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新型高效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为河南省粮食作物提质增效作好技术储备,2018年笔者在漯河市郾城区进行了15%丙硫唑·戊唑醇悬浮剂防治赤霉病试验。试验结果证明,15%丙硫唑·戊唑醇悬浮剂60 mL/667 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为83.25%,与常规药剂40%多菌灵·戊唑醇悬浮剂相比,在减少有效用药量56%的情况下,防效提高了6.29个百分点。
小麦赤霉病、小麦叶锈病。
试验设在郾城区新店镇庄店村,小麦品种为囤麦127,土壤为两合土,肥力中上等,每667 m2播种量为11 kg。试验时小麦生育期为扬花初期。
15%丙硫唑·戊唑醇悬浮剂,由淮安大方农化生产。
40%咪鲜胺·戊唑醇悬浮剂,由淮安大方农化生产。
40%多菌灵·戊唑醇悬浮剂,由淮安大方农化生产。
处理1:15%丙硫唑·戊唑醇悬浮剂 80 mL/667 m2;
处理2:15%丙硫唑·戊唑醇悬浮剂
60 mL/667 m2;处理3:40%咪鲜胺·戊唑醇悬浮剂 40 mL/667 m2;
处理4:40%多菌灵·戊唑醇悬浮剂 40 mL/667 m2;
处理5:空白对照。
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0.13 hm2(空白对照面积0.07 hm2),随机排列。为保证药液均匀,每667 m2用药液量为35 kg。
于4月24日小麦扬花初期进行第1次施药,第2次施药于5月4日小麦灌浆期进行。用电动喷雾器对准麦穗进行施药。
1.土壤资料。土壤pH值7.0,有机质质量分数2.05%,土壤类型两合土,前茬作物西瓜。
2.气象资料。4月24日第1次施药,施药当天天气为晴,平均温度16.2 ℃,最高温度20.0 ℃,最低温度10.6 ℃,相対湿度83%。5月4日第2次施药,天气晴,平均温度21.1 ℃,最高温度27.0 ℃,最低温度15.5 ℃,相対湿度83%。施药前7 d至施药后30 d共有14次降雨,总降雨量为83.1 mm。试验期间雨水充足,未进行灌溉。
1.调查时期。5月18日,即小麦赤霉病发生定局时,调查各处理区的病情。
2.调查方法。每处理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査100穗,共调査500穗,并根据分级标准记录病级,计算各处理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通过施药后7 d调查,各处理区均未发现药害,说明各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小麦安全。
由表1可知,15%丙硫唑·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效,每667 m2用80 mL的防效达87.62%,每667 m2用60 mL的防效达84.54%。2个处理剂量的防效相差不大,但均明显优于40%多菌灵·戊唑醇悬浮剂 40 mL/667 m2和40%咪鲜胺·戊唑醇悬浮剂40 mL/667 m2的防效。
由表2可知,15%丙硫唑·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叶锈病的兼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戊唑醇。
由表3可知,15%丙硫唑·戊唑醇悬浮剂增产效果明显,产量明显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戊唑醇。
15%丙硫唑·戊唑醇悬浮剂可有效预防小麦赤霉病、叶锈病的发生,增产效果明显,对小麦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 mL/667 m2,每667 m2喷液量为35 kg,于小麦扬花期进行第1次施药,10 天后再喷1次。
表1 小麦赤霉病防效调查
表2 兼治小麦叶锈病防效调查
表3 小麦产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