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苏苏 陈美玲 陈秋蓉
【摘 要】 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电商发展的新亮点和增长点,同时也对跨境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海外仓作为跨境物流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有效提高了物流效率并且降低了运营成本,但目前仍存在部分问题尚未解决完善,成为其发展路途上的的阻碍。本文将介绍跨境物流发展现状,分析自建海外仓、第三方公共海外仓两种模式,找出海外仓在建设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给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上给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跨境物流 海外仓
一、前言
近几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日趋多元化的购物需求使得电子商务成为当前商业的主要形式。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业务也已成为电商竞争的新经济增长点,在此背景下,跨境物流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目前主要有几种比较主流的物流平台,比如国际快递,国际邮政小包和海外仓等。其中的海外仓模式虽刚面世不久,但优势远远大于前几种传统跨境物流模式,具有配送时间短、效率高、方便退换货等诸多优势,其建设与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海外仓发展现状
现如今的海外仓发展迅速,由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外创建仓库,通过专业的团队进行市场调研,将当地的需求储存在仓库,如有买家下单后,就有专业的物流平台进行分拣,包装,配送。海外仓模式较为方便,卖家可在远程控制仓储的一切事务,包括人员管理,货物更新,仓储储存状况,这些都可线上了解。一些比较复杂的关卡如清关,质检,卖家都不用担心,发展迅速的海外仓都会处理完毕。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和业务扩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海外物流体系,其中主要以海外仓模式为主。我国海外仓从2013年发展至今,越来越多企业布局海外仓,海外仓数量增长迅速。截至2018年4月,我国158家海外仓企业在33个国家拥有353个仓库。从分布上看,40%的仓库是集中在美国,英、德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中东、南美、非洲等地的海外仓非常稀缺;从仓库总面积上看,美国最大约为150万平米。但从单仓的面积看,俄罗斯单仓平均面积最高为20136平,美国第二。而且海外仓的发展前景巨大,现如今的市场调查来看,一些实力较强的大企业,就会选择在海外自己修建仓库。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两会上也提到过,应该多有创新意识,扩大企业发展模式,支持企业在海外创建海外仓。
三、海外仓两种运营模式分析
当今通用的海外仓主要有自营海外仓与第三方公共海外仓两种类型。自营海外仓模式是跨境电商企业自己支付一切费用创建仓库,并且自己控制全部运营过程。第三方公共海外仓则是企业变成租用者身份,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或是电商平台出资修建仓储,租用者支付一定的费用,便可享受第三方提供的仓储和物流等服务。
(一)自建海外仓
自建海外仓就是企业自己在海外建设仓库,以实现本地发货,提升货物配送速度。可是自建海外仓要在当地的法律许可范围内,要交取一定的税收,导致建設成本高,货品在进关阻碍多,资金投入大,短期难以收回投资。但很多企业仍然选择自建海外仓,一是由于自建模式能控制仓储物流整体环节,对每个环节直接负责,可以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二是有利于收集客户订单信息和物流数据。三是想要简单直接的证明企业发展好,有实力,有良好的企业形象,自建海外仓便是最好的证明,提高可信度。四是如果打算长期开展跨境业务,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自建海外仓可以有效降低货物的仓储成本。其代表性电商有兰亭集势,将仓库发展到了欧洲众多大国中,把商品发货的地点变成了境外发货,迅速发展成为外贸销售网站第一股。
(二)第三方公共海外仓
第三方公共海外仓名乎其实就是由第三方平台或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海外创建的仓库,它由专门的物流企业进行跨境配送,但是第三方公共海外仓要向物流公司交一定的租借费用和设施设备的更新维护费用。这种模式对于跨境电商而言比自营海外仓简便很多,租用者只用支付一定的租金和设备维护费用就便可以租到由第三方提供的海外仓储,还有专业的物流服务。企业选择这种模式就是因为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将企业本身不完善的环节交给第三方处理。最大程度降低自身建仓的成本和运营风险。且第三方平台在处理货物过关清关和对当地文化、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上都相当具有专业性。租用者可以如将员工招募,培训,管理等复杂环节交给第三方处理,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也可以为企业本身增加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很多跨境电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经营这类海外仓储业务的企业有阿里速卖通和电商巨头亚马逊等。
四、海外仓建设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问题
建设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海外仓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土地租用,建材购买,招聘人员,都有需要这笔资金的投入。因为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收费标准,所以在海外仓建设的途中,需要购买种类的费用差异也会比较大。相比下来在一些欧美国家建设的费用就会比较高,如人力建设,国家税收方面,总成本可能非常高昂。在欧美国家和在相比之下发展不发达的国家如印度中,修建相同规模的仓库,欧美国家的建设成本就会比印度等国的建设成本高,甚至高出几倍。即便在欧美国家郊区的中等规模的仓库,建设成本都很高。租用的话,费用也是很高。
(二)本土化问题
建设海外仓的目的是给境外消费者提供更方便快捷、心情愉悦的购物体验,而海外仓的本土化服务能力正是让消费者感受到优质购物体验。由于我国与国外的消费购物人群的消费习惯的差异较大。导致无法对其提供本土化的购物体验,因此在与海外本地电商的竞争中,往往很难取得优势,这也成为跨境业务发展的一大限制。因此加强本土化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供海外仓服务的企业是否能够快速适应当地政治法律和文化环境、能否充分了解当地的市场资源,把可用的资源调动起来,是否能适应当地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制定相对应的物流规划,是否快速的提高企业效率,追回成本费用,如果能做到这些,企业才是能把跨境电商做到成功。
(三)人才缺乏问题
想要管理好海外仓,就要招聘较为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一要招聘了解国内外市场资源的人才,二也要招聘熟知海外仓运营和管理的专业团队,在管理海外仓时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指导,虽国内这类人才较少,但也要全力挖掘,如果招聘当地的人才或是团队,又有可能难以适应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无形中提高了海外仓的运营门槛;三是缺少跨境电商专业综合型人才。综合型专业应用人才要求较高,需要具备国际贸易知识,熟悉国内外市场资源,了解国内外不同消费人群的购物习惯,语言交流上没有问题,还有熟知国际上的物流运营,能否招聘到符合全部条件的人才,是海外仓能否成功运营的关键。
(四)监管问题
在不同国家自建海外仓,会受到到不同国家的不同的法律法规的约束,每个国家对仓库的管理,货物的运输,仓储所要缴纳的税收等规定都不一样,所以企业在海外建仓时也要考虑这些方面,要做出相应的合法措施。如果利用这种国家差异漏洞,逃避正常的费用,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引起调查,企业的海外仓储是否能够继续运营就成了很大的问题。逃避正常的费用,就不提供正规报关单和相关凭证,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将不会受到当地的法律保护,就会增加企业运营风险。
五、海外仓发展建议和对策
(一)政府层面的建议
1.加强国际协作,共创良好环境
政府在此期间出台了许多政策,其中“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实施,也有显著的效果,可是企业的跨境电商需要到境外市场建设运营,所以要与外国政府友好沟通与协作。在运营过程中,要了解租用者在租用第三方仓储时能受到当地政府如何的保护或是监管。在自建海外仓的企业们应该通过哪些平台进行人员招聘,怎样购买设施设备,在完成这些过程中,政府部门的监管政策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都是跨境电商想要进入新的境外市场必需面对的问题。企业自身要去了解这些问题,我国相关部门也要出面,与国外相关部门洽谈,制定相关的保护和监管措施,在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同时,也要保障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利益。
2.出台法律法规,鼓励海外仓发展
我国的跨境电商企业发展迅速,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善。我国政府应该根据跨境电商企业所存在的隐患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西方国家注重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创造了安全的运营环境,这是我国政府应该学习的地方。我国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时,也要考虑国际的经营模式,注重与相关的国际法律的协调性。还要考虑到有自建和租用海外仓两种不同运营模式的差异,根据差异合适的调节法律法规的侧重点,营造安全的环境。
3.政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海外仓的成功运营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即熟悉仓库日常运作,还要了解当地的消费习惯以及市场特点等。海外仓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现如今我国这方面人才较为稀缺,所以有关部门应该规定把这类人才培训作为学校教学的重点和社会人才招聘的中心。比如学校应该开展相关的专业课程,由有经验的人才进行培训,派遣比较优秀的人才去国外进行专业深造,政府应该拿出部分资金开发相关的线上系统,或是购买相关的设施设备。把可用资源利用上,共同培育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二)企业层面的建议
1.加强自身理解,理性选择
尽管许多企业会去选择海外仓模式,但是并不说明海外仓模式没有漏洞,跨境电商企业在选择时应该结合自身的条件,对未来的发展,看海外仓模式是否能够满足需求,然后谨慎选择,要全面计算潜在的风险,成本投入和目标市场的发展潜力,权衡后再做决定。且由于海外仓的建设、仓储、运营、维护的费用较高,如果商品积压,建设成本会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也会加大。所以无论是在建仓,还是租用第三方仓位时交租等资金,都是巨大的支出费用。所以,企业要谨慎的考虑是否选择海外仓模式,如果企业自身实力强,社会风险低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海外仓模式。
2.建立科学仓储系统,加强风险控制
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招聘到专业的人员,处理好国内外的物流服务等是海外仓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跨境企业可以利用专门的搜集消息平台,将经营过的所有商品信息统一到一起,利用现如今社会最新的大数据技术,将所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得到当地消费人群的购物习惯,能够提高企业市场需求敏感度。此外,跨境电商企业也要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环境还有主流爱好,分析当地市场需求。
3.实现服务本土化,改善消费者体验
海外仓模式的初衷就是改善消费体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扩大在当地的市场资源。企業在招聘员工时,应该招聘熟知国内外市场资源和了解国内外购物习惯的专业人员的同时,也要招聘一些当地人员,旨在让当地人感到亲切。要做好及时的市场调研,要了解当地的风俗,购物人群的消费习惯,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等,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也可以通过使用当地的支付方式、本土语言、本土服务规范等来迎合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参考文献】
[1] 谢泗薪,金若曦.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环境下海外仓模式研究[J].现代物流,2018(7):56-59.
[2] 王俊程.跨境电商时代:义乌小商品出口的海外仓建设模式选择[D].杭州:浙江大学,2018.
[3] 张晓燕.我国跨境物流海外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7(1):84-87.
[4] 张夏恒,马天山.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困境及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15(5)41-45.
[5] 李杨纯子.跨境物流新模式一一海外仓选址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
[6] 鄢荣娇.我国跨境电商物流中的海外仓建设模式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
[7] 王能星.基于大数据视角下中国跨境电商海外仓物流发展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16):113-115.
[8] 李向阳.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4(10):107-112.
[9] 张昊.跨境电商政策的多重属性与协同方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8(5):64-74.
作者简介:陈苏苏(1998)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5级本科生,金融工程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属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跨国电商物流困境分析》(编号:20171037838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