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与安徽创新发展

2018-11-02 05:12陈套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安徽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安徽强国战略

◎文/陈套(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把科技强国写进了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支撑。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科技创新居于战略核心地位,只有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发展。

安徽科技创新基础较好,科技创新实力领跑中部地区,在全国的科技创新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安徽高质量的科技供给还不充足,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现实生产力的长链条咬合能力还不够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水平还不够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面对问题和不足,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进一步优化完善安徽的区域创新体系,凝聚和培育高水平的人才和团队,发挥好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输出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问题。面向国内放眼全球,要不断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把安徽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和国家的创新人才高地,实现安徽的快速发展。

一、科技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

我国已经制定了科技强国建设的“三步走”战略。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进一步明确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我国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能源等重点领域作出一体化的战略部署。聚焦重大科学问题,部署和建设一批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整合国家资源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面向未来发展,部署了我国科技面向2030年的长远战略,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大数据、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等。

在“三步走”战略中,第一阶段衡量或测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主要指标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20%,R&D/GDP达到2.5%,创新体系协同高效,创新环境更加优化。第二阶段衡量或测度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主要指标是: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R&D/GDP达到2.8%,国家创新体系具有竞争力,创新环境优良。第三阶段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衡量指标主要是:科技和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成为政策和制度制定的核心因素,劳动生产力提高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拥有一批国际一流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目前,中国已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2017年,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5%,达到1.76万亿元,经费比2012年增长70.9%,强度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平。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居世界第2位,比2012年增长70%;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量跃居世界第2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1位,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3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升至57.5%。然而,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一些重大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科技创新已经发展到了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键时期,抓住科技创新的战略机遇就能在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重大基础性、原创性科学问题正在开辟新方向,深空深海深地探测、核电、大数据、云计算、量子通讯等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带动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和创造新产业新业态。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建成科技强国是应有之义,也只有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才能提供科技的战略支撑作用。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依靠科技创新的战略定力,突出体现在四个维度的张力。新时代科技创新具有链条长、网络化、体系化的特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有科技创新的战略定力,就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领跑全球科技发展,在重大基础研究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为全球科技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四个维度的张力主要为:一是建设国际一流的人才和团队,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全球领先的科技成果。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基础载体是推进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提升世界500强的企业占比数,增强高校、科研机构和现代企业的研发力量。进一步强化中科院等战略性科技力量,尤其是整合国家资源建设国家实验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科学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这是一项对我国科技创新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立新型运行机制,与基础性研发机构形成功能互补的关系。三是推进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四是不断优化创新的市场环境、法律社会环境、科学生态环境,提升全民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等。

二、安徽科技创新的基础和着力点

对照国家科技战略,安徽的科技创新供给高度契合国家的创新需求。安徽的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信息、能源、健康与环境四大领域具有雄厚的科技基础,尤其是在量子通信、核聚变能源研究、环境监测与治理、强磁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领先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科技成果。我国“十三五”科技规划在以上四大领域中部署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或重大科技计划,安徽将是相关科技创新领域的项目承担者和重要研发力量。

安徽是除北京外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方,拥有三个大科学装置,这些都是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尤其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将突破若干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催生变革性技术,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如中国参与的国际热核聚变堆大电流超导导体实现100%中国制造。同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推进建设大科学装置集群区,如合肥先进光源、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大气环境综合探测与实验模拟设施等。

通过安徽“全创改”的深度推进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安徽创新体系建设,构建机制活、创新能力强的区域创新体系。一是着力推进“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建设,推进若干科研院所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增强人才培养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推进学科点的培育和交叉学科的创新发展。推进高校和院所之间“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形成科研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建设公共大型科技创新平台。二是着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建设好安徽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汇聚和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人才团队,建设国际先进、国内唯一的大型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实现区域创新的基础性载体和战略科技力量的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颠覆性技术突破能力,解决一批重大科学问题,实现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在现有科技基础上,协同国内相关资源,推动建设安徽的国家实验室。三是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从人才计划管理向为人才服务、优化人才环境转变,从以待遇留人向待遇、事业、平台协同培育人才、凝聚人才转变;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发挥人才效应,加强人才培育,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四是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提升安徽的全要素生产率,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安徽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的效用,推动更多平台进入国家级序列,提升安徽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品牌价值,推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家500强乃至世界500强行列。五是着力融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机制,加快推进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在全国实现科技强省建设的“三步走”目标,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安徽实践,贡献安徽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安徽强国战略
《安徽记事》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学习强国”礼赞
5.回声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