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外语思考会更理性

2018-11-01 06:56荀秋申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8年7期
关键词:电车第二语言潜意识

荀秋申

外语使人更理性

2015年,意大利一位大学教授设计一种虚拟场景,然后选取以德语、意大利语和英语为母语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同时还能流利使用其中另外一种作为第二语言进行交流。通过测试,教授发现学生使用第二语言时,他们思考问题更理性,尤其对某些伦理道德问题,不容易受情绪影响。也就是说,使用外语交流、思考,人就会更包容,更少苛责。

其实,这种情况在几十年前从侧面已得到了印证。南非总统曼德拉在多年争取自由的斗争中也意识到,如果以对方母语与之交谈,能打动他的心;而如果以对方能明白的第二语言与之交谈,则只能打动他的头脑。

尤其是,在面临突发事件的挑战时,如果以第二语言思考,一个人的情绪会更稳定,考虑问题会更理智。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伦理学思想实验:有轨电车难题。其大致内容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轧到他们。幸运的是“电车难题”给你一个道岔拉杆,拉动拉杆就能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你是否应该牺牲这一个人的生命而拯救另外五个人?

研究人员招募了以5种不同语言为母语同时还以其中另一种作为第二语言的志愿者,共计1000多人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以非母语思考“有轨电车难题”的人,有33%更赞同以牺牲1人为代价拯救5人;而以母语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只有20%赞同以牺牲1人为代价拯救5人。

这说明,以非母语去思考问题,首先是从意识层面着手,会考虑客观条件、收益最大化等;而以母语思考时,人们首先根据潜意识和直觉行事,而得失利害的理性计算反倒在其次。

母语容易激起潜意识

在道德价值方面的判断上,人们通常会带某种感情色彩和情绪感受掺杂其中,这与人的潜意识密不可分。

每个人都有意识和潜意识,当某些事件、信息涌入大脑,我们要进行某种判断决策时,潜意识是最先参与进来的,尤其涉及到道德层面时。也就是说,当人的意识还没有“意识到”时,潜意识已经开始工作,随之而起的情绪反应也已经产生了。

美国有个人叫杰克,养了一条狗,一天狗在自家门前的路上遭遇横祸被汽车撞死。伤心之余这个人突发奇想,狗肉是什么味道?于是他便把狗烹煮,当晚餐吃了。他的做法无伤任何人,也非故意屠宰。但是仍有人认为他这样做不道德,这是为什么?

比如提起狗,狗是人類的朋友!狗怎么能吃呢?狗陪伴我们……这些观念在潜意识里第一时间激发,是一种直接反应,根本不需要理由的。当人们一听说杰克吃狗肉,就会立即产生一种厌恶情绪。带着这种情绪,自然也会做出“不道德”的判断。这种情绪是与母语一起被不自觉地激发出来的。

如果我们也能熟练应用第二语言进行思考,因为第二语言不是我们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那么我们的理性意识就开始不自觉地占上风,我们或许会思考得更全面、更深入。狗的死亡太意外,吃的想法太突然,自始至终没有人受到伤害……当人们意识到这些情况太特殊时,某种程度上会觉得这件事不一定是错的了。

这样看来,学好外语不仅能开阔我们的眼界,使我们有更多机会交流,还能使我们更理智、更不容易冲动。

猜你喜欢
电车第二语言潜意识
基于Baja电车点线面动态仿真转向设计
小电车,大问题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最早的电车用马来牵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辛苦的电车售票员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