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自测(五)

2018-11-02 10:23池溪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祝允明龙骨甲骨文

池溪

1.“一问三不知”原本说的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了解,请问出自下面哪部著作?( )

A.《春秋》 B.《左传》

C.《公羊传》 D.《孙子兵法》

2.饯行送别在古代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当时交通信息不便,道路崎岖,在外出途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危险,亲友分别,难再相见,因而自先秦开始即有外出时祭祀路神的传统,你知道这种举动被称作什么吗?( )

A.辞 B.别 C.祖 D.宗

3.《汉书》记载,汉武帝爱妃去世后,大臣李少翁用棉帛裁出其影像,因此演化成了哪种戏剧?

A.京剧 B.皮影戏

C.黄梅戏 D.快板

4.在北京被叫做“洋取灯”的是哪种取火工具?( )

A.火柴 B.打火机

5.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的是哪位明朝著名才子?( )

A.唐寅 B.文征明

C.徐祯卿 D.祝允明

6.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体现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 )

A.李代桃僵 B.指桑骂槐

C.苦肉计 D.树上开花

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谁?( )

A.宋武帝和宋文帝

B.唐高宗和唐中宗

C.孔子和孟子

D.宋真宗和宋仁宗

8.近代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被发现的?( )

A.墓碑 B.青铜器 C.龟甲兽骨

9.筷子最早叫“箸”,后来为什么叫“筷子”?( )

A.避讳,以“住(箸)”反义“快”命名

B.希望可以让吃饭速度更快

C.用以挟起成块的食物

【参考答案】

1.B 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原句是“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2.C “祖”为古代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多于路旁亭舍和野外临时设立帐篷,备酒和菜肴来送别行人。《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3.B 皮影戲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4.A 火柴。

5.D 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

6.C 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周瑜曰:‘今日痛打黄盖,乃计也。吾欲令他诈降,先须用苦肉计瞒过曹操,就中用火攻之,可以取胜。”苦肉计,按照常理,人不会伤害自己,要是受到某种伤害,一定是某种自己无法抗争的力量导致的。利用好这样的常理,自己伤害自己,以蒙骗他人,从而达到预先设计好的目标,这种做法,称为苦肉计。

7.C 相传“圣人”孔子去世时73岁,“亚圣”孟子去世时84岁,民间传说连他们都只能活到这个年纪,其他人更过不去这个坎儿了。

8.C 中医有一味叫“龙骨”的药材,是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光绪二十五年(1899),时任国子监祭酒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买来的中药中发现了刻画着一些符号的“龙骨”,怀疑是古代文字,接着大量搜集这类“龙骨”,引起了学界对甲骨的注意。1903年刘鹗出版了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铁云藏龟》,第一次指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

9.A 筷子古代叫“箸”,因为“箸”和“住”是谐音字,有停住的意思,古人认为不吉利,后来就用与“停住”相反的“快”字加个竹字头,就成了现在筷子名称的由来。清朝赵翼曾引用明朝陆容的《菽园杂记》说:“起于吴中,凡舟行讳‘住讳‘翻,故呼‘箸为‘快子。”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祝允明龙骨甲骨文
明 李应祯 行书致祝允明请来札
明 祝允明 行草书春雷札
架龙骨
祝允明的“玩”
甲骨文“祸”字新证
祝允明诗书戏权贵
三千年甲骨文
最“萌”甲骨文——心
识别真假龙骨
煅龙骨现代临床量效关系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