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在一般人眼中不过是一些对时事较为敏感的写手们的“急就篇”,思想和艺术方面相对粗疏。而事实上,前人留下的许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评论作品里,时评牢牢地占据着一席之地。鲁迅先生的杂文名篇中,不少就是时事评论,像中学课本选用过的《友邦惊诧论》《论雷峰塔的倒掉》等皆为评论中的上品。好的时评必须具备这样一些特质:敏锐的观察,深刻的剖析,独到的表达。其作者,必须具有深邃前卫的思想、明察秋毫的眼光和精准睿智的表达。有志于写好时评的后学,也应奔着这个方向而去,多读,多思,多练。
【摘抄笔记·如何看待多数大学生不想当科学家】
“多数大学生不想当科学家”,并不能和“大学生太物质”“国家未来前景堪忧”画上等号;不想当科学家也并不代表一定拜金,并不意味着不尊敬科学家、不崇拜科学。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学生都想着当科学家,那恐怕才是不正常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才是社会的常态。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存在着多种运行机制,也存在着多元的价值观。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有多种选择,有多种追求,有多种机会。当然,对一个国家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家就是先进生产力的制造者和贡献者。对科研的投入,会直接影响国家的科技实力乃至综合国力。这一方面需要吸引愿意从事科研、能够从事科研的优秀人才顺畅地进入到科学家的行列;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让科学家的待遇与贡献相匹配,生活得体面、尊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的氛围。这也是一个正常社会应有的面貌。
(摘自赵清源《不想当科学家的大学生未必不是好学生》)
【摘抄理由】中国人民大学近日发布的《大学生使命担当调查研究报告》显示,58%的大学生希望成为职场精英,仅有15%的大学生希望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专家。于是,舆论界有了“多数大学生不想当科学家”“大学生太物质”“国家未来前景堪忧”之类的喟叹。赵清源针对这一观点发表了一篇反驳性时评,作者从“社会常态”和“多元社会”两个角度,阐述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合理性。同时,作者又呼吁全社会重视科学,体现出作者辩证、理性的思考。
【摘抄笔记·如何看待春节变得越来越没有年味】
一个变化发展的中国,也必将形成变化发展的传统。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写过一本《传统的发明》,作者认为那些所谓的“传统”其实是被活在此刻的人不断现时创造的。或许有一天,春节也会成为“被发明的传统”,变成商业逻辑主宰下的“新传统”。
对于春节的变化,该抱怎样的心态?不妨听之任之吧。文化是传承的,也是变动的。商业逻辑,往往最贴合市井生活,芸芸众生才是一个节日有多大号召力的最终决定者。想想近些年在国内颇受欢迎的节日,无论本土的还是外来的,传统的还是新造的,几乎都是高度商业化的。这也说明,民俗文化不宜陈义过高、高调入云,它必然要贴合着一些世俗口味,配合着口腹之欲的满足,方能形成有烟火气的文化景观。
这种过程,也不是当代才有的。明代张岱描述过杭州的一个节日场景:“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然而,这是一个什么节日呢?是本来颇为肃穆阴森的七月半鬼节。传统本意与现实欲望之间的变幻莫测,可见一斑。对于春节,也不妨抱着开放的心态,它的模式不是被定义的,终究也要透过万家灯火的闪烁,变幻自己的光彩。
(摘自易之《透过万家灯火,春节在发展中变幻光彩》)
【摘抄理由】关于“春节年味越来越淡”甚或“越来越没有年味”的慨叹近年来一直不绝于耳,一些传统文化的钟情者们甚至喊出了“拯救春节”“挽救传统节日”的口号。易之先生以自己今年春节的一段亲身经历为由头,借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的理论,分析了春节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希望人们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和接受春节的发展演变。这则时评写得极富文化气息和学术味道,所举例证和引证材料均出自名家经典,分析鞭辟入里,读来有一种厚重感。
【摘抄笔记·如何看待乡村丢失的那些乡土传统】
这些年回老家过年,让我感受深刻的发现是,作为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乡土语言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代际割裂。很多随父母进城的孩子,接受了普通话教育,爸妈也操普通话和孩子进行交流,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基本都处于普通话环境,导致很多孩子已不会讲方言。
年轻一代以普通话为日常交流语言,固然无可厚非,也符合推广普通话的大趋势。然而乡土方言也不应完全被遗忘,方言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有什么能比春节期间说一口方言拜年更能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呢?在有条件的乡村学校,在乡土社区教育和地方特色教学课堂中,不妨开设与普通话并行的乡土方言教学,让农村孩子们具备从小会讲地方方言的语言能力,从而为乡土文化传承和接续提供语言基础。
乡土传统涉及面广,地域差异巨大,我的回乡观察,涉及的或仅是庞大春节图景中很小的一部分。无论如何,乡土传统是乡土性的文化根基,是“留住乡愁”的前提,这应是乡土春节所应当坚守的“初心”。
(摘自姚华松《富起的乡村重拾乡土传统》)
【摘抄理由】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着文明的成果。语言同时又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传递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方言是民族语言的组成部分,是乡土文化的根基,是文化的活化石。留住方言,便是留住了乡愁,留住了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座岛屿。姚华松从乡村中方言的淡化想到了乡土文化的失根,想到了“鄉愁”的远逝,可谓忧虑深远。一叶知秋,这是时评写得深刻的重要因素,此文得之。
田明老师:吉林省农安县第四中学教师,从教28年,多年来致力于基础阅读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