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莹 吴秋菊 李雪松
摘要:傣族传统稻作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在分析傣族传统稻作文化的载体、特点和旅游开发意义基础上,提出了“稻作”文化展示、“稻香”风情体验、传统稻作文化节等具体策划项目,并建议选取“公司+农户”模式、打造延伸的文创旅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争取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扶持等,以期实现旅游开发促进传统稻作文化的保护。
关键词:傣族稻作文化
旅游开发傣族作为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灌溉技术,且拥有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产。云南西南部傣族聚居区是人类用人工栽培稻谷的起源地之一,并且认为中原地区的“稻”,从语源的角度来看,最初是来自古代百越,百越则是傣、壮诸族的先民。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对农业稻作文化遗产的三种保护方式,即动态保护、原地保护和基于社区的保护。其中,旅游可以对属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稻作文化进行动态保护。当今,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发展傣族稻作文化旅游,既能保护和传承稻作文化,又能带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是旅游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一、傣族传统稻作文化的载体
(一)历史悠久的灌溉技术
据史料记载,傣族地区种植水稻的农业灌溉技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傣族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分工中,就有专门管水利的人,称为“盘南”,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有专门管水利建设和灌溉的官员,称为“板闷”,在各种法规中,规定兴修水利是全体傣族人民最重要的事情,他们会对不参加水利建设或破坏田间水沟者进行各种不同程度的惩罚。正是灌溉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傣族地区稻作产业的发展,使得傣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拥有最丰富稻作文化遗产的民族。
(二)古老而神秘的祭祀仪式
在傣族人民看来,稻谷的长势好与否,不仅和栽种技术有关,更与祭祀有关。他们认为稻谷有灵魂,即谷魂,谷魂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稻谷生长,要想稻谷生长得好,需要保证谷魂的健康,所以便有了祭谷魂的祭祀仪式。不仅如此,他们还有祭水神、祭寨心、祭寨神、关门节、开门节等祭祀仪式活动。
(三)分布广泛的稻作文化遗址
经考古发现,傣族地区有着大量稻作文化遗址。渡部忠世为了探明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曾到我国傣族地区进行考察。他在南糯山发现了疣粒野生稻,在思茅至景洪的途中和景洪民族师范学校内发现了亚洲普通野生稻,在景洪郊外曼景兰水田周围发现了普通野生稻群落。而在普洱县出土有碳化了的古稻谷,孟连还曾经出土过野生稻的化石。
(四)深入人心的传统生产理念
傣族地区现在不仅还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如牛耕、人工种植、绿色养殖等技术;还有一整套在每年播种、收割时都要举行的农耕祭祀仪式。在傣族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将依靠自然、尊重自然以及遵循自然法则的农耕理念融入了生产生活,形成了延续几千年的自然农法思想。而这种思想也体现在农耕祭祀活动和他们的宗教信仰上,一直影响着傣族世代人民的生活。
二、傣族传统稻作文化的特点
第一,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傣族先民最早进行了野生稻的人工驯化和栽培,拥有着历史悠久的稻作文化。水稻种植的代代相传,形成了傣族特有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信仰。从傣族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古朴的土地关系制度直到完善的水利设施系统诸方面看,傣族稻作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第二,绿色健康,品牌价值高。傣族居民深知化学农药的危害,便利用有机肥对稻米进行营养输送,形成了农村循环养殖系统,生产出了绿色健康的稻米。与普通的大米相比,如此高品质的稻米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借此还可以打造独具绿色品质的傣族稻米品牌。
第三,传统耕种,旅游体验强。孟连地区传统稻作历史悠久,现在还保留着最传统的稻作方式和生产工具,具有很强的旅游开发价值。同时,傣族地区还保留着传统建筑和佛教文化,可以从多方面挖掘特色进行旅游开发。
三、傣族稻作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傣族稻作文化底蕴深厚,市场认同度高,极具传统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
第一,有利于传统稻作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护、传承和利用傣族地区灿烂的稻作文化,深入挖掘稻作文化内涵及价值。通过旅游开发让当地居民重新认识传统稻作文化价值,实现其自觉自愿的文化传承和保护。
第二,有利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城市与农村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来临。普洱市孟连县位于我国最西南角,有傣族,拉枯族,佤族等21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6%。民族地区开发传统稻作文化旅游有利于充分释放旅游扶贫、旅游富民效能,实现脱贫致富。
第三,有利于丰富傣族地区文化旅游产品。一般旅游者对傣族文化的认知局限于傣族服饰、建筑、美食和佛教。开发稻作文化旅游新产品,打造傣族旅游新形象,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需求。
第四,有利于提升傣族稻作产品的品牌价值。傣族稻作文化开发有利于赋予稻作产品文化价值,激发旅游产业不断创造更新稻作产品,并将其价值向旅游者传递。傣族稻作產品经过价值赋予和品牌包装,可以整体提升稻系列产品价值和地区形象。
四、傣族稻作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思考
傣族稻作文化要能够吸引游客,需要对其文化进行旅游策划、设计和包装。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针对历史悠久的傣族传统稻作文化,应结合当地民俗风情,设计开发体验性强、主题鲜明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一)“稻作”文化展示
以孟连源远流长的稻作文化为脉络,展示傣族稻作文化。
1.傣族自然农法稻作馆。展示传统的农耕农具、反映传统稻作场景的画作或雕塑,设置LED屏展示傣族传统农耕作业过程。
2.稻作文化主题商业街。将稻米形象融入建筑,如在墙壁或地面绘制稻作过程图案,安装稻穗形状路灯、景观小品等,出售稻米及其延伸产品,打造特色鲜明的稻文化主题街。
(二)“稻香”风情体验
“稻香”风情体验结合现有的传统稻田、民俗风情和特色美食,意在打造绿色生态景观的同时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多功能休闲场所,具体策划项目有:
1.趣味插秧体验。设置服务台提供水衣、水鞋等一系列插秧所需工具,让游客体验稻米的栽种艰辛。
2.稻穗风情体验。以创新创作为主题,植入欢乐、童趣、艺术等元素,通过打造艺术稻田提高稻田的观赏性和美感。分阶段开展特色活动:稻谷生长期开展热气球观赏稻田活动;稻谷成熟期依靠稻香吸引游客,并利用局部收割方式使稻田形成大地艺术景观;稻谷收成期开展走稻草迷宫等项目。
3.稻谷美食品尝。展示出当地美食、特色美食,游客可免费品尝并通过设置的购买平台进行购买。
4.秧苗认领栽种。游客认领一定数量秧苗,选择自己或由工作人员照顾秧苗生长直至成熟。稻米成熟时将稻米寄回或者捐给当地的养老院、孤儿院等。
(三)傳统稻作文化节
选择每年的3月15日至3月18日作为传统稻作文化节,开展插秧祭祀仪式、亲子扎稻草人大赛、插秧大赛、秧田摄影展、稻香长街宴等活动。
1.插秧祭祀仪式。3月15日上午9点举行插秧祭祀仪式,意在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
2.亲子扎稻草人大赛。以娱乐区的套票作为奖励开展比赛。
3.插秧大赛。以稻香长街宴的入场券作为奖励开展比赛。
4.秧田摄影展。在文化节前一个月征集摄影作品,游客投票。投票截止后前十名可获得相应奖励。
5.稻香长街宴。将种植稻米做出的七彩米饭结合傣族特色美食组成长街宴的菜品。
五、傣族稻作文化旅游开发措施
第一,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吸纳少数民族参与稻作文化旅游开发,利用农户闲置资产、富余劳动力,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管理,对接待服务进行规范,避免因不良竞争而损害游客的利益。把集体利益绑到一个产业链上,实现“全民参与、共同富裕”。
第二,打造延伸的文创旅游产业链。文化旅游产品打造要注重文化创意开发,挖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把傣族特有的造纸技艺、制陶技艺、织锦技艺和竹编技艺等注入创意元素开发旅游产品。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既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形式,也可以给乡村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第三,注重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开发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将乡村旅游与有机农业、经济林种植、农产品深加工、餐饮住宿等不同业态形式相结合。通过旅游,带动传统农业生产,提高农特产品议价能力,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第四,争取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扶持。开发傣族地区稻作文化旅游是符合十九大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争取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扶持,有利于加快地区脱贫进程,加速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政府网简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政府网[EB/OL].https://www.keyunzhan.com/zhengfu_530827,2018—06—13.
[2]黄剑华.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探析[J].地方文化研究,2016(04).
[3]龚娅薇.孟连傣族自然崇拜的内容及其特点[J].科技视界,2014(23).
[4]殷志华,刘庆友.太湖地区稻作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农史,2014,33(05).
[5]阎莉.傣族的稻作与祭祀[J].贵州民族研究,2011(05).
[6]李德建,唐晓梅.苗族稻作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J].凯里学院学报,2010,28(04).
[7]黄平芳,胡明文.体验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及其开发取向——以稻作文化的旅游开发为例[J].农村经济,2008(01).
[8]高立士.傣族悠久的稻文化[J].昆明学院学报,1999(01).
[9]王懿之.傣族农业发展简论[J].云南社会科学,1994(02).
[10]秦家华.傣族古代稻作文化[D].思想战略,1988.
[11]董文力,陈佳成.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对策——以元上都遗址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7(14).
[12]马维信.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健康发展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8(20)
〔本文系云南财经大学第十三届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傣族农耕文化融入观光休闲农庄开发研究”阶段性成果。〕
(吴万莹、吴秋菊、李雪松,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