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8-11-01 10:14皮仁翠
读天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新课改有效性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出现了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成为教师教学的共识。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次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根据一定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形式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但在目前大多数小学数学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合作学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反思,从而抑制了其实效性的发挥。因此,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组建实质小组,增强合作学习实效性

(一) 适时灵活分组

学生要合作,首先得要有个合作的团体,过大过小的团体都不利于学生合作。因此,可以4~6人组成一个组。组内成员可以按成绩划分,优秀生和潜能生搭配;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让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搭配,潜能生和潜能生搭配,这便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让学生适当自由组合,充分尊重信任学生,让兴趣一样、看法一致的学生为一组,与其他组展开辩论。

(二) 积极地相互依靠

即让学生认识到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如果其他组员不成功,他们也不可能成功,(反之亦然)也就是同舟共济。一般可以在组内设立不同岗位,让学生明确每一次职责,职责要定时轮换,避免“疲软”现象,同时促使学生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比如,教完“平面图形面积”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方式不限。由本次的小组长根据每个人的知识能力不同明确分工,有的是记录员、有的是检查员(必须确保全部组员能正确解释如何整理)、有的是鼓励者(以友好的方式鼓励全组参与讨论,共享大家的想法和感受)、有的是总结人。这样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事,在相互合作中,你启发我,我启发你,从中学会补充、否定、反思、调控。在与教师共同合作下,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整理方法,有的组按教材编排从前到后整理,以长方形面积为基础,逐一推导;有的组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圆的知识对比整理;有的组列成表格;有的组出现一份检测卷。可见,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 交流评价全面性,提高学生的反思力

交流评价是分组合作学习流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各小组间的相互展示,交流补充,各抒己见,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开拓思维,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建立评价体系,适时评价合作学习的成果,促进小组反思。可以采用三级评价:对个人、小组、全班进行评价,这样能增进小组的团结协作。如教学《认识圆》时,学生在玩好车模后要通过小组研究去探讨:为什么在平地上,车轮做成圆形,行驶起来就很方便?学生在组里各尽其才,有的滚动大硬纸板实验,有的观察,有的记录,有的说想法。得出结论后,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做得怎样?然后让小组按顺序列出3件自己做得好的事,然后再指出一件他们认为做得更好的事,最后就全班情况让全体学生作总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学生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到只有为自己的责任不懈努力,才能与同伴真正“同舟共济”。

三、 发挥师生自主性,增强课堂调控能力

(一) 等待中学会认真倾听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是合作学习的关键。在平常教学中,针对学生急于发言的心态,有的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如果一个人在陈述意见或提问时,你自己也想发言,对同一个问题,你可以直接站起来说,对不同的问题必须举手,但必须等别人发表完见解后,这样要求学生在认真倾听以后才能做出决定。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学生明白了为什么产生分数后,我要求学生分组上台介绍自己组收集到的分数表示什么,有个组在介绍这块西瓜我吃了十分之三,就表示一共分成10块,吃了3块时,下面小组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发言,甚至有组窃窃私语。针对此状,老师要求学生必须明白别人所说分数表示什么后,才有资格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学生明白只有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才能不重复别人的见解,而且能借鉴别人的意见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

(二) 问题中促进交流、深层思维

合作学习中,从心理上讲每个成员是平等的,可以大胆自由发表个人意见,学生会产生积极情感;由于任务是大家共同承担,学生思维处于全开放状态,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最高水平。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结论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而后与人合作交流、创新等活动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差异,以至他们对掌握内容的时间和达到的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就会产生一系列新的問题,就会迸发火花,在这样的氛围中就能促进学生的深层思维。

四、 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一) 学会搜集资料

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搜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二) 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

(三) 学会讨论问题

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同意见,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总之,合作学习能够使学习者更愉快,更主动地学习,能够享受在学习中团体协作的乐趣,与单纯掌握知识相比,合作学习对学习者的终生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学习方式上的变化,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事业,所以合作学习要想更有效地服务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以减少低效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将合作学习的理念转化为我们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殷玉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读与写,2016(05).

[2]彭龙福.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2016(03).

作者简介:

皮仁翠,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贞丰县小屯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新课改有效性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