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 磊
深圳体育馆
深圳特区报业大厦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城市建筑界最重要的成就,旨在捡拾这40年究竟靠何等创新步伐为中国城市留下卓越作品且改善了民生幸福。如果说“北上广深”是中国城市建设改革发展的先锋之城,那么经济特区更是率先结下优秀项目的成果之地。然而,近日有不少城市在借改革开放40年之机,用“奋进新时代,走在最前列”的精神,在搞新一轮“旧城改造”,这给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带来新威胁。笔者认为,不同年轮的城市要有不同时代的遗产新思,城市更新与发展核心是要协调好城市文脉的延续与开拓的关系,呼吁有关方面要认真研究、慎重对待,保护经济特区这批可贵的20世纪“80后”项目,因为它们不仅是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物证,也是被国家珍视的20世纪建筑遗产之典型代表。
2018年6月26日在素有80年代中国酒店业“黄埔军校”之称的深圳南海酒店(1985年)举办的“以建筑师的名义纪念改革开放:我们与城市建设的四十年·深圳广州双城论坛”。“住”是民众生活的最常态,建筑的变迁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设计进步与创新之态是完美呈现。建筑是时代的纪念碑,建筑师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建筑不仅可以使用,更用事件、用理念、用故事在回溯历程时致过去且敬未来,它可提供城市记忆的最生动、最形象的言说。据此与会专家在归纳深圳建筑设计改革重要“时段”时,深情地用作品回望了多位对深圳做出贡献的前辈建筑师如:深圳体育馆(熊承新1985年)、深圳南海酒店(陈世民1985年)、深圳大学演艺中心(梁鸿文1983年)、深圳向西小学(陈达昌1984年)、深圳贝岭居宾馆(吴经护1987年)、深圳华夏艺术中心(张孚珮1991)、深圳天祥大厦(左肖思1995年)、深圳南山图书馆(程宗灏1996年)、深圳特区报业大厦(许安之1997年)等。特别强调这些项目之所以令业界与公众瞩目,不仅在于建筑师创作的先锋性,还在于它们从实验性、多样性、示范性承载了深圳新建筑背后的太多故事。
深圳南山图书馆
如1985年建成的深圳体育馆属深圳建市后“八大”文化设施之一,主持设计的建筑师们回忆到,当时为了体现体育建筑的力度与向上精神,设计摒弃了所有装饰附件,特用建筑固有的构件表现它的形象美,如高举的屋盖、自然坡起的看台体量,与水平舒展的观众休息平台形成对比,从而表现出稳重有力的气势。尤其可贵的是它从设计之初就千方百计提供面向普通市民服务的宜人设计,确保90%以上的观众席在好的或较好的视觉区,从而使它早已成为集市民休息、娱乐和建设多功能于一体的体育公园。该体育馆的严谨、求新的设计风格无疑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建筑的标志,在荣获一系列业界奖项外,1989年它在国际建筑师协会举办的“体育与娱乐设施优秀设计”中获银质奖,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还授予其“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人们知晓,1979年7月8日,蛇口工业区破土动工的“开山第一炮”,是中国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它带给国人与业界的是蛇口精神遗产的改革基因。建筑作为改革开放的纪念碑,罗湖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国贸大厦、渔民村、东门商业街、地王大厦、罗湖口岸、深圳火车站、深圳迎宾馆等无疑是深圳改革开放地标。
20世纪建筑遗产主要分成两段:中国近代建筑(1840~1949年);中国现当代建筑(1949~21世纪初中叶)。世界的文化与遗产多样性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认定是一项丰富的精神源泉,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不同于传统文物建筑,其可持续利用是对文化遗产中“活”态的尊重及最本质的传承,保护并兼顾发展与利用是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主要特点。研究并认定20世纪建筑遗产重在传承中国建筑设计思想、梳理中国建筑作品,不仅是敬畏历史,更是为繁荣当今的建筑创作服务。无论是历史研究评估,还是通过评估认定建筑群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都不限定建筑的建成年代,而要充分关注它们是否对社会及城市曾产生或正在产生深远影响,如“开中国之先河”等。说起改革开放的建筑“神话”,三天一层楼的口号从深圳国贸大厦响彻全国。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第一高楼(楼高160米,共53层)。其“滑膜施工”全国居先,滑模工艺指先用钢结构搭建模板,再往里浇灌水泥,等水泥大体凝固,再往上提升模板,这创出典型的影响全国的“深圳速度”。1985年末它投入使用,连接起周边的国贸商厦、国贸商业大厦、天安国际大厦,组成我国最早且最大型的城市综合体。在这个充满国际味儿的国贸,30多年来,600多位国外政要首脑亲临,使它如同一位巨人,是一段历史的印记,是一座城市的地标,是一个时代的符号。2016年6月,国贸大厦荣获“深圳文化名片”称号,2017年9月,它又入选深圳市首批45处历史建筑。面对以“创新链”为抓手的中国城市再发展的诸多“品牌”效应,我们尤其不该忽视改革开放之初那些80年代看上去简朴的建筑,它们是有蕴含生命之亲切的缅怀与故事的,它们是有改革开放之初建筑师创作的发奋情感与设计激情的,它们更是见证城市崛起繁荣压力下的起点和归宿。
保护是每一个经济特区培育文化、珍视历史的需要。其当代遗产价值至少表现在:当代人要为这诸多细节留下“历史脚步”;改革开放的特区早期建筑是自带故事的;改革开放并非要满溢新姿,该从积淀中品鉴过去思考未来;尤其倡导每一座阅读的城市,更要倡导市民从历史建筑中读懂城市的珍贵记忆。特区城市的历史建筑保护是文化遗产的新视角,“历史城市修补”的理念会发挥作用。为此要克服的问题是:不理解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真实存在,不理解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年轮,不理解历史建筑文化传承的不可分割性等,从而以发展之名、以创新之名、以改革之名破坏特区城市历史建筑的事件与趋向屡见不鲜。我们绝不可视这些20世纪“80后”建筑于不顾,应以实事求是的历史观,给这些建筑留下必要的生存空间,因为它不单纯是简单的历史遗存,更是改革开放之初的设计思想的遗产。弃之不理或任其衰败、或任其遭受破坏都是对改革历史的不负责任。本文之所以推崇城市修补之法,其目标是扭转过去外延式的发展路径,实现城市的可持续高质量设计发展之路。
其一,创造特区新文化,要先珍视自身的文化。如改革开放40载让深圳不断呈现文化新貌,其中坚持了22年的城市阅读是深圳文化建设的“亮点”,这是一个渴望文化立市的步伐,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设计创意之都”也为深圳带来了国际文化创意之桂冠。问题是,深圳的文化不仅要“创”,还必须在回望中珍爱,必须在认知中发现这是深圳当代遗产发展的40载,这是深圳文化自信的标志。阅读之城不仅仅是“读书”,更要教授公众与管理者读城市、读建筑。习主席曾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深圳改革开放后的如深圳体育馆、深圳国贸等一批建筑,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深圳城市的崛起,更代表了时代精神下人民的美好记忆,呼吁要站在文化城市建设大视野下,保护好深圳这批20世纪“80后”优秀建筑,它们将是20世纪新中国建筑的辉煌记忆;因为只有勃勃生机的深圳新经济才越来越需要城市文化“标签”的衬托,所以需要经济特区诸城相关部门下决心留下这批“城市富矿”般的建筑。这里要有对特区城市建筑40年记忆的反思与追问:特区建筑的诞生有其历史性,它本身已营造了一个可思考的建筑环境,所以它无论新与旧都有存在的必要,拿仅有40年历史的特区建筑与百年建筑、甚至古建筑相比是不合乎逻辑的;特区建筑具有传播曾经的时尚精神与设计技艺相结合的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为何今日不采用有机更新之法,而要简单地遗弃呢?特区建筑是那个时代的记忆与纪念碑,它已经为特区城市的人文科技艺术服务并留下烙印,为何不“织补”,为什么不在文脉、城脉、人脉的深处为它们营造归宿,为什么视人民的心愿于不顾,不下功夫按照保护利用的国际准则化“腐朽”为神奇呢?
其二,特区改革开放文化包括始于八十年代的建筑文化,这是由特区文化特征所决定的。20世纪八十年代的深圳优秀建筑,就是象征深圳建筑史的“历史建筑”,它是深圳乃至中国城市化改革的无价之宝。对于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均有专门规定强调要予以保护:2017年9月住建部下发建规【2017】212号通知,从历史建筑普查、确定、建档、挂牌、不拆除、不乱建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国家文物局早在2008年就发布《关于加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2018年6月27日又印发《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导则(试行)》,其中第七条、第九条的内容实际上规定了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要则。在肯定翱翔在改革开放春风里,不断创造蝶变之路的深圳成就的同时,也需要认真梳理属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新建筑成果,要自识瑰宝,要从建筑当代遗产的载体中找到城市发展的脉络。建筑是服务城市的视点,体现在区域与土地蜕变、城市与高度蜕变、城市与生产力蜕变的一系列过程中。在此充满感慨地建言:经济特区需要保留有“事件学”视角的建筑,要总结出一批八十年代经典建筑作品的设计建设“史论”观,更要留住从一开始就倡导面向公众服务的文体建筑示范。面对全国上下城市更新进入快车道的大势,我们必须明白,社会与城市需要的不再是一般意义的“拆旧建新”,而是有文化内涵保证的高质量的有机更新。否则,失去了敬畏历史之心的更新之策,不亚于又一轮大拆乱建,是有悖于现代社会文明与遗产意识的“油漆刷佛像”之举。建议通过尊重历史与原貌的方式,重塑功能,使它可阅读,可亲近,可利用,让特区的“历史建筑”在新时代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