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昌宏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物理室 北京 100080)
作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到西部进行支教活动,为当地高一(1)班学生上了一节现场课,学校教师进行观摩.全班人数72.这是现场学生上课的照片.
图1 现场学生及上课照片
按照本刊2018年第10期的文章“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中的教学设计体例,现将现场课所做的教学设计,呈现给读者,仅供参考,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应用课.平衡状态,平衡条件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性应用.
(2)本节课采用讲授与探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让学生用身边物品体验平衡状态、感受平衡是有条件的.
恩格斯曾说: “在希腊人那里是天才的直觉的东西,在我们这里是严格科学的以实验为依据的研究结果,因而也就具有确定得多和明白得多的形式” (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三卷P454)在恩格斯眼中,实验多么重要.以实验为依据的研究结果,能够得到确定的形式,而且相信一定是简洁的形式.
恩格斯曾说: “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了解现实的因果关系.为了了解单个的现象,我们就必须把它们从普遍的联系中抽出来,孤立地考察它们,而且在这里不断更替的运动就显现出来,一个为原因,另一个为结果.(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三卷P552)这段内容启发我们,相互作用是普遍规律.尊重规律,才能掌握因果关系.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要确定好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孤立出来,观察其变化,方可找到变化的原因.
2017年版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探究的课程目标.其中的关键词: 问题、证据、解释和交流.
在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做了高度概括.指出了探究教学的目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是我们教学的依据和行动指南.
《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理论模型,其核心内容:“物理教学要坚持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为重点的基本特征.” 启发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将其中的 “情境 、实验、思维、探究”关键词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进行有效的设计,提升探究能力.
(情况说明: 《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理论模型在物理教学杂志上做过连载)
本节课学习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在初中学习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在二力平衡的基础上,对初中学习内容的扩展和提升.将二力变为多个力,从二力平衡变为多个力的平衡,研究多个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对平衡条件进行科学、简洁的表述,对平衡条件进行理论解释,学会对一些生活现象、生产现象做出解释.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性应用,对形成力和运动的观点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情况说明:上课之前对当地高一新生做了一些了解.根据多年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如下预判和预设.)
学生经历近半个学期的物理课程的学习.对运动的描述、力及相互作用有一定的初步认识.学生朴实,有学习动力,学习效果在当地是比较好的.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有了一些经验,但实验能力薄弱.
学生整体情况而言,对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关注的比较少,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比较欠缺,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设计探究方案不会顺畅,进行实验探究时会出现操作不规范、不熟练,完成探究时间会长一些.如果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确有困难,可采取其他方式.
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与探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建立共点力的概念,知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掌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运用平衡条件能够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的平衡现象,渗透物质及相互作用观念;
通过具体的平衡现象,培养建构物理模型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体验物体的平衡,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有用,物理有趣;
通过实验探究平衡条件,培养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记录、画图分析等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解决平衡现象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获得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难点:实验探究平衡条件.
(1)主要器材: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钢环、细绳,拉杆箱等.其中事先准备好的钢环和细绳如图2所示.
图2 钢环和细绳
(2)利用上述器材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图3 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
开始上课,找一名男生将课前放在教室后面的行李箱(图4),拿到讲台前.目的是,学生按照习以为常的方式,拉着行李箱,从容地走到讲台前.从而引出问题,为什么人们都习惯性地手拉着行李箱,而不是推着行李箱?
图4 行李箱
(情况说明:图4中行李箱是自己带去的.上课时,出现的情况与预先设计的出入很大,事与愿违.这名男生用双手直接将行李箱搬过来了.笔者的原话:“请你帮助我将后面的行李箱搬到前面来”,请注意这里用的是“搬”没想到学生真用搬的方式.接着笔者又找了一名女生将行李箱拿到讲台前( 此时行李箱已放到教室后面) 还是希望同学能将行李箱拉过来.结果这名女生仍是搬过来的.箱子里笔者有意识地放了一些书和较多物品,所以箱子较重,由于用了较大力气,这名女生脸色涨红.
笔者当即表扬了这两位同学,但是,仅从学生质朴的角度进行了表扬.课后才知道,这两名学生是尊重我,怕将箱子中的物品弄乱、弄坏,才小心翼翼地将箱子用双手搬过来.
教师演示拉箱子和推箱子的两种方式.
教师展示照片如图5所示,指出选择拉箱子一定符合物理原理.
图5 拉箱子
教师创设情境,形成问题,让学生尝试从物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教师演示平衡现象如图6和图7所示.
图6 “燕子”的平衡
图7 “钢叉”的平衡范
展示图8,展示体操运动员的平衡姿态.
图8 平衡木
教师指出:平衡是万事的基础,自然界中的平衡现象随处可见,并请同学举出实例.
环节二:学生活动 体验平衡
现场发给每名学生一支2B铅笔,作为支教活动送给同学们的小礼品.
组织学生用一个指头使铅笔处于平衡状态.让学生体验二力平衡是有条件的.如图9所示.
图9 用铅笔体验平衡
(情况说明:这是当时上课时同学们体验平衡时的照片.课后放在教学设计当中了)
环节三:实际情境 建构模型
展示图片10,图片11,图片12.
图10 学生熟悉的情境
图11 建构模型的过程
这个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看到物理问题源于实际.
教师组织学生对模型中的球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共点力.启发学生达成共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有条件的.
环节四:实验探究平衡条件
请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方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情况说明:学生在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方案时,全班同学基本上没有明确的思路.与预先设计的情况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学生看教材.教师说明实验器材,明确研究对象是图2中的小钢环.)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得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即合力为零.
环节五:理论解释平衡条件
教师组织学生对平衡条件进行理论解释.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做了合理的解释.
环节六: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仍从实际开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开始,展现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模型如图13所示.
(a)
(b)
( 情况说明:为了从实际生活中找到素材,从而方便建构模型,上课之前到超市,拍下这组照片,学生一看照片里的我,都笑了.)
【例1】如图14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F拉物体,使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确定此拉力的大小?
图14 例1题图
【例2】如图15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力F推物体,使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请确定此推力的大小?
图15 例2题图
请同学解释为什么人们选择拉行李箱?
环节7:课堂小结感悟方法
组织学生完成如下的小结内容.
(1)请同学们思考,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2)教师指出: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得到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我们尊重实验结果.
(3)教师指出:平衡条件不仅能够解决模型化的题目,还要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时的基本思路:确定研究对象—建构物理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
第七节(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一、体验平衡
二、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共点力
(2) 平衡状态:匀速直线运动、静止
(3) 探究平衡条件
实验结论:合力为零
理论解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三、解决问题
例1,例2.
四、小结
(1)体验方法
(2)解决问题的思路
( 情况说明:图16是课后拍下来的板书照片,为教学反思之用)
图16 板书
课内评价: 课上完成对手拉行李箱而不是手推行李箱的物理解释.
课外评价:(1)请同学们思考并解决.
如图17所示,一个固定的斜面.倾角为θ,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着平行斜面方向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滑,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拉力F的大小(重力加速度为g).
图17 斜面上物体受力分析
(2)完成本节书中的练习与评价的内容.
(1)本节课基本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这一节课上得比较简洁,层次分明.
物理学具有大气、基础、普适、实用、亲切、简洁之美! 我尽力做了,心中略有得意之感!
做课堂小结时,3名学生分别表达了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最大收获.
学生甲: 我学会了用实验解决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方法;
学生乙:我学会了用实验和理论推导的方法;
学生丙: 我学会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并能够应用解决一些问题.
笔者听后心里挺高兴! 这是对教师的付出给予的最好回报.
(2)学生对搬行李箱作为课的引入,感兴趣;对展示的平衡现象感兴趣,在体验平衡、探究平衡条件等教学环节中,学生情绪一直很饱满.说明学生对实际问题、动手实验等有兴趣.今后仍继续追求让学生觉得物理有用、物理有趣的教学境界.
(3)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比预想的还要欠缺一些,这个环节用时多了,导致课堂小结比较匆忙.
(4)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比较好,但对现场书写不太满意,仍需练习和改进;教学语言还比较亲切,但不够精练,重复的话显得多了.
以上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一节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