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 陈楚伦
【摘 要】民族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物质基础,是我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發展的重要保障。民族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职业教育知识体系的“去地方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民族经济发展的脱节和教学模式的“去民族化”。需要构建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实现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价值;强化人才培养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职业教育;地方性知识;文化使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8)08-0061-0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民族文化是祖先们经过千年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人生哲理,至今都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1]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民族职业教育不仅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民族职业教育如何实现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民族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
1.民族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民族职业教育是我国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一种教育形式。不仅肩负着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的责任,还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3]它反映着当时的历史发展水平、生产实践方式和独特的文化气质。
近年来,各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发展民族特色职业教育,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繁荣本民族文化,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将课程设置与西藏地区特有自然、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开设旅游、农林、畜牧等特色专业课程。同时,开设以藏族舞蹈、唐卡绘画为主的西藏文化方面的选修课,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西藏民族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向心力。在四川、云南等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职业教育也同样注重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着重培养第三产业的服务人才,使其成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先锋战士”。因此,民族职业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民族职业教育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物质基础
民族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采用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方法,并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培养少数民族地区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有效地推动地方的经济建设,为发扬民族文化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北等民族地区是能源、文化、农业等资源富集区,其地理位置偏僻、教育落后制约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与经济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经济的落后必然导致文化的落后,而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在经济新常态下,以文化为主的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产值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反映了文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民族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就是民族自身的特色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我国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具有独特性、多样性、时代性的特色民族文化,例如傣族的竹编、维吾尔族的喀什土陶、藏族的唐卡、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等等,这些民族特色文化为当地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民族职业教育需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同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才能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3.民族职业教育是我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为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980年,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一体”指的是中华民族这一实体,“多元”是指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文化多元与民族团结。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民族形成文化,文化融凝民族,此中华民族之独有之道也。”民族职业教育通过引导各族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深刻领悟汉族与少数民族唇齿相依的关系,进而增强中华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祖国的繁荣富强。
民族职业教育以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为基础,遵循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活行为方式,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循序渐进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比如,云南彝族的火把节是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举行,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并进行摔跤、赛马、斗牛等活动。通过举办活动的形式,让其他的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促进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实现我国“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二、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文化使命担当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近年来,民族职业教育在办学定位、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上盲目模仿主流职业教育,忽视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民族职业教育知识体系的“去地方化”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正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的方向转变,双语教学与多元文化课程受到民族教育领域的关注,然而地方性知识至今都没进入教育领域,导致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地方性知识成为历史记忆。
广义的地方性知识是一定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与成就,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4]它具有教育、文化保护、生态保护、医学价值,还有环境与资源管理、农业研究、调解民间纠纷等方面的价值。[5]可以有效解决族群所面临的自然、人文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对族群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例如,藏族人民对水极为珍视,藏族地区形成了以禁忌形式存在的地方性知识——神湖禁忌,有效地禁止向湖水中扔污秽之物与打捞小动物,很好地保护了水资源。
然而,人们对地方性知识存在两种错误的价值取向:一是地方性知识的功利化。在工业化背景下,功利化思潮的侵蚀使人们的选择具有强烈的经济利益偏好。尽管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下,我国加强了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但是,地方政府的民族文化保护差强人意,如为了发展旅游业而使地方性知识的开发屈从于商业需求,从而失去了应有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二是地方性知识传承的中断。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主流文化为主,忽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求,如教学内容脱离民族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世界,出现了“去区域性”与“去民族性”的特征。在课程设置中淡化或者消解了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与生产生活方式很少,这种忽视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设置,使民族学生与地方性文化知识形成疏离,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会出现断裂。
2.民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民族经济发展脱节
民族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急需大量的职业技术人才,而民族职业教育却不断为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培养人才。有学者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去向进行调查发现,2010年该校2 717名毕业生中在民族地区就业的1 259人(占46%),异地就业的1 458人(占54%);而当年该地区职业技能人才需求量是8 195人,实际就业2 700人,供需缺口5 495人。[6]这表明民族职业人才外流,经济发达地区在人才流动方面出现“马太效应”。
除此之外,民族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不准确,也导致专业设置不合理。许多学校为了招揽生源和提高就业率盲目开设一些热门专业,忽视民族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民族习俗,脱离了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无力提供大量的经费,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都远不如东部地区,这种专业培养的人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流向东部地区缺乏竞争力,又不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而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然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逐渐发展,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旅游业成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而本地职业院校却不重视此类人才的培养,依靠非专业或没有民族文化知识的人员很难有效地推动民族旅游产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这种错误的办学定位很难使民族职业教育真正地服务于地方发展。
3.民族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去民族化”
目前,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提倡双语教学,而双语教育主要分为“过渡型双语教学”与“保持型双语教育”。前者是指允許少数民族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直到学生掌握汉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学习汉语言,防止贸然引入汉语言,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南北方一些“有语言无文字”或“无语言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如布朗族、哈尼族、土族、东乡族等等;后者是指在多民族区域,学校可以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本民族的语言文化,防止民族语言的消退,这种模式主要针对人口较多“有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少数民族。
“以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为重中之重,这不仅是语言挽救和传承的问题,也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的挽救和传承问题。”[7]然而,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采用汉语进行教学,这使得民族职业教育很难与地方文化背景充分结合。再者,政府主导的“东西部合作政策”或“西部支援”计划的实施并没有为民族地方带来更多具有民族文化背景的师资力量,使那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要素难以进入教育过程。因此,民族职业院校开始偏向于“去民族化”教学,与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产生背离,更难担当培养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三、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文化使命的实现路径
1.构建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实现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价值
民族职业教育要实现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必须构建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借助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构建多元文化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跨文化交往能力是实现职业教育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教育部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这为民族职业院校开设校本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地方性知识来源于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利用地方性知识构建的校本课程要立足于民族的真实生活。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少数民族是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教育的责任,因此,民族职业教育课程要以国家课程为蓝本,结合本民族特色文化因地制宜地构建校本课程。反之,校本课程就会封闭僵化、脱离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支持。其二,地方性知识扎根于地方生活的土壤中,与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职业教育不仅要以地方性知识为核心建构专门的校本课程,还要在其他课程中渗入本民族的风土人情与传统习俗,实现现代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融合。除此之外,民族职业院校格外重视民族文化课程的实践性,通过建立民族文化基础班、民族文化传承班、民族文化创新班等方式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使民族文化与地方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促进本地文化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学生的本地就业机会;民族职业院校需要培养大批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使民族学生更加理解本民族的文化要义。
2.强化人才培养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契合度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由于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偏僻和经济落后,民族地区的文化出现断裂,需要把历史文化、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等贯穿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由于本地学生对当的生活方式、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等都比较熟悉,因此,民族职业院校的招生应向本地生源倾斜:一方面可以促进本土人才的成长,增强人才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根据各个地方民族经济文化产业所需的人才设置相应的专业,以提升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类型有四种:农耕型、畜牧型、采集渔猎型和商业型。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类型,民族职业教育院校设置的专业应有差异性,例如,对于采集渔猎型,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地区,以赫哲族为代表,他们主要从事狩猎、驯养、采集野生植物等活动,民族职业教育应优先设置捕猎、饲养、手工编织等专业。对于商业型,主要是居住在干旱、沙漠绿洲的回族、维吾尔族和东乡族等,他们主要从事商业、种植业、手工业等活动,民族职业教育则应设置企业管理、食品加工、纺织等专业。近几年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民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城市,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工艺品和小吃等受到广泛欢迎,民族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这就需要民族职业教育培养出民族文化产业所需的特色人才,弘扬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
3.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成为了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趋势,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不应故步自封,而是要顺应社会发展。随着科技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民族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教学、图书影像视频等,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兴趣,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创造高效的途径。
首先,民族职业院校可以采用MOOC的教学模式。讲授者将课件上传到网上或在网上授课,听课的人可以观看课件或与授课者进行在线互动,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优化教育资源,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民族职业教育借助MOOC教育模式,把各民族的传统工艺、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等置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人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包括慕课(MOOC)、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和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等。[8]为此,民族职业院校传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必须做出相应的调适。
其次,民族职业院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远程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学校要正确地认识到现代网络对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网络的文化传播价值,将民族文化课程与开放、自由、民主的网络环境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文化学习模式,构建一种全新的民族文化学习和交流平台。例如图形传送,以鲜明的个性和特殊的表现手法来描绘出某一民族文化的特征,再通过语言文字的注释使阅读者更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然而现代的3D和4D影像,不仅有色彩丰富的图形,更有立体的声音效果,使民族传统文化体现出动态感、生活化,激起人们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瞿振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海峡两岸青年的共同价值追求[J].重庆高教研究,2016(2):3—6.
[2]黄昌勇.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崭新的传承发展机遇[N].文汇报,2017-02-09(10).
[3]王晶莹.旅游英语教学中民族文化融入的探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2):128—130+26.
[4][5]安富海.论地方性知识的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34—41.
[6]张诗亚.发展民族特色职业教育促进民族共生教育体系建立[J].民族教育研究,2013(1):5—9.
[7]陈云奔,刘梅梅.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对策[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6):19—24.
[8]潘懋元,陈斌.“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重庆高教研究,201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