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男
内容摘要:《说文解字》是研究汉字字形字义的一部著作,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象似性的有关知识,对《说文解字》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了解当时人们的认知规律以及时代特征,还可以窥探到汉字背后所反映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说文解字》 象似性 认知特点
“东汉学者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语言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文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1],并对中国文字的发展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近些年来对《说文解字》与汉字认知的研究也有了逐步加强的态势,故运用象似性的相关知识重新解读《说文解字》。
一.象似性
(一)产生
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并且认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具有任意性。[2]索绪尔又进一步解释任意性是“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不可论证或者无理可据的。但是后来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通过研究认知可以揭示自然语言的规律,因此自然语言與认知现象是处于一种可以相互认证的状态之中。所以我们可以广义的理解象似性为“理据性”,Givon(1990)主张把意义与形式之间有对应关系都视为“象似”;Ivon Fonagy将象似性视为理据性。[3]
赵艳芳指出,“象似性是说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也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是指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即语言结构直接映照经验结构,是从认知方面研究语言形成的又一种方法。”[4]
(二)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
象似性,是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更为具体的理据关系,即两者在关系或结构上“相似”。象似性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数量相似性,即语言形式的量与所表示概念的量和复杂程度成正比,语言形式的量越多所表达意义的量往往越多,反之越少;距离相似性,即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如果两个成分在功能、概念和认知上相互接近,那么在符号层面上也相互接近;话题象似性,即人们对话题的熟悉程度、认知水平越高,言语计划需要的时间越短,对话题的控制就越强。
简言之,词语意义越丰富,同义词、词族越多;距离焦点(对象语言)越近,语义越重要;位置越靠前,语义越重要;表述越详细,语言单位结构越长,语义越重要;词频越高,语义越重要。[5]
二.《说文解字》中的象似性
通过运用象似性原理分析《说文解字》中的相关知识,可以看出顺序象似性折射出造字时人们相对于形式更重视内容的认知特点;通过象似性反映出先民们对信息要求准确严谨的认知行为;通过功能象似性映射出当时哪些词频高、语义更重要,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反应;通过话题象似性更容易地窥探出当时先民们的认知水平。
(一)顺序象似性
顺序象似性的认知基础是按事件发生顺序叙事,符合人们直接体验的认知规律。[6]顺序象似性指语言单位排列的顺序象似于时间顺序和认知观念,从而反映出人们认知时的思维顺序。就《说文解字》中的具体内容来看:
《说文·示部》:“福,佑也,从示畐声。”
《说文·玉部》:“琳,美玉也,从玉林声。”
《说文·屮部》:“苹,蓱也,无根浮水而生者,从艸平声。”
《说文·口部》:“吾,我自称也,从口五声。”
《说文·足部》:“跛,行不正也,从足皮声。”
《说文·鸟部》:“鸟,长尾禽繱名也,象形,鸟之足似匕,从匕,凡鸟之属皆从鸟。”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说文解字》在释义时,总是义训在前,形训在后,也就是解释具体某一个字的时候,先揭示所指内容,再对具体的形式加以说明。所以这种象似性折射出当时人们的认知特点—即比起形式更注重具体的所指内容。但是相比现在的《新华字典》以及《汉语大词典》,都采用的是先注音后解释内容意义,最后附加例句,这仿佛合乎当今社会人们对概念认知的规律,由表及里,先形式后内容。
(二)长度象似性
长度象似性指的是语言线性长度越长、组合层次越复杂,所表达出来的信息量越大,反映出人们对信息的认知更加准确。
《说文·玉部》:“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古文玉。鱼欲切。”
“玉”的意思用“石之美”一词就能解释,但又借用五类人解释了玉石的五种品德,“润泽以温”代表了润泽温和的仁人;“理自外,可以知中”代表了从外可知内的义士;“其声舒扬,尃以远闻”代表了声名远扬的智士;“不桡而折”代表了勇士宁肯折断也不肯弯曲;“锐廉而不技”代表了锋利却不伤害别人的廉洁之士,这里的长度象似性运用的极佳,长度越长,表现出来的信息量越大,从不同的视角说明“玉,石之美”,还丰富了人们对于“玉”的认知,把“玉”的品德更加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同时反映出人们对“玉”认知的准确谨慎。
《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种也。西南僰人、僬侥从人,盖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于海。有以也。”
按《说文解字》中的一般规律,对“羌”的解释应为“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但并没有这样草草结束,再解释完了“西戎”之后,因为“东西南北”的认知规律,又相应的解释了“南蛮”、“北狄”、“东貉”。而后又延伸到“西南僰人、僬侥”、“东夷”,又因为“东夷”的原因延伸到“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最后由“仁寿不死”延伸到孔子所说的话。许慎及其所能的为其延伸,丰富了先民们认知视野,这种长度象似性反映出先民们追求准确、严谨的态度和认知特点。
但在《说文解字》中,并不是每一个字都强烈要求精准,在许慎运用到特殊句式,比如省略句、词类活用现象后,再对《说文解字》进行掌握就存在了一定的难度。如:《说文·示部》:“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这里的“尊祖庙也”并不是要“尊敬祖庙”而是“尊也,祖庙也”的意思。《说文·厷部》:“育,养子使作善也,从厷肉声。《虞书》曰:‘教育子。”这里的“教育子”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意思,而是“教子,育子”的意思。
综上所示,人们对概念认知越精细、准确,释义的句子就越长,内容越丰富,反之句子越短,信息量越小,甚至还带有一丝模糊性。
(三)功能相似性
功能相似性在《说文解字》中的体现为,在释义时词频越高词族越大,使用的范围越广,体现出人们对此的认知功能越強。
例如:“马”在整个《说文解字》释义中一共出现了305次,其中以“马”为词素组成骆马、野马、马蠲、马柱、挏马官、金马耳、司马牼、司马相如、司马法、司马等11个词族,是一个典型的高频词。[7]《说文解字》“马”部中共收入120个字,“牛”在《说文解字》中出现的频率也不低,“牛”部字收录45字。
那么,为什么在《说文解字》中会出现这么多次“马”、“牛”呢?就功能相似性看出,“马”、“牛”在当时为人们所熟知,对它的认知功能强,所以适用范围广。具体原因如下:首先古代社会中,为了消灾祈福,把牛羊等作为祭品供神灵享用,它们在祭祀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其次,自从牛马作为家畜以来,在先民生计中成为得力好帮手,先成为拉车工具后帮助先民们耕田播种;再次由于环境因素,随着交通运输的兴起,牛马在当时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最后牛马又是战场上的主力。可见先民们的生活生产活动离不开“马”、“牛”,所以它们被使用的范围很广,有很强的生成能力。
《说文解字》“马”“牛”部字许慎按照颜色、性别、年龄等进行精细分类,表现出先民们对此的重视。但是今天马牛的大部分功能已由现代科技所代替,所以当今人们对“马”的认知水平已经远不如以前了。对于为什么四岁的牛称“牭”,黑嘴唇的牛称“犉”这些概念知之甚微了,对两者的认知是模糊的远不及先民。
(四)话题象似性
话题象似性指人们对话题的熟悉度越高,其话题领域的认知水平越高,相反熟悉度越低对话题的控制力越差,甚至寥寥几笔带过。《说文解字》中,许慎对于不懂的东西不强生训解,故书中多有称“阙”之例。[8]不予详细说解从而放弃对本话题的解释控制。如:
《说文·一部》:“旁,从二,阙。方声。”
《说文·口部》:“單,从吅,吅亦声。阙。”
《说文·先部》:“兟,赞从此。阙。”
《说文·又部》:“叜,从又从灾。阙。”
另外,就《说文解字》整书来看,有些领域涉及的话题多而且详细,例如祭祀、农业、动植物以及日常生活,但有些领域涉及很少的话题,如工业、医学、宗教等,这些同样也能映射出当时先民们对哪些话题熟悉度高,对哪些话题熟悉度低。
三.小结
通过运用象似性理论对《说文解字》相关内容的重新解读,我们能了解到当时先民们的认知特点以及生活的时代环境,顺序象似性体现出先民们重内容轻形式的认知规律,长度象似性反映出人们认知的准确谨慎,功能象似性从侧面反应出当时的时代背景,话题象似性则更能折射出人们对哪些领域的认知度高哪些领域的认知域低。
参考文献
[1] 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第1版.
[2] de Saussure, F. G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M]. London: Owen, 1993.
[3]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版.
[4]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
[5] 乔俊杰.《说文解字》元语言的象似性与汉人元认知理念的演变[J].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10(9).
[6]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版.
[7] 乔俊杰.《说文解字》元语言的象似性与汉人元认知一贯理念[J].理论前沿,2013(9).
[8] 殷寄明.说文解字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版.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