽所有。
龙胆亮银枪——左手青 剑,右手亮银枪,胯下白龙驹,一身白盔白甲,长坂坡单骑救主,于二十万曹军中往返折杀,所向披靡,如此猛将乃常山赵云赵子龙是也!
火龙枪——长约一丈,通体为炼铁红铜所制,形如火焰状,此枪乃《封神榜》中四大天王之一的冀州侯苏护掌中宝器。
梅花枪——梅花傲雪香奇绝。此枪乃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宝枪。
沥泉枪——枪长九尺,金杆金龙头,前端为银舌枪头,乃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掌中宝枪。
虎头湛金枪——三国名将,威震西凉的五虎上将之马超掌中宝枪。
五虎断魂枪——隋唐英雄中第七条好汉,越国公罗成的祖传宝枪。其看家绝招“回马枪”,不知挑落多少猛将。
神威烈水枪——平定倭寇的明代名将戚继光掌中宝枪。
绿沉枪——蜀国名将,九伐中原的姜维掌中宝枪。
芦叶枪——北宋名将杨家六郎杨延昭的宝枪。凭此枪,镇守三关,抵抗契丹,杨家将忠烈英雄流传千古!但据传说及评书所载,杨延昭掌中宝枪为盘龙金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