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中国被侵占地区推行的奴化教育是其对华战略构成中的重要环节,并且辅助于日本在政治统辖、经济管控等领域对中国被侵略地区的势力渗透。以伪满洲国时期的东北地区为例,旨在阐明日本的奴化教育对本土文化的“表面附和”与“深层冲突”,从而对日本在中国所推行的教育侵略的思维逻辑与理论构想形成一定认知,并对东北地区各个社会阶层中反日群体形成的历史动因与具体表现加以剖析。
【关键词】 奴化教育 文化附和 文化冲突 伪满洲国 东北地区
日本自1932年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即在当局扶植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作为实权掌控者,日本对于思想文化领域的殖民教育格外重视,其主要目的在于同化当地民众的心理趋向并使其身份认同感与民族意识渐次消亡。日本一方面借由迎合当地文化使其殖民教育能够推行顺畅,另一方面则不顾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脉络而在实践中强制解体人民内在的精神世界。“附和”是日本推行奴化教育的手段,而“冲突”则是这一过程不断演化的必然结果。但二者又在一个层面上有所统一,通过“附和”营造起的殖民氛围,成为日本在实践中大肆毁灭本土文化根基的面具,由此就引发了内部交互式“冲突”。
一、日本奴化教育理论对本土文化的“附和”
日本对东北地区的本土文化加以“附和”与“逢迎”的主要目的在于进行理论蛊惑,并且将重点影响对象定位在下层民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于是,“附和”的第一步显然在于“修正”与“美化”其侵略目的。在日本国内的精神建设业已充足,现下则需将这一体系化的理论嫁接到中国被侵略地区。由此,日本在中国大肆宣扬诸如“大东亚共荣”、“五族协和”等思想,试图完全更改民众的思维世界。其次日本借助中国本土文化的部分特质,将之与其侵略论相结合,使这些愚民思想渐次扩散。“利用封建的‘王道主义的政治伦理道德和‘日满—德一心、‘民族协和的殖民统治理论,腐蚀广大青少年的民族意识,消灭蕴藏在他们心中的‘反满抗日思想,使他们转型为屈从于日本法西斯统治的‘满洲国人。”日本通过利用中国传统的精神群像塑造出正义者的面容,在消除民众“异己感”的过程中正大光明传播其殖民理论。
二、日本奴化教育的主要方式概况
首先,垄断教育——严密约束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日本取得在伪满洲国的教育权后,开始在不同层次上建立起殖民教育体系。日伪当局对教育体制进行重新更定,新的学制下呈现出奴化的特点:例如在学校的使用教材上,规定初等、中等教育使用的教材由官方统一编撰。“这些教材,歪曲与篡改中国历史,宣扬所谓‘建国精神、‘王道政治、‘日满亲善等谬论,向学生灌输奴化思想。”在彼时代,教材是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的主要凭借工具,日本对学生依赖度较大的用书进行改造旨在改变其价值观念。所以,日本借助高度的教育垄断权限进而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控制。其次,控制舆论——全面压制不符合意识形态的新闻传播流向。日本的奴化教育不局限于对青少年群体的监管,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建设投入到控制社会舆论走向中。日本对于各类报刊、新闻、通讯等极易传布消息的媒介加以严密监管,规定日伪当局指示发表的文章必须无意外刊登。“有时报纸上的稿件出现一些文理不通的日中文混合文章,但尽管如此,报纸编辑还是被要求一字不允许改动,倘若改了被其发现,就会被扣上‘反满抗日的罪名。”
三、日本奴化教育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日本奴化教育对本土文化的冲突表现可以从三个主体上进行理解。首先,学生群体:日本的奴化教育成果真实存在,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少年在日本长期以来的只讲满洲、不谈中华的策略下逐渐忘却自己的身份归属。但也有一批未曾沉沦的先进青年,在欺人的表象下从幻梦中惊醒,不仅使自我的身份认同感回归,而且试图帮助其他迷途者重新生成民族意识。例如,时任中尉的军校二期毕业生刘凤卓“进行宣传教育,并嘱咐学生要学会隐蔽,麻痹敌人,在表面上是伪满洲国人,就要伪装的像;在心中是中国人,就要忠于祖国。”类似的例证还有很多,都在说明同一个事实,即有一部分爱国青年群体已经形成,并利用各种机会反抗日本的奴化教育。其次,作家群体与新闻工作者:日本对文艺界实行多方管控,作家與新闻工作者的处境都无比艰险。部分作家被日本当局收买,成为对日本侵略行为的“美化工”。但依然存在一些真正心向祖国的风骨文人不畏强权,势要在无际黑暗之中开辟出一道如虹星河,“以金剑啸、萧军、萧红、舒群、白朗等一批进步的东北文化工作者,进行了种种不懈的努力,写作、出版了一批进步文化作品。”此即日本的奴化教育、民族压迫与本土文化之间冲突在文艺界的展现。最后,普通民众:自奴化教育全面展开之后,日本开始加紧收缩话语权限。“普通东北民众如讨论伪满洲国的事宜或扯标语则会被处以极刑。”东北民众的积极主动的反抗情绪逐渐演变为消极观望的麻木心态。表达规模的减少并不意味民众已经被日本的殖民教育所奴化。总体来说,普通民众的心态经是一个有所起伏的波折过程,但是并未妥协于日本的同化手段,这也是奴化教育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在民众心态上的主要展现。
日本虽然在理论宣传上竭尽“附和”,但在实践中推行的各种反动政策使世人皆看到其司马昭之心。强权之下,悠久的民族性文化必然会经受惨烈的痛击,但冲突之下并不是单方面的妥协,而是虽被压抑但却不断燃烧的热烈情怀。当今时代,中国人民应该对抗战时期日本借由教育手段的思想传递有所警觉,以防范再次可能发生的外部精神侵略。
【参考文献】
[1] 齐红深.日本对华教育侵略:对日本侵华教育的研究与批判[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2] 吉林省青年运动史工作委员会.皑皑长白——伪满军校学生回忆录[M].2001.
[3] 刘晶辉.略论伪满洲国对青少年的奴化教育[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3).
[4] 孙云莉.试述伪满时期东北进步文化活动的开展[J].龙江党史,1995(8).
[5] 黄巍.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J].学理论,2016(11).
作者简介:姓名:胡岳华(出生年份——1998年)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河南省濮阳市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历史学 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所在省、市:吉林省长春市 邮编:1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