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院(系)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8-11-05 05:19胡思文毕轶慧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树人学生党员教职工

胡思文 毕轶慧

[摘要]基层党组织是直接的组织者和承担者,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的有效贯彻和落实离不开基层党组织。高校院(系)党组织作为高校中与一线教师、学生联系紧密的党组织,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德树人,责无旁贷。只有真正建立起学习、标杆、团训、知心、党团、监督保障六个模块,才能真正增强高校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

[关键词]立德树人;院(系)党组织;党建;探索实践

一、引言

习近平在第23次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①。十九大报告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实际上,高校院(系)党组织作为高校中与一线教师、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党组织,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真正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在进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指导意义,认清新时代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方向,才能真正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二、立德树人对高校院(系)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义

(一)立德树人是高校院(系)党组织建设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所立之德是社会主义道德,所树之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党组织肩负着大学生思想引导之责,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过程中,才可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立德树人”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学生为核心,将德育贯穿至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多个方面,将教学、科研与学生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认真落实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工作,保证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二)立德树人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方向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紧密围绕的问题。只有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人才培养,促进人才成长。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具有很强的获取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可塑性极强,但是对于一些复杂问题的思辨能力、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比较欠缺。这就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时,必须培养青年学生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使命感,并通过提升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②

(三)立德树人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育人先育己,以德立德。立德树人,不仅仅是对学生培养的要求,更是对广大高校教师的要求。高校教师承担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不仅要具备良好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近年来,各种思潮的入侵,治学不严谨、功利思想重等不良教学、科研氛围,为高校教师的德行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完善教职工的党建机制,引导教职工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③的好教师。

三、现阶段高校院(系)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作为密切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高校院(系)党组织承担着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重要任务,在高校党的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的形势对高校基层党建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对理论学习的深度要求更高

党的理论学习一直都是党的建设重要一环。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已经将党的理论学习贯穿至各项工作中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了党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新的理论成果。要成为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党组织,必须发挥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具有的理论学习能力及研究能力,时刻紧跟党中央的理论步伐,及时了解,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二)对实际工作的规范性要求更高

在党的实际工作中,高校院(系)党组织建设的规范性、制度性要求更高。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各级党组织,包括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教工、学生党支部、党小组等组织建设,必须严格规范,切实履行从严治党;同时,提高了发展党员的衡量标准,高校院(系)级党组织必须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的新十六字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完善党员培养与发展机制,提高党员整体的质量和素质。

(三)对工作方法的创新性要求更高

高校院(系)级党组织面对的党员群体绝大部分都是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其中大多数是学生党员。大学生党员的进步对执政党地位的稳固和总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将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互联网、新媒体相结合,创新党的建设工作方法,对于当前高校院(系)党组织的建设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四、新时期高校院(系)党组织建设的实践探索

在立德树人的新要求下,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的战斗堡垒,高校院(系)党组织肩负着更重要的任务。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明晰党组织的职责定位,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工作机制,通过建立起学习、标杆、团训、知心、党团、监督保障六个模块,来探索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一)建设学习模块

首先,是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学习,深入踐行“两学一做”,严格学习制度,明确学习任务,组织多样化学习活动,将“两学一做”学习常态化,时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对现实生活中教职工、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及时回应与解答,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坚定其理想信念;其次,不断加强实践学习,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三会一课”与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相结合,引导教师、学生敢于表达意见、倾诉建议;最后,创新党的理论学习方式,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将传统学习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增强党员理论学习的实效。

(二)建设标杆模块

一方面,在教师、学生党员中开展各种服务活动,帮助他们联系基层群众,了解社会生活实际,同时将先进党员、党支部事迹进行评选并展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明确差距、找出不足,针对性地提升;另一方面,将党建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以先进学生党员带动普通学生,以党组织带动其他学生组织,例如让每位党员联系1—2间新生宿舍,为他们提供学习和生活建议,在每位党员的宿舍中建立“党员之家”,增强学生党员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三)建设团训模块

第一,组织学院领导、支部党员参加团队训练、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培养教师、学生党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责任担当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第二,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集体认同感;第三,组织教工、学生参加各类文体、科技競赛,增进党群之间的友谊与协作,激发广大党员、群众锐意进取的精神,增加集体荣誉感、认同感。

(四)建设知心模块

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全面了解教职工、学生党员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加强人文关怀,对不同年龄、身份的教职工、学生党员的工作、生活、学习心理需求,全面思想调研,对有问题、有困难的党员进行及时的干预和帮扶;另一方面,教职工、学生党员要对全体教师、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全面了解,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应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服务体系和机制,培养人格健全、品格优良、意志坚定的大学生。

(五)建设群团模块

一方面,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工会等群众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注教职工个人发展,改善教师成长环境,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教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以党建带团建,将团组织建设融入党组织的建设之中,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共同接受党的教育,不断增强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建设团委、学生会的特色品牌活动,以班级团组织建设为基础,将学生社团、志愿服务、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六)建设监督保障模块

加强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也是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提高班子整体政治素质,在教职工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成员分工明确,思路清晰,严格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检查督促机制,实行有效监督,既要有外部推动,也要有内部自我检视,把握监督的重点对象和重点环节,让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成为常态。

在高校院(系)级党组织的建设实践过程中,必须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真正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作用,教育和引领全体教师和学生,这是高校肩负的政治责任,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增强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

[注释]

①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2/29/c_1113818177.htm,2014-12-29.

②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1-212.

③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1).

猜你喜欢
树人学生党员教职工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