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争标的出发论战争引发机制

2018-11-06 05:50张俊涛��
山东青年 2018年6期
关键词:战争发展

张俊涛��

摘 要:

凡战争必有其标的。战争标的就是战争双方不惜暴力争夺的对象或一方要达成的目标。灭族、掠夺财富、占领土地或争夺霸权是基本的战争标的。

关键词:战争;发展;战争标的

一、战争标的的含义

人类历史早期有记录的部分大多是战争史而不是和平史。战争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经常是人口和经济方面的重大损失。除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外,战争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最大的事件。随着新型武器威力不断加大,人类似乎面临的灭亡危险也在加大。为了战争目标的实现,战争必然走向残暴的极端,除非消灭战争存在的意义即战争标的。

许多学者研究战争的起源和根源,试图分析战争产生的原因,预测人类战争的走势。转换一个角度,也许可以从似乎简单的方向研究战争,即战争的标的是什么,战争的标的有无可能被消灭,从而消灭战争。

标的来自于经济合同学的概念,是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指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引申到战争中,战争标的指战争中双方争夺的实物对象或非实物对象。当一场战争发生时,交战双方必定有想得到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可称为战争标的。如果战争是一方发动的,另一方被动接受,那发动的一方必有所求,而被动的一方若甘愿交出对方想要的东西,那战争就不会发生。被动一方想要保住的东西与主动一方想要暴力夺取的东西就是战争标的。

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1],由此也可以从个体的行为来理解群体的行为。动物之间发生的个体搏斗,标的基本是两种:交配权或食物。这两种都是为了生存,个体的生存或种族的延续。有社会性的动物群体之间的斗争多是争夺领地,其实还是为了食物,为了生存。动物进化到人,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也必有标的,只不过复杂化了。借鉴心理学的理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转化为行为。行为指向的对象就是用来满足个体需要的东西。两个赌博的人指向的标的就是赌注。战争双方不惜暴力争夺的东西就是战争标的。

战争标的的概念与战争根源不同。战争根源指的是战争产生的社会原因,并不指具体的某个对象。“战争无非是国家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2],这说明国家政治斗争是战争的根源,这里的战争标的可能是统治权,但不能说国家政治是战争的标的。当代战争的根源是霸权主义,也不能说霸权主义是战争标的。战争标的很大程度又决定了战争的性质。

战争标的又与战争目的或目标不同。标的指向更具体的事物,专为用于研究战争的存在与消亡。目的常是广义的。目标又可分为近期长期,一场战斗的目标,不如标的明确。

二、不同类战争标的引发战争的机制分析

将战争分类为不同标的的战争是否简单化了?真理既不反对复杂化也不反对简单化,能说明问题就行。“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使敌人无力反抗。”[3]使敌人无力反抗,征服敌人不是战争标的,只是达成标的的手段。战争标的可能是物质性的,如土地、资源等;也可能是非物质性的,如政权、通商权、霸权。非物质性的标的最终还是会返回到物质性的利益。

以灭族为标的的战争其标的就是杀掉一个种族、民族或部族全体人员。一般说来消灭某一特定人群不是最终标的,最终标的仍是资源。消灭共同占有资源的一方,就可以独享资源;消灭本来占有资源的一方,就可以抢占资源。这样的战争存在却很难实现,在人类史上出现的种族灭绝事件一般都不是战争原因造成的。在人类早期,人类群体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互相之间会不断的发生规模不同的战争。许多人类群体在斗争中彻底消失,大多数是被削弱然后融入其它人类群体(氏族、部落、民族等。)发生在最近的灭族事件是令世人震惊的卢旺达大屠杀,短短100天左右就有80到100万人被屠杀。这场屠杀起源于胡图族人对图西族人的仇恨,而这仇恨又源于历史上的种族压迫,最终归结于对资源的不公平占有。历史上犹太人经历了数次灭族事件。二战中,德国法西斯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灭族战争有可能是由于双方的仇恨引发的,但仇恨是有根源的,不能单独发生。种族之间的仇恨多源于过去对资源的占有,不平等的统治权。以消灭对方军队全体人员为目的的战争不是灭族战争,因为它的目标仍是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一旦对方不再反抗则停止屠杀。

掠夺财富几乎是所有战争的附属品,但被认为是许多古代游牧民族的战争标的。这就是他们发动战争的原因和目标,类似于占山为王的土匪。由于很少进行农业生产和其它手工业生产,导致了相应物资的匮乏。在可以通过商业交换得到这些物品时,他们会比较掠夺和交换哪种成本更低。匈奴对当时中国经常发动这样的战争,辽、金、蒙古也经常发动对中原地区的掠夺战争。欧洲中世纪的雇佣军不仅掠夺敌方的财富,甚至掠夺本地平民。明朝时期中国沿海的倭寇其目的也是掠夺财富。这类战争的特点就是即使战胜了对方,也不做长期占领的准备。有时人口也被视为财富成为掠夺的对象,战争不再是为灭族而是为了占有人的劳动力。

占领土地,控制更大面积的土地,是最常见的战争标的。对更多土地拥有统治权常常意味着更强的战斗力,以维持统治。以占领土地为标的的战争是两国(民族、部族等)之间发生的,可分为完整占领(造成灭国)和部分占领(造成领土争端)。国家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几乎所有国家都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形成的,由氏族到部落到民族国家。这中间是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胜者占有了败者的土地及土地上的一切。如有需要,不惜杀掉土地上的所有人。由于犹太人不断反抗罗马人的统治,在1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罗马统治者屠杀了百万犹太人,最后把还把余者全部赶出巴勒斯坦土地,使他们流散到西欧完全处于落后的小生产的农牧社会。罗马人没有杀掉所有犹太人,而是为了维持对当地的统治。因此在这里,灭族不是罗马人的标的。当今世界,还有许多国家之间存在领土争端。一旦双方矛盾激化,则有可能发生领土战争。

资源也可能成为战争的标的。资源控制权被认为是二战之后多次战争的标的,尤其是石油资源。现代战争以资源为标的,不一定是直接占领资源,而是控制资源以维持霸权。霸权作为战争标的,是一种无法实现领土占领时退而求其次的标的。如果条件允许,战胜方当然会选择并吞对方的国土。霸权更像是名义上的权力,实际上并不止于满足虚荣心,拥有霸权的人会获得各种现实的利益回报。我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就发生了争霸战争。在古希腊,城邦之间也存在过争霸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段时期,形成了美苏争霸的格局。当今时代,美国凭借实力成为唯一霸权国家,也是唯一谋求维持霸权的国家。海灣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就是美国为维持霸权,控制中东地区而进行的。[4]美国的霸权不仅体现在军事上,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上美国也在追求霸权,战争是美国维持霸权的最终手段。当经济制裁和文化渗透不起作用,美国就极可能动用武力。

通过发展,可促进各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在更高水平上运行,也同样促进战争在更“高”水平上发生。这里的战争水平不是按武器威力或死亡人数来分级,而是以战争标的的水平来分级。灭族是最低层次的战争标的,掠夺次之,占领土地又次之,争夺霸权则是较高层次的战争标的。低层次的战争标的逐渐丧失存在的价值,高层次的战争标的可能产生。同时不可否认,有些战争的标的并不是单一的,又可能是阶段性变化的。

[参考文献]

[1]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商务印书馆,1997.

[2]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商务印书馆,1997.

[3]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商务印书馆,1997.

[4]言实.美伊双方的战争目的与胜负标准[J].世界知识,1991,(5):22-23.

(作者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德州253020)

猜你喜欢
战争发展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谁是战争的幸运之子
他们的战争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