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18-11-06 03:08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
网信军民融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技术装备军民成果

◎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

2018年10月15日,为期8天的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在北京落下帷幕。

作为当前国内武器装备军民融合领域最具权威性、综合性、示范性的一项国家级展览活动,此前“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 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

本次展览论坛活动由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局、全国工商联、中国科学院8家单位共同主办,以“协同推进战略基础性领域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主题,按照“聚合军地优势资源,面向备战打仗装备需求,突出自主发展安全可控,全面展示高新技术产品,推进合作共享共赢”的总体思路,聚焦“先进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和“自主可控”领域,着力打造军民融合“国家品牌”,引领推动战略基础性领域自主可控建设和军民融合创新发展。

2018年10月15日,为期8天的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在北京落下帷幕。

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高技术产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此次展览由室内展示、网上展示和专题论坛三部分组成。室内展示通过VR/AR、3D模型、实物及人机交互演示等形式,主要设置综合区、先进材料区、先进制造区、新能源区、自主可控区、信息发布区和中大型实装区,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302家单位的1349项展品,参展单位中民营企业占比达60%,首次参展的约占60%,约90%参展产品的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大部分是我国近年来在战略基础性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取得的最新成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中央军委委员魏凤和、李作成、苗华、张升民现场参观了展览,仔细观看了新成果新产品,详细了解了有关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听取了相关意见建议。并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加快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

本届展览还组织开展了相关配套活动。一是展前对接交流,组织参展单位与军方装备采购部门、军工集团等单位开展定向需求对接,为展览期间签订相关合同或合作意向奠定基础。二是现场洽谈签约,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前期对接结果,组织安排军地176家单位集中签约154个项目,总金额超过20亿元。三是探索多元投资,搭建多元投资对接平台,探索引入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模式,为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和投资机构选择投资对象难问题,进行积极尝试。安排了7家军民融合基金公司到展览现场提供金融投资服务咨询,与参展单位进行100多场次投融资需求对接和咨询服务,为金融机构找准投资方向、参展单位优选金融合作发挥重要作用。四是集中发布信息,基于装备采购信息网,集中发布装备采购需求、军品配套需求信息1600条,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成果信息400余条,以及部分产品技术公开测试评价和比测结果等。五是支持优势项目,遴选了一批先进技术产品项目,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后续将按程序纳入军民融合联合基金项目或其他计划渠道予以支持。

同步围绕军民融合大背景下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及推进实现自主可控创新发展,举办了4场专题论坛。邀请国内知名院士、专家学者、优秀民营企业代表等专题研讨交流军民融合大战略背景下相关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及推进相关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经验做法和意见建议。

本届展览论坛活动,在充分吸纳前三届成功经验做法基础上,突出了以下特色:一是基础融合常态化。以国家全面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契机,聚焦基础领域精准发力,科学统筹军事需求、经济建设和市场资源,全面展示战略基础性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二是技术产品专业化。聚焦技术创新示范引领,遴选展示一批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战略基础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制造技术、自主发展安全可控的典型成果,推进完善创新链、产业链、政策制度链。三是展洽对接精准化。聚焦供需双方精准对接,通过组织军队装备采购部门、军工集团与参展单位展前分领域集中对接,找准应用方向,挖掘企业潜力,共商合作意向,实现精准对接。

本届展览论坛活动累计接待军地4万余人参观,受到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呈现出显著的平台效益。

(来源:新华社、央广网等综合报道)

猜你喜欢
技术装备军民成果
工大成果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目录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欢迎订阅《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