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放射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6)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主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动脉血管栓塞所致。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一侧脑神经和另一侧运动感觉的交叉损害[1]。后循环由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构成,主要负责脑组织的供血。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主要有行走不稳、意识消失、眩晕、头痛等临床表现[2]。随着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CT(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MRI(磁共振成像)检查和MRA(磁共振动脉成像)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用CT检查、MRI检查和MRA检查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收治的4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在这40例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22例;其年龄为35~80岁,平均年龄为(65.9±10.9)岁。这40例患者均有语言不清、恶心呕吐、乏力、发作性眩晕等临床表现。
对这4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MRI检查、MRA检查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方法是:1)使用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将CT扫描仪的相关参数分别设为:电流为220 mA,电压为115 kV,进行扫描的用时为5~6 min[2]。让患者取仰卧位,然后将CT扫描仪的吸毗线尽量保持垂直,从其头顶部至下颌骨进行定位后,从眉弓上的3 cm处至下颌骨下的3 cm处对其进行扫描[3]。2)使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对患者进行MRI检查和MRA检查。⑴使用3D-TOF法(三维时间飞跃法)对患者后循环的颅内段进行MRI检查。⑵用3D-TOF磁共振动脉成像序列对患者椎基底动脉的颅内段血管进行扫描。⑶参照3 D磁共振动脉图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判断[4]。
将DSA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比较使用CT检查和MRI检查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并观察对这些患者进行MRA检查的结果。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23.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使用DSA检查对这4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结果是:其均患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使用CT检查对这4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30%,使用MRI检查对这4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77.5%。使用MRI检查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使用CT检查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P<0.05。详见表1。
表1 使用CT检查、MRI检查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准确率的比较
对使用MRI检查被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31例患者进行MRA检查的结果是:有24例患者发生缺血的动脉为基底动脉A型(24条),有3例患者发生缺血的动脉为基底动脉B型(3条),有3例患者发生缺血的动脉为基底动脉C型(3条) ,有1例患者发生缺血的动脉为基底动脉A型合并B型(1条)。
当人体动脉系统中的任意一条动脉发生病变时均会引起头部眩晕的症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状主要是由大脑后循环的血液供给不足所致[5]。导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是:1)内耳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头部眩晕。2)迷路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引起的头部眩晕。按照患者发生缺血的时间及程度的不同,可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分为脑梗死引起的头部眩晕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引起的头部眩晕[6]。有研究表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会引发脑迷路卒中,此类眩晕属于周围性眩晕与耳源性眩晕。随着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病情的发展,其小脑、耳内、脑干等区域的血液分布明显降低,从而引发其出现小脑症状与脑干症状,最终可导致其前庭神经系统发生功能性障碍[7]。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包括CT检查、MRI检查、MRA检查和DSA检查等。用CT检查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尤其是对缺血病灶低于15 mm的患者进行CT检查的清晰度较低,易发生漏诊。进行MRI检查可清晰地显示患者脑动脉血管的结构,直接反映出其血管受压的情况,且图像不会出现伪影,可为临床医生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提供有效的参考。
综上所述,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MRI检查,不仅可有效地提高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还可同时通过进一步的MRA检查判断其发生缺血动脉的类型,有利于临床医生尽快地找到其病因,以便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