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小燕
就人的一生而言,发胖的危险期首推中年。最新统计显示:肥胖者在30~39岁开始发胖的最多,其次是40~49岁。其中,女性35~40岁是发胖的高峰期,尤以38岁为甚;男性则在40~45岁间最容易发胖,44岁是关键的一年,究其奥秘,基础代谢率(又称静息代谢率,指人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身体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热量)受到年龄增长而减低为主因(大概每10年减低1%~2%)。另外,以雌激素为代表的荷尔蒙下降,尤其是更年期前后的转变,成为女性中年肥胖的重要推手,而且脂肪的囤积也开始由大腿、臀部等部位向肚子转移,使其身材由梨形变为苹果型。至于男性,在代谢减缓的同时,活动量减少及应酬增多,导致总热量的摄入超过消耗是主要的,“啤酒肚”往往因之而纷纷亮相。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我国的肥胖率已升至10%,且呈现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的现象。每个人都应该比比看,你是这10%中的一分子吗?目前的判定标准主要是看体质指数,即体重除以身高平方所得的商数。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体质指数在18.5~24.9 之间为正常,在 25~29.9之间为超重,在30以上为肥胖。不过,与多为全身性肥胖的西方人不同,中国人多为向心性肥胖,即脂肪常以心脏、腹部为中心而堆积,而且不需要胖到西方人的程度就会出现诸多健康问题。因此,提出了更适合国人的肥胖标准,即体质指数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为腰部肥胖。
另外,不能只看外形或体重,还需要看透体内的脂肪量。一位叫作巴尼的美国医生测量显示,一些看起来偏瘦的人体内脂肪积存量竟高达40%,相反一些体重超标者的健康情况却非常良好,奥秘在于这些人天生骨架较大,故体重显得较重,但体内脂肪积存还维持在健康水平。就体内脂肪积存而言,尚有男女性别差异,不可一刀切,以男性为例,健康人的体脂含量应维持在10%~18%。女性则不一样,应维持在16%~22%之间,在考虑一个人是否属于肥胖时,务必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中年肥胖危害大,有无阻止的利器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提升你的基础代谢率,具体办法就是多运动。运动的最大妙处是可使你体内的肌肉含量升高,而体内的肌肉含量比例越高,基础代谢率也就越高。有人做过试验:一个肌肉含量高的人,坐着也比那些肌肉含量少的动者更能消耗热量。明白了吧,聪明的减肥者应该选择提高自己的基础代谢率来减肥(不是依赖过度节食甚至饿肚子来减重),这样做不仅减肥效果好,而且不易反弹,且不会株连健康(如招惹营养不良、贫血等疾患上身)。如何运动呢?掌握好以下两条:一是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配合力量训练(最能增加肌肉量),前者有快步走、慢跑、跳集体舞、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后者有仰卧起坐、下蹲、深蹲、侧抬腿、侧卧压腿或借助器械锻炼(哑铃、拉力器);二是时机,清晨不是最佳锻炼时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上午9点~10点,下午16点~20点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