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企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18-11-06 06:13潘炯炯
山东青年 2018年7期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党建工作国有企业

潘炯炯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以企业改革发展为立足点,在体制、机制与管理制度等方面努力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在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应不断探索与创新党建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提升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5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加強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强调了“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作为国企改革的基本原则。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探索、创新国企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新路径,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到企业中心工作中,形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国企党建工作意义

国有企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党的执政基础。国有企业公有制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大是大非问题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与全体人民的利益保持一致,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有企业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是国有企业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

改革开放40年实践经验表明,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特有的政治资源,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科学发展、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正确的基本保障,是化解国企改革进程中矛盾与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发挥企业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强化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体质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党建工作思想与方法难以适应国企的发展,导致党建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

1、党建工作政治功能弱化

国有企业党组织找准定位,明确自身在企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是保障党建工作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推进,企业产权结构、发展战略、经营机制与管理体制发生巨大的变化,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与党员队伍都受到较大影响。部分国有企业党组织对全面深化改革认识不足,将“放权让利”和“扩大企业自主权”作为深化改革的全部内容,将提高企业发展效率理解为企业具有无条件的自主权,淡化了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功能与指导作用,未能将党员干部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政治资源,导致企业特殊优势丧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政治功能的发挥。

2、党组织战斗力不强

随着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先锋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表现为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态度消极,缺乏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与看齐意识,未能充分认识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党建工作滞后,党建工作方法陈旧,导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效率与质量不高。

3、日趋复杂的思想波动

新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股权多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干部职工造成较大的影响,部分干部职工由于自身利益受损,不可避免地出现心理失衡,进而对企业存在较大的意见,导致企业内部舆论与思想日趋复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企企业改革的贯彻落实。同时,企业干部职工思想复杂化导致党建工作日益复艰难。

三、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日益复杂化,任务更加艰巨,加强党建工作,应从党建工作思想、党建体制与制度、工作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

1、创新工作思想,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功能

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与指导作用,坚持与发扬的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通过党建工作创新带动企业发展,必须创新党建思想,转变党建工作观念,不断拓展与创新党建工作新思路,才能发挥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企业党组织应转变工作思想,避免党建工作模式化、程序化,摒弃为了党建而党建的思想,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实现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其次,党组织应围绕企业决策抓党建,强化党组织在企业重大决策中的作用,促使党建工作参与到企业发展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通过党组织的群众优势,广泛集中群众智慧,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改革管理的积极性,把握企业改革正确方向。最后,企业党建工作应贴合企业实际情况,联系企业管理实际,密切关注职工的思想变化情况,才能真正将党建工作落实到实处,化解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与矛盾,增强企业发展向心力与凝聚力,发挥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2、创新体制,规范党建工作制度

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党建工作体制,不断健全、规范党建工作制度。首先,企业体制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是党组织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职能的保障,因此企业必须健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在确保董事会对企业重大问题决定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重大决策中的作用,巩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其次,党建工作的开展应基于企业实际情况,通过对企业制度、流程和业务实际情况进行梳理,修订、完善党建工作制度,确保党建工作制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体系要求,提高党建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最后,党组织应参与到选人、用人管理中,建立与企业改革相适应的企业领导考评机制,量化作风、能力和业绩等考评指标,构建短期、中期、长期综合考评跟踪机制,创新激励措施,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国企改革与发展增添动力。

3、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新机制

职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执行者,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职工思想波动容易导致人才流失、消极怠工的情况,对企业改革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首先,党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党群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共同理想,树立共同的目标,促進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其次,党组织应大力培育符合企业整体利益的核心价值观,将职工利益放在核心价值观首要位置,增强企业职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最后,党建工作应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活动,帮助企业职工树立健全的人格与思想,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职工群众思想认识,消除不良思想的产生与传播,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4、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提高党建工作实效性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应理性分析党建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探索与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与手段,以满足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式,切实提高党建工作实效性。首先,企业党组织应积极打造“数字党建”,推动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借助于信息化技术,通过党建网站、党建公众号、党建论坛等形式,建立覆盖企业所有党员的党建系统,提高党建信息传播效率,拓展党建工作沟通方式,丰富党建工作形式,实现党建工作方法的转变与突破。其次,党建工作应将职工与党员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扩大党建服务覆盖范围,创新党建服务实践,培养党员干部的服务奉献精神,增进党群关系,巩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作用,同时,党建工作应勇于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与评价,以访谈、调查的方式调研职工对党组织的意见与建议,促进党建工作进一步优化。最后,党组织应积极推动“民主党建”建设,促进党建工作民主化,落实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完善党内民主评议制度,通过职工基础调研与民主评议,充分发挥企业职工民主管理与监督的作用,提高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与任用科学化水平。

四、结语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机制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党建工作应认清发展形势,不断更新党建工作理念,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

创新党建工作内容与方法,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有企业内部、外部形势,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党建工作实效性,开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激发企业竞争活力,全面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孟飞,徐媛媛.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40(02):109-113.

[2]田铭钊.“互联网+”视域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研究——以广佛肇高速公路公司为例[J].山东工会论坛,2016,22(04):84-86.

(作者单位: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嘉兴 314050)

猜你喜欢
全面深化改革党建工作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