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叫踏青节,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约有两千五百年。
清明与清明节
“清明”这一名称与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作为节日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融合上巳节习俗——踏青
大约从唐代开始,清明节的习俗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习俗。古时,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的风俗活动有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调整精神的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