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雪晨
(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 体育与健康系,江苏 南京 210000)
Cattle和Spielberger指出,焦虑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指个体对广泛的威胁性刺激作出焦虑反应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状态焦虑是觉察到危险性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包括个体的紧张、担心、不安、困扰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1]。两种焦虑水平从不同角度反应了人的焦虑情况。焦虑情绪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大学生如何自我调节焦虑情绪、运动与心理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多学科领域研究的重点[2]。研究表明,男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女大学生[3],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3-4];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对就业有较低的积极评价和中性评价,而特质焦虑得分高于女生[5]。因此,男大学生的焦虑问题应该受到关注。
运动有助于预防和降低焦虑水平已被诸多学者证实,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少选择运动用于调适情绪。运动干预至今也未纳入主流焦虑情绪干预途径中[6-8]。回顾以往相关研究发现:运动干预焦虑的效果受运动强度、周期、时间、频率、运动方式、运动情景和被试的个体差异(如性别、年龄、兴趣爱好、运动经历、职业、性格等诸因素)等因素影响[9-10];在研究范式上,研究单一干预方法对不同对象的影响较多,而比较不同干预方法对同一对象的影响研究较少[11-12];在被试对象上,针对女性、老人、儿童、大学生的焦虑情绪运动干预法的研究较多,而针对男性,尤其是男大学生焦虑情绪干预的研究手段较少[13-14];在选择测量工具上,深入研究运动作用于某一情绪不同维度的研究较少;在运动干预方法选择上,正念训练、太极等这种强调身心结合的干预越来越成为研究趋势[15-18]。
综上,本研究采用4(组别)X2(时间)混合实验设计,以背景相近的男大学生为试验对象,以焦虑情绪的两个维度(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入手,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太极,慢跑、正念训练)对男大学生焦虑水平的作用。三组干预法均具有简单可独立完成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为指导男大学生自我调节不同维度的焦虑情绪提供新思路。
在南京市各大高校社团招募没有运动习惯且身体状况良好,自愿参与为期8周干预课程的72名男大学生作为被试,随机编入3组试验组和1组对照组,最终65人完成全部课程。其中3组试验组分别为17人,15人和17人,对照组16人,平均年龄(20.33±1.38)岁。4组学生STAI前测分数无显著差异(P=0.885),可进入实验。
斯皮尔伯格等人编制的测量成年人焦虑症状的标准化自评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被修定和翻译为39种语言(包括中译本),已成为评估焦虑的国际标准测量工具[19]。
STAI由2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有20项陈述题。第1- 20 项主测受试者的情境焦虑水平,即一种焦虑不安、紧张恐惧、伴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的持续时间较短暂的波动情绪体验,称为《状态焦虑量表》(S- AI)。第21- 40 主测特征焦虑水平,即受试者具有个体差异的作为人格特质的相对稳定的焦虑情绪倾向,即为《特质焦虑量表》(T- AI)。
本研究中,在实验前和试验后采用该量表测得被试的状态和特质焦虑水平,便于比较不同干预手段作用与焦虑情绪不同维度的效果。实验前量表发放72份,回收7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试验后量表发放72份,回收72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率90.28%。2份量表前后测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49、0.823和0.695、0.747。
将数据录入SPSS for Windows19.0进行统计分析。
抽签决定,组1、2、4为实验组,分别接受太极、慢跑、正念课程的学习(2次/week,60min/一次);组3为对照组,不接受运动干预课程。具体内容如表1。
表1 不同干预方案课程内容
组别干预内 容注意事项原则组1太极 学习24式太极拳,每节课按照“武德礼仪教育-拳法要领阐述-基本功学习-太极拳动作学习-分组练习与交流”的模式进行。 基本功包括腿法、平衡、跳跃动作、手型和步型。 每周主要掌握的太极拳动作依次为: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最后一节为展示课,学生分组展示24式太极拳。学习对外在肢体的内在觉知的控制,将注意力集中于太极拳动作中身心结合
续表1
组别干预内 容注意事项原则组2慢跑 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动作后,按照“快走—慢跑—慢走”的模式进行:学生从路段1-2期间进行快走,当快走达到最大速度时,按照这个速度进行慢跑。慢跑速度控制在0.1km/min -0.2km/min,心率保持在120次/min -160次/min。若有不适感,可由慢跑降速为慢走或休息,当身体调整到可运动状态时,继续上述模式。 环玄武湖一圈约为9.363km。将环湖路线分为10段小路程(图2)。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设立适合自己的慢跑目标和计划,每周逐步增加持续慢跑的总路程,提高耐力值。 最后一节为自测评,在60min内,完成10段小路程的持续慢跑。在慢跑20min和30min后,随机测量6名学生的心率,以调整慢跑速度和强度。身为主,心为辅组3/ 观看体育运动类影视作品,不参与运动干预课程。每周内容依次如下:《新网球王子》1-4集、《新网球王子》5-8集、《新网球王子》9-13集、《黑子的篮球》1-5集、《黑子的篮球》6-10集、《黑子的篮球》11-15集、《黑子的篮球》16-20集、《黑子的篮球》21-25集。每集片长24min,顺序播放。对照组 /组4正念 根据Jon Kabat的正念减压疗程(MBSR)[17]进行设计与教学,每节课按照“冥想-练习-分享-布置作业”的模式进行。冥想姿势包括卧、坐、住、行,每次冥想时间不少于30min。冥想主题包括观呼吸、身体扫描、听声音、闻气味、照镜子、拉伸、喝水、吃苹果,走路等;作业由学生自选观察对象,进行注意和觉察,10min;分享由分组完成,交流自己在冥想中的心得和体验。最后一节为分享课,交流课后作业的完成心得。冥想中保持有意识的觉察和不评价;自我调整注意力。心为主,身为辅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作为组间因素,前测后测作为组内因素,统计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运动干预对降低男大学生焦虑的作用存在方法和维度上的差异。总之,太极运动在多维降低焦虑和降低状态焦虑方面具有优势;正念训练在降低特质焦虑具有优势。
具体而言,对于8周的干预课程,正念训练对特质焦虑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17),但对状态焦虑的降低作用效果不明显(P=0.486);慢跑对状态焦虑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05),但对特质焦虑的降低作用效果不明显(P=0.073);太极运动对降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有显著效果(P=0.001、P=0.031)。详见表2。
统计表明,在降低状态焦虑方面,组1和组2的时间主效应显著(P=0.001、P=0.005),说明太极组和慢跑组的状态焦虑均有所下降;且太极比慢跑更能有效降低状态焦虑。
3.改善金融会计信息的披露。为了防止企业在会计和金融上的出现信息质量问题,很多企业都会将已经注册的会计师上报给金融机构,并且出具相应的审计和会计报表,从而对从业资格进行鉴定。
组4的状态焦虑有所下降,但组3和组4时间主效应不显著(P=0.280、P=0.486),说明正念组和对照组的状态焦虑水平没有明显变化,正念训练和观看体育动画对状态焦虑的降低作用不明显。
因此,对于降低男大学生的状态焦虑而言,太极运动和慢跑均有显著效用,且太极效果更佳。
统计表明,在降低特质焦虑方面,组1和组4的时间主效应显著(P=0.031、P=0.017),说明太极组和正念组的特质焦虑水平均有所下降;且正念比太极更有助于降低特质焦虑。
组2的特征焦虑有所下降,但组2和组3的特质时间主效应不显著(P=0.073、P=0.727),说明慢跑组和对照组的特质焦虑水平没有明显变化,慢跑和观看体育动画对特质焦虑的降低作用不明显。
因此,对于降低男大学生的特质焦虑而言,太极运动和正念训练均有显著效用。且正念训练效果更佳。
表2 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检验结果
注: *表示P<0.05, **表示P<0.01
Mcglyn等人发现,14周有氧运动不仅降低了个体的血压水平和手臂二头肌的肌电活动,也减轻了特质焦虑[2]。Sexton,H&Mare对52位焦虑和抑郁者进行研究发现,走和慢跑都能使过度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降低[6]。Petmzzelo测量了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与焦虑有关的心理生理指标,结果发现,(1)20min的锻炼或20min以下的锻炼会产生消极的影响;(2)长期锻炼和急性锻炼均能降低状态焦虑;(3)体育锻炼必须坚持10周以上,才可能降低特质焦虑;(4)30min或少一点时间的锻炼能产生最好的疗效;(5)无氧练习不能降低焦虑[7]。
关于慢跑对降低状态焦虑的原理,主流观点认为,人体慢跑后,脑垂体等组织产生各种内啡呔,这些内啡呔具有吗啡因的作用,能减轻人体痛感并产生欣慰快感[9]。Brown 等学者的研究指出,脑中单胺,特别是5-HT和NE水平的改变,很可能是慢跑导致情绪变化过程中的媒介[10]。有研究表明,慢跑通过降低人对焦虑反应的感觉阀限,转移注意力等方式从而降低状态焦虑[13]。
访谈得知,对于课程认知,5名学生表示,知道运动有助于心理健康;问及是否有持续运动的习惯,7名学生表示没有。关于课程体验,6名学生表示,慢跑后伴随身体疲惫感和精神兴奋感,并且一直持续数小时。关于课后的影响,3名学生表示,运动出汗的感觉很爽,并且愿意在课程后进行慢跑。5名学生表示,是否会继续坚持慢跑,受环境的影响。如果学校环境较好,且没什么事情,愿意慢跑。被问及是否把慢跑作为舒缓压力的方式,4名学生表示会尝试。
结果可得,8周慢跑有助于降低状态焦虑,而特质焦虑降低作用不显著。本次研究与Petmzzelo等人研究结果相近[9-10],与鲁雷、李俊钊等人研究结果部分一致[12-13]。反思本组特质焦虑未明显降低,可能与本次干预周期较短(不足10周)有关。
正念训练通过改变个体的有意识注意习惯,从而降低特质焦虑,已得到Jon Kabat、王宴庆、邱平等人的实证研究的支持[20-22]:正念训练引发了个体从行动模式(doing mode) 向存在模式(being mode)的转变[20];正念训练可以提升个体面对应激源时的情绪调控能力[21]等。 正念训练中的卧、坐、住、行等动作,皆为进行注意练习的手段。学生在冥想过程中,注重注意的过程而非结果,把握当下的觉知,强调对事物不加评论的有意识注意,即活在当下。如观呼吸环节,要求学生只关注自己的呼吸,把注意力放在胸与腹部起伏的过程,关注空气的吸进与突出,避免与呼吸无关的其他注意和联想。当遇到开小差时,也不加指责,正视自己的注意偏差,及时调整自己的觉察即可。
访谈得知,对于正念的认知,7名学生表示,没有听过这个词。关于正念课程的主观体验,4人觉得课后感受到放松,3人报告课程初期很难进入状态,但4周课程后,逐渐适应课程。问及是否会把正念作为调节情绪的方式,5名被试表示,因为正念在日常生活的很多小事中可以联系,所以愿意尝试。
结果发现,正念组学生焦虑特质显著下降,而状态特质下降不明显。本结果与徐慰、王玉正、符仲芳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与钟佳涵等人研究部分相同[23]。反思实验过程,本组学生为正常男大学生,非临床样本,状态焦虑范围较接近;20岁男生精神较旺盛,对于需要冥想的正念训练缺乏一定的适应性;最后一节课为经验分享课,没未进行正念训练的课程学习;后测时间为学期期末考试阶段。综上,可能是造成本组学生状态焦虑水平没有降低的原因。
太极运动是中医阴阳学说和经络理论为基础的身心运动。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绪由身体的脏腑技能引起。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代谢系统的正常运转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太极拳可通过肢体运动来调节五脏六腑技能从而改善情绪和认真状态[24]。
从精神生理学角度总结太极运动降低状态焦虑的机制:王国谱等人将21名日本某太极拳俱乐部女性成员分为高状态焦虑组和低状态焦虑组,对其在太极拳练习前、练习后、恢复期的脑电波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太极拳练习结束和恢复时,高低状态焦虑组的状态焦虑均显著降低。脑电波显示,在太极拳运动后,随着a1、a2、β1节律的增加,被试处于适度的觉醒状态,因而情绪安定、心身放松、注意力集中,状态焦虑降低[25]。太极拳运动可以使5-HT、NH的神经元在大脑的中缝核内调节躯体运动能力加强,内脏活动反射趋于活跃和强烈,从而使肌肉放松后,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促使血压下降[25]。
访谈得知, 关于对太极的认识,7名学生表示,之前虽然知道太极,但从未有过正规课程的学习。对于课程体验,5名学生表示,课后体会到心静。关于课后是否会练习,3名学生表示,有练习,并且较同学一起练。2名学生表示,今后会持续太极的学习。
总之,太极运动相较于慢跑、正念训练优势在于,既满足一定强度的运动,通过转移注意力、产生内啡肽、改变5-HT和NE水平等,降低状态焦虑水平;同时通过觉察、内省、对姿势的控制等过程,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内控型人格,减少对事件的负面注意和认知,从而降低特质焦虑水平。总之,8周的太极干预,可以同时降低男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
尽管在统计分析中发现,不同干预方法对男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有不同的效果,但这个效果的程度还和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实验者的上课方式、筹备情况有关。每个学生自己可以承受的运动强度和耐受力是不同的。为让每个学生达到自己最佳的干预效果,实验组课程中的一些环节由学生自主设置。比如慢跑组,在规定了课程考核方式为在一小时内跑完9-10个点及每节课不少于累计20分钟的中等强度慢跑后,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来设定每节课的进度,包括跑步的速度和路程等。慢跑组中有6名学生在访谈时表示,自主决定跑步节奏会提升对课程的满意度。因此,正视学生的差异,是获得良好干预效果的前提条件。
实验过程不是目的,让学生掌握干预方法并在生活中运用才是目的。因此,为让学生自觉将情绪调节法融入实际生活中,可以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自主练习,并及时反馈。比如正念组的作业环节,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生活中的冥想对象进行正念练习,一次不用时间很长,但要坚持冥想的习惯。在每节课的分享环节,彼此展示作业完成情况并相互鼓励、启发。通过这种冥想体验的交流与相互反馈,强化学生将该方法用于生活中。访谈中5名学生表示,会将正念用于日常的情绪调节中。
最后,干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多因素综合的过程。在课程中,实验者实时关注学生的课程参与过程,及时调整课程干预的进度和教学方法等,是实验有效实施的保证。
1)对于降低男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太极和慢跑均有显著效用,且太极效果更佳。
2)对于降低男大学生的特质焦虑,太极和正念训练均有显著效用,且正念训练效果更佳。
3)对于同时降低男大学生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而言,太极具有显著的作用。
1)太极、慢跑和正念训练,作为中低强度的运动干预方法,对个体身体素质要求不高,过程简单可行,且可独立完成,适合男大学生用于自我情绪调节。个体可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合理选择运动项目作为情绪调整的途径。
2)太极,作为一种结合身与心交流的运动方式,对多维度降低男大学生焦虑具有更佳的效果。高校可以将太极等此类可调节男大学生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课程纳入心理健康中心、心理社团和体育课中,并开设此类竞赛活动,从而加强学生掌握对自我情绪的觉察和调控的能力。
3)本研究选取男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可通过增大样本量,纳入临床对象为样本,来拓展结果的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