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侠威,林玲香,毛明江,王鼎,周玲芳,周鑫,金竹青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半身不遂,古称偏枯、偏风,指半侧身体上下肢瘫痪,随意肌弛缓或痉挛而丧失运动功能,与卒中后偏瘫类似。研究表明20%~25%患者在首次发作脑卒中后出现肌痉挛[1]。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中风后遗症患者日趋增多。文献报道,在美国脑卒中是致残的主要因素[2]。迄今为止,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偏瘫,仍没有公认的神经修复和保护药物诞生。中医药毒副作用小,近年来临床认可度逐渐提高[3]。经文献检索发现,对于半身不遂症,现代中医学家较少从辨病与辨症论治相结合的角度去探讨。笔者认为,辨症、辨证、辨病三者都是完整辨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中风后半身不遂而言,古代中医已经累积了大量的验药名方。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提取出古代先贤辨治半身不遂症的高频药、常见药对及药物相关关系,对于临床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或现代药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运用《中华医典5.0》之方剂数据库,检索词分为2类。第一类为“半身不遂”“偏瘫”“偏枯”“半身不遂”“偏风”;第二类为“中风”“卒中”“偏枯”“风痱”“薄厥”“大厥”“煎厥”“喑痱”“大风”“仆倒”“击仆”“仆击”“身偏不用”“风癔”,用AND关系词连接。即主治中包含有上述2类中一个或多个关键词的所有方剂。共收集半身不遂症古方291首,中药382种,囊括医书62本。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方剂主治中有上述检索词之一或数个;2)方药完整;3)为九版《中药学》[4]、《中药大辞典》[5]或《中华本草》[6]所收录的中药;4)同名异药方。排除标准:1)异名同药方剂;2)外用方;3)药物性味归经不明确且总频次小于5次。
1.3 数据预处理 将依上述标准纳入后的方剂,用Excel软件录入其方名和出处。以九版《中药学》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为基础,参考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将纳入方剂对应的中药进行药名标准化。如葫芦巴统一为胡芦巴,桂心统一为肉桂,川椒统一为花椒。对方剂中所含药物进行布尔变量赋值,有该药物为“1”,无该药物为“0”,建立“半身不遂症古方用药数据库”。
1.4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双人双机独立处理的方法,所有数据均由专业人员统一录入、分析、处理,建立“半身不遂症古方用药数据库”。用SPSSModeler18.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计算药味比(药味比=该中药类别出现的药味数/总中药药味数);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为前项和后项在291首方剂中同时出现的概率,置信度为出现前项后会出现后项的概率;绘制药物组合网络图,以获得半身不遂症古方高频药及药类,强关联药对或药组等信息,用于进行组方规律和治疗原则探究。
2.1 半身不遂症古方用药频次及药物分类结果 见表1、表2。本研究收录的291首方剂中,最少的为1味(救急稀涎散),最多的62味(凝水石酒)。通过频数分析,得到频次前10味药物分别为防风(196次),当归(145次),川芎(144次),肉桂(144次),附子(130 次),麻黄(123 次),人参(104 次),羌活(97 次),天麻(94次),独活(89次)。本研究将收录的382种中药,依据九版《中药学》教材进行分类,非教材收录药物统一归为其他类,共可分为21类。其中用药频次前7位的药类为补虚药(633次),解表药(581次),祛风湿药(381次),活血化瘀药(317次),温里药(302次),其他类(298次),平肝息风药(273次)。药味比前7位的药类有其他类(24.87%),补虚药(10.70%),清热药(8.90%),活血化瘀药(7.59%),化痰止咳平喘药(6.02%),祛风湿药(5.24%),解表药(5.50%)。可见,用药频次和药味比分布具有相关性。
2.2 半身不遂症古方关联分析结果 见表3。根据已建立的“半身不遂症古方用药”数据库,支持度设为0.103,置信度设为0.7,共得强关联配对方式44种。其中,满足最小置信度后,支持度前5位的药对为川芎-防风(108次),麻黄-防风(92次),羌活-防风(79次),人参-防风(76次),独活-防风(68次)。支持度前3位的3味药组为防风-麻黄-川芎(68次),川芎-麻黄-防风(68次),当归-肉桂-防风(59次)。
2.3 半身不遂症药物组合网络图 见图1。本研究通过不断提升支持度后,得到不同支持度条件下的药物组合网络图。其中,线段的粗细度代表关联的强弱性。可以看到,当支持度为0.189时,药数较多,可以较完全地反映药物组合的全貌,涵盖活血化瘀,解表祛风,温里回阳,健脾益气等药类;当支持度为0.254时,药数目开始减少,药物间关联度逐渐提高;当支持度为0.375时,可展现核心药物组合,如川芎-防风,肉桂-防风。
现代医学治疗卒中后偏瘫主要有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尹姣姣等[7]对比目前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治疗方法发现,运动疗法起效较慢且不长久,药物疗法虽起效快,但毒副作用较大。可见现代医学对于卒中后偏瘫治疗有局限性。文献检索发现,近年来,现代中医学家或从针灸辨治中风后半身不遂,或对半身不遂症独立进行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的探讨,或对现代名老中医经验进行总结,从各个方面论证了中医药对中风后半身不遂的确切疗效[8]。但对于中风后半身不遂的用药规律没有系统研究。
本研究经频数分析发现,防风、麻黄、羌活等解表药,当归、川芎、牛膝等活血药,肉桂、附子等温里药,人参等补虚药古人最为喜用。其中当归、川芎为代表的活血药和人参、黄芪为代表的补气药仍为现代所沿用[9]。而防风、麻黄为代表的解表祛风药,肉桂、附子为代表的温里药,因今人多从“内风说”,或因温里药辛燥暗耗阴精,所以现代不常用,然而也有文献重申用解表药和温里药治疗半身不遂症的重要性[10~11]。可
见,古今论治半身不遂症在用药法度上有所差异。频数分析结果启示我们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在应用活血药和补虚药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应用解表药和温里药,提高中药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临床疗效。
表1 半身不遂症古方单味药频数分析结果 (频次>45次)
表2 半身不遂症古方药物分类及频数分析结果
表3 半身不遂症古方关联分析结果
图1 不同支持度半身不遂症药物组合网络图
关联分析可以挖掘给定数据集内,项与项之间的有趣联系。规则是否有趣,取决于2个度量指标:置信度和支持度,它们分别代表着规则的有用性和确定性。如川芎-防风(支持度=28.2%,置信度=75.2%),支持度28.2%意味着28.2%方剂中同时包含附子和防风,置信度75.2%意味着出现川芎后出现防风的概率为75.2%。通过挖掘药物之间的强关联规则,可以得到几组在半身不遂症治疗中有价值的药对或药组。将所得药对或药组进行网络组合简化后,可更直观地发现药物之间的关联程度。
以下分析2组常用药对或药组,以供讨论。
1)川芎-防风(108次)。川芎,《本经》云:“主中风入脑……筋挛缓急”于半身不遂症言,川芎可活血、行气、祛风湿。堪为“血中气药”,故《药性论》直云其可“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防风,《本经》云:“主大风”,《别录》曰:“主四肢挛急”,既可祛散外风,又可平息内风。川芎与防风相配,既使表邪从外而解,又能防表药之辛燥之性,此法为临床所常用。现代研究表明,川芎的有效成分主要有α-细辛脑,藁本内酯等物质[12],其中α-细辛脑有较好的抗痉挛作用[13],藁本内酯能明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梗塞体积,减轻大鼠皮层神经元和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对神经功能有内在保护作用[14]。防风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对于脑卒中后引起的脑组织炎症反应后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15~16]。
2)当归-肉桂-防风(59次)。当归,《日华子本草》云:“破恶血,养新血”,《本草纲目》云:“治头痛”。肉桂,《本草汇言》指其可“壮命门之阳”,为“治沉寒痼冷之药”。三者相合,可取逐瘀出新,元阳复壮,祛风固表之功。此法于临床,常适当佐以平肝熄风或养阴清热之品,如《朱氏集验方》之附子大独活汤,方中防风、独活等可散寒祛风,附子、肉桂、白姜、等温阳暖中,当归可养血和营,再配伍芍药、干葛、人参等养阴清热之品,为治疗素体亏虚,风邪外袭型半身不遂之良方。现代研究表明,当归可减轻机体缺氧状态下神经元的变性,并能调控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脑卒中后受损的神经元细胞[17]。肉桂主要成分有肉桂醛、肉桂酸、桂皮醛等,其中肉桂醛、肉桂酸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酶作用,而桂皮醛对平滑肌有罂粟样作用,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18],吴跃文等[19]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肉桂联合阿司匹林可通过改善血流变、减少微栓子形成等多重机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半身不遂症,现今多认为属中风后遗症的范畴,临床上也多从中风的角度进行辨证论治。然而,症状和体征(统称为症)是中医临床辨病与辨证的前提和依据[20]。从病症结合的角度探讨中风后半身不遂的用药规律,对于后续的研究和临床工作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在治疗半身不遂症的291首古方中,挖掘出了几组符合强关联规则的药对或药组以及古方最常使用的药物和分类,旨在从辨病与辨症结合的角度出发,以方药为着手点,探讨了古代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症的用药规律,对后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