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技术贸易也逐渐走向繁荣。目前,我国技术贸易存在贸易逆差现状,改变这种状态以保持平衡,有利于技术进步、推动中国技术走向世界、提高我国整体技术水平。对中国技术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剖析我国技术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改变逆差的政策。
关键词:技术贸易逆差技术创新技术进出口知识产权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技术出口逐步增加,主要以“硬技术”出口为主,但规模与数量都在快速增长。据统计,2017年我国技术贸易逆差达100亿美元以上,其中,“硬技术”在技术贸易进出口中占比高达90%左右,“软技术”进出口总额占比不到10%,技术贸易总体贡献度较低。与发达国家技术贸易相比,我国技术进出口额较低,尤其是技术出口总量较少,金额小,技术贸易收入较低。在这种环境下,分析我国技术贸易的现状,阐明技术贸易逆差出现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中国技术贸易研究现状
关于总体情况,王立斌(2016)提出我国技术贸易重视硬件、忽视软件、重在引资、轻在技术创新,我国在技术引进时以成套设备进口为主,引进没有技术上的提高[1];封荔(2018)提出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不平衡,主要“软技术”贸易领域仍处于逆差状态[2]。关于技术出口,陈晓华等(2011)认为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有了大幅提升,技术结构较高的省份都位于东部地区,虽然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技术结构差异呈扩大趋势,但未出现"两极分化"[3];余慧倩(2014)提出中国出口贸易技术结构仍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表现在高技术商品出口贸易比重较全球整体水平低,中低技术商品出口贸易比重较全球整体水平高[4]。关于技术进口,刘历兵等(2011)认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依赖发达国家,导致技术进口受发达国家限制,进口管理工作不完善,进口促进职能有待强化[5];王立斌(2016)提出我国进口市场主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技术引进的行业与地区分布不均匀[1]。
(二)扭转技术贸易逆差政策
在政府层面,李玲玲(2015)提出政府应保护处于发展初期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为中国技术贸易在国际上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6];周利梅(2016)认为政府技术出口贸易战略,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指导我国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指导性纲领[7];童伟伟等(2017)认为政府部门应注意研发能力不同的企业的差异化反应,通过适当的研发资助政策引导其进行技术创新[8]。在企业方面,李春顶(2010)提出应彰显企业的主导地位,使技术进口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挂钩,结合现代企业改革,实施一体化的后续研发[9];温怀德(2010)提出企业应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技术出口实力,特别是“软技术”产品出口,加快“软技术”引进步伐[10]。
三、我国技术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
(一)国外因素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提高是我国技术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之一。东盟、南美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激烈,发达国家的高精尖技术对技术进口国有强大的吸引力。我国技术主要是对发展中国家实用性较强,但技术出口范围相对较小。受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的影响,一些过去进口我国技术的发展中国家转而进口东盟、南美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对我国的技术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二)国内因素
一是高科技人才匮乏。人才评价体系不科学,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不足,继续教育不到位。二是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偏重于技术、设备的引入,忽视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科研效率低,投入产出比例不合理。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不健全。政府立法滞后与空白,缺乏配套的法律保障,对新技术的保护范围有限,缺乏系统化、实质性的法律保障体系。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低,导致知识产权的保护无法达到目的。四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一方面,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是一笔财富,而我国多数企业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规则的研究,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较差。另一方面,企业习惯性借助低劳动力成本及价格优势运营,在与国外掌握核心技术企业的角逐中处于劣势。
四、解决逆差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我国的技术进出口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与宽松的外部条件,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贸易法律体系。加快推进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工作,给企业提供完善的专利信息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促使企业逐渐养成自觉保护知识产权的习惯,提升使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与水平。
2.加强与国外的沟通交流。从政府层面来拉动各国对我国的技术进口,为企业創建一个良好的外部贸易环境,以提高国外企业从中国进口的兴趣和信心,促进我国与各国的良好技术贸易关系的改善。
3.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对引进的技术设备等进行合理合法的研究、消化、吸收与创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使我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世界技术进口国的吸引力会不断上升,各国将开始进口中国技术,随之中国技术贸易逆现状问题逐渐减轻。
4.放宽技术出口资格条件。我国规定从事技术出口企业的资格条件是每年技术出口金额达到一千万美元以上,但我国的技术贸易出口处在初级阶段,许多企业达不到目前的金额指标。这些“标准”应该修正,以便使更多企业获得外贸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这是改变技术贸易逆差的重要条件。
5.发挥高精尖技术人才作用。一方面,政府应在高新技术人才的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等多方面为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力量;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制度使人尽其用,促进高新技术人才更好的开发研究新技术,提高我国技术出口量。
(二)企业层面
1.提升企业科技实力,实现高新技术获得方式多样化。企业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和外国企业达成联盟,获得技术上的支持;企业在外国设立研究机构,采取联合研究,以获得先进技术;加强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交流和合作;并购发达国家企业来获得先进技术,吸引其他国家企业引进我国的高新技术,技术出口扩大,缩小我国技术贸易逆差。
2.积极研发高新技术产品,提高自主技术创新力。提升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和运用能力才是我国企业解决逆差问题的根本之道。企业创造自主品牌,研究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增强我国技术出口竞争力。引导企业研发技术人员参加学习专利检索、专利基础知识等讲座及培训,加强企业人员的专利意识,促进企业完成自主创新。
3.利用WTO规则,参与国际技术贸易。企业要普遍领会和熟悉WTO有关国际技术贸易法则,积极主动加入到全球竞争、融入全球科技体系当中去。认真分析研究WTO有关国际技术贸易规则的特殊性、复杂性、程序性,让全世界真正了解我国高新技术,学习吸引外国高新技术。
参考文献:
[1]王立斌.中国技术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12—15.
[2]封荔.中国对外技术贸易的现状、问题与竞争力提升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8(03):21—24.
[3]陈晓华,黄先海,刘慧.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演进的机理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3):44—57.
[4]余慧倩.全球贸易技术结构特征、比较与中国的对策[J]. 国际贸易,2014(04):37—40.
[5]劉历兵,汪洋.新时期完善我国进口策略再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1(12):55—57.
[6]李玲玲.中国技术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0):87—88.
[7]周利梅.中国技术贸易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8]童伟伟,熊芳.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国内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7,33(10):51—65.
[9]李春顶.“后危机时代”我国技术进口战略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7):15—16.
[10]温怀德.技术贸易在中国[J].对外经贸实务,2010(05):50—52.
(刘美岩,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