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雀山汉简用字探源

2018-11-06 01:34何家兴王冰清
孙子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汉简用字汉墓

何家兴 王冰清

1972年4月,山东博物馆和临沂文物组在临沂银雀山西汉墓葬发掘一批汉简,经过专家初步整理,《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发表在《文物》1974年第2期。①相关整理与研究,参看刘绍刚、曹晋彰:《银雀山汉简的文字与书法漫谈》,《中国书法》2018年第1期。整理者原计划出版三辑。1985年,《银雀山汉墓竹简》第一辑出版。《银雀山汉墓竹简[贰]》(以下简称《银贰》)2010年才正式出版。为了更好地利用这批竹简,山东博物馆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启“银雀山汉简重新整理与研究”,根据整理小组的最新统计,竹简编号共计7626,另有5篇题木牍;其中,1864枚简片重新拼入编联。

银雀山汉墓中出土了文景时期的四铢半两钱,银雀山二号墓出土了汉武帝时古历书《元光元年历谱》,字体属于早期隶书,竹简的抄写时代应在文景至武帝前期,即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18年。②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页。从汉字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批竹简是考察秦汉文字沿革关系的重要材料,对于探讨“书同文”的影响和汉字书体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③近年来,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如,周波:《战国时代各系文字间的用字差异现象研究》,黄文杰《秦至汉初简帛文字研究》《秦汉文字的整理与研究》;杨安:《谈银雀山汉简书法》,《中国书法》2018年第1期近年来,用字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和前沿。黄德宽先生多次强调利用出土文献开展用字研究的重要性,运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开展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系文字的用字断代研究,归纳字形与音义的对应关系和用字规律。④黄德宽:《古汉字发展论》,中华书局,2014年;《从出土文献资料看汉语字词关系的复杂性》,《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七辑),商务印书馆,2014年;李运富主编:《汉字职用研究·理论与应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银雀山汉简是考察汉初文字使用状况的珍贵文本。用字相关分析是了解汉初文字使用状况的重要途径。

用字就是文字的使用状况,是记录语言功用的体现。文字在使用过程中,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形成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用字考察具体包括:字量、字频、分布等使用情况,异体、假借、同形、混用、同源等字际关系,一字多词、多字一词等字词关系;讹误、误书、重文、合书、美化等书写现象。①黄德宽:《从出土文献资料看汉语字词关系的复杂性》,《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七辑),商务印书馆,2014年。本文在参考诸家考释意见和研究基础上,从字词对应关系、用字特征等方面简要介绍银雀山汉简的用字概况。②周朋升:《西汉初简帛文献用字习惯研究》,2015届博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吴振武教授;周朋升:《〈银雀山汉墓竹简〔贰〕〉用字习惯考察》,《大庆师范学报学报》2017年第1期;史大丰:《论〈银雀山汉墓竹简(贰)〉文字与战国秦汉文字的关系》,《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用字现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约定性,正如李零先生所说:“在郭店楚简和其他楚简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很多通假字都并不是凭音同音近就可以任意选择,而是要由楚地当时的书写习惯来限定范围和加以具体指认。”③李零:《郭店楚简研究中的两个问题——美国达慕思学院郭店楚简〈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感想》,《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7-52页。这种稳定性维系汉字体系的沿革,例如“埶”表{设},甲骨文“埶罞”读{设罞},一直从甲骨文延续至西周金文、战国秦汉简帛和一些汉代以前的古籍中。④裘锡圭:《再谈古文献以“埶”表“设”》,氏著《裘锡圭学术文集·语言文字与古文献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84-495页。新出文献不断公布,为用字沿革和动态调整提供了丰富语料。例如,银雀山汉简和《墨经》中“佴”表{耻},⑤裘锡圭:《〈墨经〉“佴”“”“廉”“令”四条校释》,氏著《裘锡圭学术文集·语言文字与古文献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24页。清华简(五)《命训》出现7例“佴”表{耻},说明汉初这种用字习惯渊源有自。

一、字词关系考察

(一)一字表一词

每个时期的常用汉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字词对应的稳固和单纯是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例如高频虚词{不}{也}等,高频动词如{言}{曰},还有数词、否定词等等。银雀山汉简中有些常用词的写法十分固定如{無} 写作“无”,{谓} 写作“胃”,{阵}写作“陈”,有些用字源于战国文字或更早的文字系统。一字表一词也有几种情况,略举例如下:

(1)本字对应

(2)假借对应

有些假借对应见于楚简,例如:

(二)一字表多词

一字多词之间的词际关系,一般源于词义的分化。有时一个字同时用来表示母词和衍生词,例如“虚”:{虚}{墟};正 :{正} {政};反 :{反}{返};责 :{责} {债} ;莫 :{莫}{暮};取 :{取}{娶};氣 :{氣}{餼} ;孰 :{孰} {熟} 等。有时一字既表本词,又假借表示另一词,有些源于战国文字,例如“刚”:{刚} {纲};“共”:{共} {恭};“嚣”:{ 嚣}{敖};“吴”:{吴} {虞} 。但有些则属于银雀山文字所独有,例如“就”:{就} {造};“极”:{极} {楫};“辱”:{辱} {衄}等等。①字例详见周朋升:《〈银雀山汉墓竹简〔贰〕〉用字习惯考察》,《大庆师范学报学报》2017年第1期。

(三)字形与词的对应关系

这种情况主要是从字形的角度,对其所表示的词进行的考察。对用字现象进行考察,是以词为基本单位的,词与字形的对应关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个词对应一字形、一个词对应多字形。

(1)异体关系

表示一个词的多个形体,很多都是异体的关系,例如{聖}:聖、;{徑}:徑、俓 ;{奮}:奮、。这些异体经过历时的演变,有些被淘汰了,但有些属于银雀山汉简仅见的用例,例如“、”等,属于新造字。有的异体十分丰富,例如{繁}有“繁、、、”等,具有重要的文字学价值,其中有些字形为后代所沿用。

(2)假借关系

有些词的多个形体之间属于假借的关系,一般多为同声符假借。例如:{畏} :畏、猥、;{殃}:央、詇 ;{喻}:踰、俞 ;{招}:召、柖 ;等等。有时假借与异体并用,例如{流}:流、溜、留;{雷}:雷、赢;{枯}:枯、苦、枎。银雀山汉简新出字形,对于传世古书相关字的字词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速}用“速”、“数”、“”;其中“数”、“”属于假借用法。银雀山汉简《论政论兵·将过》1209“有急而心 {速}者”,整理者认为“《广雅·释诂一》‘,急也’。‘’、‘’当是一字异体,古书多用‘促’字。心,《论将》‘心速’。‘’‘速’音义皆近。《汉书·高帝纪》注:‘促,速也。’”②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贰〕》,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60页。“促”有“急”之义,段玉裁认为“与趣音义皆略同”。银雀山汉简有专字“”,并与“速”同源,说明“趣、促、速”三者关系密切。

(3)词际互用

词际互用是用字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反映了用字的复杂性。楚简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二、用字特征考察

每个时代的用字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银雀山汉简公布后,许多学者注意到其中的用字现象。罗福颐先生认为银雀山汉简中“古文”较多,列举了“又作有,位作立,哉作才,彼作皮,其作亓,德作,终作冬,势作埶,犹作猷,安作,野作,暮作莫,和作禾,纯作屯,姓作生,树作尌”等例子。②罗福颐:《临沂汉简通假字表》,《古文字研究》第11辑,中华书局,1986年,第55页。吴九龙先生指出“所谓古文,是指《说文解字》中之古文”。他对银雀山汉简的文字进行了较爲详细地考察,列举了“之”作“”、“父”作“”、“也”作“”、“夭”作“”、“德”作“”、“茍”作“笱”等四十多例“古文”。③吴九龙:《银雀山汉简中的古文、假借、俗省字》,《出土文献研究续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97-201页。陈伟武先生也指出银雀山汉简“玉”作“王”、“制”作“裚”、“退”作“”、“義”作“羛”、“勇”作“恿”也是古文。④陈伟武:《银雀山汉简通假字辨议》,《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3期。他们所举的例子有些能与《说文》古文、石经古文相对照,如“时”作“旹”、“勇”作“恿”、“其”作“亓”⑤“亓”爲石经古文。之类,确实可以称“古文”。但是正如周波先生所说,又如以银雀山汉简“雷”作“靁”爲古文。⑥吴九龙:《银雀山汉简中的古文、假借、俗省字》,《出土文献研究续集》200页。《说文》“雷”字古文作“”,的确与银雀山汉简写法相合。但目前出土的秦、汉初文字资料如睡虎地秦简、马王堆帛书等“雷”多写作“靁”。这表明“靁”很可能是当时比较通行的写法,银雀山汉简这种写法不一定就是受到了古文的影响。⑦周波:《战国时代各系文字间的用字差异现象研究》,复旦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裘锡圭教授,第257页。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银雀山汉简用字存古的重要特征。

随着楚简资料的日益丰富,这种用例不断增多。银雀山汉简中的很多用字现象源于战国楚简,例如银雀山《孙膑兵法》简278:“倅险增垒”。陈伟武先生说:“倅,诸家均误读爲萃,辗转爲训。此字实即依字异构,与训‘副也’之‘倅’同形,“依险增垒”意指凭借险要增高壁垒。”⑧陈伟武:《银雀山汉简通假字辨议》,《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3期。“依”字写作“倅”,有六国古文特点。六国文字“衣”形与“卒”形往往混用,如郭店《缁衣》简16“衣”字写作,《尊德义》简32“依”作。另有多例,兹举如下:

从以上例字,我们可以看出银雀山汉简用字具有存古的特征,并有齐系文字的遗存。

三、 小 结

银雀山汉简还有讹误等书写方面的问题,例如“陂”有讹作“没”,“巠”讹作“主”,“伐”讹作“代”,“冠”讹作“寂”等。银雀山汉简用字考察有助于考察秦“书同文”的效果以及秦汉文字的沿革关系,同时,用字特征的考察有利于验证古文字考释的结论。

猜你喜欢
汉简用字汉墓
容易混淆的词语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大云山汉墓发掘记
科技论文表格的编排要求(五):用线和用字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译经用字与译经词语新释
1940年4月郭沫若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汉墓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张家场汉墓出土钱币赏析
马王堆汉墓遣策名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