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教学研究

2018-11-06 05:50周哲
山东青年 2018年6期
关键词:习近平特色时代

周哲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的重要内容,面对不喜欢理论课的高职学院学生教师必须开展教学研究。本文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教学内容出发,分析了教师的教学研究内容,并介绍了这一理论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文化自信;教学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历次重要讲话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在十八大以来的文化建设实践的总结提炼。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教学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由《概论》课程承担,具体安排为第十章第三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该节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材以严谨、严肃的语言体系归纳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教学研究

1.重构教材体系

通过反复钻研教材内容,十九大报告等文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内容,教师重构了本专题的教学体系,通过问题设置转化教学语言,把专题命名为《坚定文化自信 挺直精神脊梁》,把教学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什么是文化自信?新时代为什么要对大学生讲文化自信?新时代如何实现文化自信?

2.分析学情

分析教学对象是开展教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发布讨论:说说文化领域中的中国骄傲。学生积极给与回复,他们认为文化領域中值得骄傲的主要是四大发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这就意味学生的潜意识里对文化的认同主要集中在文学、艺术、科技等物态的有形的文化。让教师吃惊的是居然没有一个学生提及中华优秀思想道德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现实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授课的学生在文化自信上存在不平衡,学生对物态的、有形的文化更加自信,对思想、精神层面的文化因了解不够充分而不够自信。

3.确立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研究,教师确定文化自信专题教学目标。教师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一是知识掌握,对应教学体系的第一问题,什么是文化自信?要求学生掌握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二是价值认同,对应教学体系第二个问题,新时代为什么要对大学生讲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进而认同文化自信,尤其是思想精神层面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的全面自信,达到解决学生文化自信中存在的短板问题。三是行为激发,对应教学体系第三个问题,新时代如何实现文化自信?

4.明确教学重难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思想改造的过程,需要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因而思想的改造是更为困难的,因而教师把教学难点界定为价值认同。检验教学效果的一定是学生的行为,因而教师把教学重点界定为行为激发。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教学实践

1.学生分组讲述家乡名人故事

课前教师已经通过超星学习通发布群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一个家乡名人故事,派代表在课堂上讲述。名人为社会留下的大多是思想、精神财富,通过学生对家乡名人故事的收集、整理、讲述,一方面让学生为家乡自豪,为家乡的名人自豪,更为名人留下的思想精神文化自豪,另一方面,教师由此引出本课的专题和教学难点。

2.连环设问,逐层推进

问题1:什么是文化自信?

从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出发,教师选择广义的文化,从物态的、有形的文化和无形的思想、精神文化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厘清文化自信的内涵,让学生明白,文化领域中值得中国人自信的,不仅有四大发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更有古圣先贤、民族英雄等留下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念。如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现在还继续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思想、精神文化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持续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对这些文化的价值进行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这些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问题2:新时代为什么要对大学生讲文化自信?

这是本专题的教学难点。教师从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从情感上、理性上对文化自信,尤其是思想层面的文化自信产生深刻认同。

首先教师用视频案例教学。教师播放视频《较量无声》片段,特别关注其中美国中情局对华“十大诫令”,如“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用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认清西方社会的险恶用心,认识到唯有思想上、精神上的自信和坚定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侵蚀,由此完成新时代对大学生讲文化自信的必然性。

其次,从三个方面逐步分析新时代对大学生讲文化自信的可能性,其落脚点在于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一是组织“名人竞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思想文化。由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比较多,所欠缺的主要在于优秀的思想文化。教师在课堂上展示我国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相关信息,班级之间PK竞猜,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魅力。

二是讲述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内容丰富,教师以长征精神为例,用四个关键词解说长征精神:不怕牺牲,讲述湘江战役陈树湘的感人故事;青春当担,讲述长征指战员年龄的史实;心系人民,讲述《半条棉被》的故事;坚定信仰,讲述《长征组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故事。这些故事今天讲来还是满满的感动,让学生在故事中深受感动、感染,进而被革命文化所展现的奋发向上的革命情怀鼓舞。

三是开展小辩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讲得比较多了,这里让它PK西方“普世价值”(民主、自由、人权),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和教师案例引导,让学生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西方“普世价值”的侵略性、欺骗性本质,从而坚信并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问题3:新时代如何实现文化自信?

首先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发布讨论“你觉得如何才能增加文化自信?”,同时就此问题发布抢答,选取抢答的前3名同学现场分享观点,其余同学在讨论区跟帖发言,现场分享的同学可为班级积分。

然后教师从国家方略、学校方案、个人行动三个层次进行系统分析讲解。国家方略可归纳为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强国三个方面。建设文化强国,学校一直走在前列:以新湘绣、新湘瓷为代表的创造性保护传承;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传播文化等。个人行动上,各尽所能。世博会中国馆、汉服协会、剪纸协会等,优秀的校友、在校大学生为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

最后是升华巩固。教师提出问题:建设文化强国,我可以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将思考转向自身。并布置实践任务:结合自己专业所长,以2018年学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依据,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份创新创业计划书。

课后是拓展延伸阶段,完成实践任务,观看教师推送的视频。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同时做好教学研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教学工作做实,让学生对中华文化真学、真懂、真信、真行,实现挺直精神脊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单培勇,康海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文化思想研究综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3]王伟光.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化的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猜你喜欢
习近平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