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红 郑善文
鲍家屯,又称“鲍屯”,明清时期是滇黔古道上的军事屯堡,而今又是贵黄高速、滇黔公路与贵昆铁路的必经之路。鲍家屯位于乌江流域的型江河上游,型江河自七眼桥的新哨村流经鲍家屯,自西向东流,横穿鲍家屯村前开阔的平坝,绕村寨的大青山、小青山麓,出鲍家屯水口园林,注入乌江。鲍家屯坐落于四面环山的“凹”形坝子中,《鲍氏家乘》卷五记载鲍家屯的风水极佳,“览其形,地极壮丽,脉其甚丰饶,狮象把门,螺星塞水,文峰玉案,森然排列,群山怀抱,古树参天”(图1)。
图1 鲍家屯鸟瞰图
明代贵州修建的水利工程达38处之多,鲍家屯传统水利工程仅为其中之一。鲍家屯水利工程被公认是保存最完好、功能最齐备的,因为不论其修建历史、规模还是灌溉面积,鲍屯古水利工程在贵州都是罕见的。
贵州喀斯特高原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其中旱涝灾害危害最严重,水利事业一直制约贵州农业的发展。
鲍家屯传统水利工程的主要设计者和主持修建者为鲍福宝将军。鲍福宝将军早年出生在徽州的棠樾村,大脑里有着徽州鲍氏祖先人崇尚水利的思维,自己也曾在故乡安徽参加过农田水利建设,对筑坝修沟较熟悉。他秉承着徽州的水利设施理念来到贵州,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安顺鲍家屯。《民国续修安顺府志》卷之四《氏族志》载:“鲍姓,原籍江南徽州府歙县新安卫唐越村太和舍。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祖鲍福宝因“调北征南”入黔,封振威将军,卜居安顺永安屯,即今鲍家屯”。
历史上安徽棠樾鲍氏家族有兴修水利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明代的《新安名族志》载东晋时期鲍弘任新安太守时创建的“鲍南堨”,是徽州建造最早、使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截流筑成“大姆堨”,灌溉农田600余亩,确保了棠樾村农田旱涝保收。
目前鲍家屯水利设施的灌溉面积是2300亩,涉及3个行政村和3个自然村受益。大旱之年,其他地方河水断流,人蓄饮水困难,而鲍屯却依然绿水长流。原因有二:一是靠地形,即村镇的水口,山环水绕、曲折有致,犹如门户;二是靠人工改造,人工水系的有无和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村落文明的重要标淮。以水利建设为核心的水口园林是徽州村落的主要特色。水口园林通常建在村落河流出口处,因此回龙坝即鲍家屯的水口(图2)。
图2 鲍家屯水口园林鸟瞰图
鲍家屯古水利工程,虽规模不大,但其完整性和科学性毋庸置疑。鲍家屯人民采用“鱼嘴分水”的方式使河水形成3个流向:一部分河水通过河坝或溢洪口往下游流,流经大青山坝和小青山麓,这是古河道部分;另一部分通过鱼嘴后的水渠流经大青山、门前坝、水碾房和小青山周边的田坝;此外,还有一部分河水则向下游“小坝湾”方向通过全长1330m的人工河流流向鲍屯村前的小坝湾、门前坝和小青山;最后三部分河水全在小青山麓的回龙坝汇合,出村口辖区,流入九溪河。“鱼嘴分流”方法施工(图3),是古水利的点睛之作,体现了古人的水利智慧,其功能原理与四川的都江堰相似,因而被水利专家誉为“黔中都江堰”。
图3 鱼嘴分流图
鲍家屯水利工程属引蓄结合的塘坝式水利形式,包括大小7个堤坝、7条主渠道(若干支渠)、两座水碾房、两座石桥(图5)。鲍家屯古水利设施以驿马坝为起点在人工河下游修了顺坝、暗坝、小坝、门前坝、回龙坝。在老河上修建了大青山坝、小青山坝(表1)。每建一道水坝就配套修建一条引水渠,一共7条引水渠,渠水流入农田后再被分出若干斗渠,斗渠沿着每块田地一侧流过,斗渠和田地之间设有豁口,使水得以灌溉田地。 这种自流式灌溉系统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景观模式。
图4 回龙坝图
图5 鲍家屯古代水利工程位置示意图
表1 鲍家屯现存水坝一览表
堤坝由横堤、顺堤和高低龙口组成。根据不同的高程位置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建堤坝提高水位,又在坝中设置高低不同的“龙口”,除了“回龙坝”以外,每道坝都有一个低龙口和若干个不同深度的高龙口。高龙口调节上下河段水量,低龙口用于紧急情况下迅速排水和每年春耕务耕岁修,打开低龙口放水排泥沙、挑黄泥巴打坝。回龙坝(图4)在河面较宽的地方顺着河水的流向而建成弯曲的弧形形,这种形状坝延长了洪水的冲击面,减缓了河水对堤坝的冲击力,降低了洪涝灾害的损失。不同情况下可将水位控制在不同高度,合理分配下游的水量,也是这些石坝不毁至今还能利用的重要原因。
清代以来,鲍屯河上以前每座坝上都有水碾房,因此有“七道水坝,七座碾房”之说,水碾房方便本村及附近居民碾米磨面。早在明代当其他村寨还在用笨重手工舂米的时候,鲍屯人已开始享受“机械化”成果。直到1972年通电后这些水碾、水磨才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只有门前坝的水碾房还在,且门前坝的水碾房已修复,并准备碾米(图6)。
图6 鲍家屯水碾房图
现存的门前坝水碾房位于鲍家屯村门西南门外,此处于新河的两条支流的交叉口处,下游有一处门前坝,被参差错落的河床切割成一层层的瀑布,水势湍急有力。故因地制宜在这里开设了水碾房。水碾房占地面积380m2,建于明朝晚期,坐西向东,为石木结构歇山式青瓦顶建筑,内部为穿斗式结构。当水流从北面小河往南面较低出跌落时,冲击位于建筑底部的水车,带动圆弧形的石质磨盘水碾工作,利用了高水头的压力冲到窝轮室,带动转动轴和皮带及打米机来碾米、磨面,加工农产品(图7)。
图7 水碾工作时的上、下场景
鲍家屯的古水利工程不仅用于农业灌溉、防洪,还具有供水、排洪、水力利用、环境改造等功用,在服务于鲍家屯的生产、生活的同时,也为鲍家屯创造了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这些各个小功能构了一个水利设施完整的生态村落。
据《大西桥镇志》记载:自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至2004年,185年间,大西桥地域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8次。其中仅有一次提及鲍家屯。在鲍家屯村民600年的改造经营下,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宝地。
初步明晰鲍屯水利600年不衰的原因:一是宗族管理与自觉维修;二是设计精巧、功能齐备;三是注重生态保护与自然融合。
鲍屯是以鲍姓占绝大多数的村落,鲍氏宗族主宰当地的话语权,客观上有利于包括水利在内的公共事业的集中管理。
鲍屯人世世代代依靠农业生存和发展,深知水利是农耕经济的命脉,鲍氏先祖在汪公庙前立下石碑,制定出了一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水利岁修和保护制度,每年按时维修水利工程一次,成为一条祖训(图8)。贵州安顺《鲍氏家乘》记载:鲍氏有族田大小有133块,开列清单于家谱上“以永世守”。族田每年收租谷近万斤,其收入主要用于水利维修、修桥铺路等公共设施建设方面。鲍氏族谱对工程岁修的组织及经费来源进行了规定;当地的乡规民约包含用水制度、水量分配等内容,并严禁破坏工程、污染水质等行为;违者将受到经济处罚和道德谴责。在这一古老的村规民约引领下,鲍屯人世代都有着极高的珍视和保护水利的前瞻意识。“祖训”让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水利工程至今仍造福于民,具有宗族特征的传统基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是鲍屯水利工程长期运用的保障。
图8 咸丰六年“五会”公议的乡规民约碑刻图
古代水利的“岁修”主要靠族人义务劳动,每年冬闲时节,在宗族会的组织下,乡民们投工投劳加固堤坝清除淤泥,加固堤坝。
从鲍氏宗族对水利的维修和管理可看出:组织落实、维修与管理落实、乡规民约的宣传教育落实。定下“岁修”制度,每年按时维修水利工程一次;村民自发的水利建设,没有被官书所记载,也没有因为国家政策的改变而导致年久失修,这些是鲍家屯水利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鲍家屯的村民主动建设、村民自觉管理、屯堡区的自治管理形式,是研究农村水利维护、水资源分配和公共工程管理的生动的实例。
鲍家屯始祖首先在地表水资源紧缺的贵州喀斯特洼地上,选择了河道转折处作为渠首。究其原因如下:河水有向河流凹岸一侧溢出的趋势,这种趋势往往导致凹岸泛洪,蕴含着隐藏的危险,然而鲍家屯始祖化危机为契机,故意选在河流转弯处,开水渠,分河水,顺势导流,抬高水位。这样一来,有洪泛隐患的水便巧妙转化成了滋润良田的灌溉之水。
由于喀斯特地区的地下岩层裂隙丰富,地下溶洞发育完善,喀斯特地区的水系往往呈现地上河和地下水互相交织的模式,体现在地表上,就是一幅河流忽断忽现、明暗相间的景观。因此,屯堡人利用水资源的原则就是:留住出露地表的地下水,避免地上河向地下渗透。鲍家屯始祖在型江河上,选了一处地下水出露流量大的地方,开挖新河道,筑坝围潭,名为“驿马坝”,相应的水坝和出水口就称为“驿马坝”和“驿马井”。河水水位在这里被抬高,水被灌入新挖掘的河道中供农业灌溉之用,此为“地下水抬头”。而为了避免“地下水白流”,鲍家屯人开挖的新河深度也很有讲究,新河的河床尚未深及基岩,淤泥质的河底隔离了基岩的裂隙,既能满足农业灌溉对水流的流量要求,又不引起河水下渗流失。保证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鲍家屯周边的山林分为风水林山和薪炭林山两种。风水林山包括小青山(螺星山)、黄山(狮子山)、大青山(贵人山)、大菁山(象山)等,长期作为风水林保护起来,因而有大量的原始森林。薪炭林山(当地叫“柴山”)包括老苗山、牙口山等,这是鲍屯人薪炭燃料的主要来源(图9)。鲍屯村门口对着两座小山,黄山像狮子,大菁山像大象,两山之间是像螺丝的小青山,山麓是河流交汇处(即鲍屯的水口处),当地民谚“螺丝塞水口,世代出诸侯”。
鲍家屯人借助了水的重力作用,利用形态、高差各异的堰坝工程,实现系统化的自流式灌溉功能。村西头的“驿马坝”是第一道坝,由一道长坝和一道短坝组成,两道坝呈“L”形,坝前形成蓄水的水仓。短坝是灌溉坝,抬高河流水位,让水进入新河。新河上的“小坝”“门前坝”和老河的“大青山坝”用于灌溉,均从坝前水塘的一侧引出一条灌溉支渠,利用地势高差补偿输水过程中的水头损失,灌溉一个高程范围内的农田,形成“一坝、一水、一田”的格局。
型江河的水量不稳定,枯水期和丰水期呈现完全不同的两幅景象,汛期水势迅猛,常有洪泛风险。鲍家屯人通过两道泄洪坝来解决这个问题。“驿马坝”的长坝是第一道泄洪坝,当型江河来水迅猛时,“驿马堰”中大部分多余的水可翻越长坝泄入老河,防止洪水直接淹没稻田。新河和老河之间又通过“顺坝”开辟了一道泄洪渠,在汛期,灌入新河的多余的河水翻越“顺坝”,汇入老河,使新河得以维持稳定的水位。当地人称“人给水让路”。在枯水期,由于七座坝,尤其是“回龙坝”,具有拦截作用,两河各河段的水量仍能维持在合理水平。600多年来这里的水利设施和大自然已经完全协调,鲍家屯来从未遭受过洪水侵袭;即使在2010年春节贵州地区发大旱,鲍家屯仍然流水潺潺,生机盎然,一片丰收之景。
鲍家屯水利设施及灌溉加工、水利加工、生态保护和防洪排涝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能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生态美学价值和研究意义。
图9 鲍家屯区位风水图
鲍家屯水利工程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了鲍家屯村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象。水利工程与村落景观有一定的呼应和联系,完好地保持了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结合了美观实用和水口理论建造的穿越600年源源不断的历史奇观,是屯堡人们的智慧结晶。鲍家屯的水利设施不仅体现了村落的特色风貌,而且体现了鲍家屯的村落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古村落不再是博物馆的收藏品,单纯单一的观赏价值,而是实用美观、历史文化、生态自然于一体的,景观功能双修应用到古村落的保护中去,对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笔者在鲍屯文化人士鲍钟权家访谈,其家门的春联引起笔者的兴趣:“植树造林使青山不老,修河整沟叫绿水长流”。该联是鲍屯人几百年来生产实践中对人地关系的切身感悟,是鲍屯人将水利建设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的生动注脚,体现了屯堡人对原生态的向往。
鲍家屯的水利工程虽为民间修建,却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农田水利系统,其中包括:渠首、支渠、斗渠、二级分坝、回水坝、排水沟等农田灌溉系统中的基本要素。鲍家屯水利系统的水源来自乌江水系支流猫跳河上游的邢江河,渠首的部分建在邢江河入村处,也就是移马坝;从移马坝分出两条干渠,一条是老河,一条是新河。新老河中的水通过二级分水坝进入支渠、斗渠、毛渠流入农田,在农田水利系统的下游再次形成水仓。
鲍家屯的农田水利系统极具科学性。移马坝由一道两个顺坝和一道横坝组成,成L型,形成蓄水水仓。水仓底部有流量丰沛的泉水补给,水仓底部向新河方向倾斜,是水仓内水翻越横坝进入新河,灌溉农田。当型江河汛期,水仓中水则翻越顺坝泄入老河,从而防止洪水淹没农田村庄。
鲍家屯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两大历史传统的产物,兼具移民文化与农业文明。屯堡文化是江淮文化向贵州地区的移植,它受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移民文化的强势,使得江淮文化得以保存。随着历史的推进,鲍家屯聚落由多姓向单姓演进,这一基于家族的聚落,信仰得到了强化,且有严谨的家族伦理管理办法。
鲍家屯农田水利系统是中国历史上的活化石,鲍福宝将军将棠樾村的水利工程实验借鉴到了鲍家屯,鲍家屯水利很多理不清的问题都能从其母系文化找到解答。水利设施不仅是支撑鲍家屯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对中华民族2000多年水利技术的传承与发扬。
鲍家屯数百年来形成的水利文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水利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理念。从培植风水的角度,鲍家屯人几百年以来展开了系列以水利为中心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为,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过来维护了水利的良性运转,鲍家屯水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模式。它既是研究我国水利和农业科技史的难得实物,也是研究我国农耕文化传播、演变和发展的重要物证,是当今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